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思维是人类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思维能力,可以推动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个有助于自己不断提高并跟上社会发展需求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和成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效策略
美国福特公司的创立者曾经说过:“不创新,就灭亡。”简短的六个字包含的是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的培养给了学生一个思维上的定势突破,促进学生学会用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尝试,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高中数学是一门探究性的科学学科,在这个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成长,最终为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创新提供帮助。
一、创新思维的概述
创新从词义本源上来说有三层意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在上个世纪初,哈佛大学的教授熊彼特开始把创新带入了经济学当中,从此创新思维开始向各个领域进行延伸。“创新”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指的是人们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进行思维方面的突破,并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解决方案。在教育领域,创新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课程教学的一种潮流和必然走向。
二、高中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久性的话题,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存货下来的人和事物一般都是具有较强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他们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打破常规,并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生学习成长上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游刃有余;从学生的长久发展层面来说,可以让他们拥有着一个跟上社会发展节奏甚至改造社会的能力;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层面来说,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改造社会能力的后备军,以此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更为透彻,使得他们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具备了知识层面的基础和氛围的影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对尺度进行合理的把握,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导致情境导入过大,教学生成过小,这样的状况不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反倒会让学生对内容的了解产生偏差,影响整个学习的效果。
以高中《分式的乘法》一课的学习为例,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挑战,于是就播放了鲁班的照片和它所发明的锯子,然后提问学生这个人是谁,有什么成就?然后再说鲁班是如此的聪明,那同学们能不能像鲁班一样聪明,解决下面的问题呢?于是,教师就抛出了分式乘法的计算,让学生来进行探讨。这样一种方式看似用名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没有太强的联系,因此,使得课堂过于生硬。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1]。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學生的积极性
课堂氛围如同人生活的环境,如果环境氛围良好,那么人的生活和成长都是较为舒适的。同样的,如果课堂的氛围和谐,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从而学习的效果更加。在课堂氛围的营造方面,首先要把握清楚师生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师处于一个绝对的领导地位,使得课堂的氛围过于严肃、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下,让学生消除自己的紧张感,从而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课堂氛围的构造还需要通过教学的内容来实现,如果课堂内容趣味性强,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激发,因此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是必要的。以高中数学《直角坐标系》一课为例时,教师可以引用笛卡尔发现坐标系的故事来作为导入,利用故事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示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感悟数学知识或者道理。
(三)加强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那么他们就有了促进自己创新思维的有条件,从而对于各类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要运用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数学的学习。在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首先,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观察前就提出相应的任务,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观察。其次,在学生就行观察、探究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偏方向,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观察探究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上,教师要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工具来推进直观教学的进行,让学生在动静结合、抽象化成具体的教学中更加地产生学习的兴趣[2]。例如在讲解《空间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呈现三视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几何体三个视图之间长、宽和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最终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语
数学是理科类学科的基础,在这个学科的教育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主动探寻知识,达到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和课堂氛围的作用,同时加大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力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吕林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4(09):24-25.
[2]刘启辉.让创新之花在问题教学中绽放——浅析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09):46-47.
作者简介:
胡玲(1985.10—),女,安徽省濉溪县人,安徽省濉溪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效策略
美国福特公司的创立者曾经说过:“不创新,就灭亡。”简短的六个字包含的是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的培养给了学生一个思维上的定势突破,促进学生学会用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尝试,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高中数学是一门探究性的科学学科,在这个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成长,最终为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创新提供帮助。
一、创新思维的概述
创新从词义本源上来说有三层意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在上个世纪初,哈佛大学的教授熊彼特开始把创新带入了经济学当中,从此创新思维开始向各个领域进行延伸。“创新”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指的是人们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进行思维方面的突破,并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解决方案。在教育领域,创新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课程教学的一种潮流和必然走向。
二、高中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久性的话题,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存货下来的人和事物一般都是具有较强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他们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打破常规,并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生学习成长上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游刃有余;从学生的长久发展层面来说,可以让他们拥有着一个跟上社会发展节奏甚至改造社会的能力;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层面来说,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改造社会能力的后备军,以此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更为透彻,使得他们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具备了知识层面的基础和氛围的影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对尺度进行合理的把握,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导致情境导入过大,教学生成过小,这样的状况不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反倒会让学生对内容的了解产生偏差,影响整个学习的效果。
以高中《分式的乘法》一课的学习为例,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挑战,于是就播放了鲁班的照片和它所发明的锯子,然后提问学生这个人是谁,有什么成就?然后再说鲁班是如此的聪明,那同学们能不能像鲁班一样聪明,解决下面的问题呢?于是,教师就抛出了分式乘法的计算,让学生来进行探讨。这样一种方式看似用名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没有太强的联系,因此,使得课堂过于生硬。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1]。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學生的积极性
课堂氛围如同人生活的环境,如果环境氛围良好,那么人的生活和成长都是较为舒适的。同样的,如果课堂的氛围和谐,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从而学习的效果更加。在课堂氛围的营造方面,首先要把握清楚师生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师处于一个绝对的领导地位,使得课堂的氛围过于严肃、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下,让学生消除自己的紧张感,从而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课堂氛围的构造还需要通过教学的内容来实现,如果课堂内容趣味性强,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激发,因此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是必要的。以高中数学《直角坐标系》一课为例时,教师可以引用笛卡尔发现坐标系的故事来作为导入,利用故事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示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感悟数学知识或者道理。
(三)加强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那么他们就有了促进自己创新思维的有条件,从而对于各类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要运用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数学的学习。在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首先,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观察前就提出相应的任务,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观察。其次,在学生就行观察、探究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偏方向,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观察探究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上,教师要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工具来推进直观教学的进行,让学生在动静结合、抽象化成具体的教学中更加地产生学习的兴趣[2]。例如在讲解《空间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呈现三视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几何体三个视图之间长、宽和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最终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语
数学是理科类学科的基础,在这个学科的教育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主动探寻知识,达到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和课堂氛围的作用,同时加大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力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吕林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4(09):24-25.
[2]刘启辉.让创新之花在问题教学中绽放——浅析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09):46-47.
作者简介:
胡玲(1985.10—),女,安徽省濉溪县人,安徽省濉溪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