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历史常识贫乏制约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拘泥于书本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在这困境下,简化课本,打造知识网络体系,运用史料,构建高效课堂,是在现实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关键词】历史常识;课本;史料;历史综合能力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历年的风格,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构建历史新情景,要求学生有准确解读,判断信息,抓住史料反映的本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历史综合能力。但是走出考场却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有学生对于江苏高考历史卷选择题第一题就提出了 “三公怎么会存在西周时期?”的问题,让历史教师不禁疑问,怎么会有学生连这个史学常识都不清楚呢?
一、生与师的现实困境
笔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于生与师之间现实困境,困境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高考考察要求相去甚远。
1.学生:史学常识缺失,历史理解能力低下
现在的很多的学生由于大量接触的都是网络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厚重积累和内在价值。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阅读的兴趣缺失,而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造成了历史常识的贫乏,历史常识贫乏导致学生在阅读历史时理解能力比较差,直接制约这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可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以2015年江苏高考卷第一题为例: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很多的学生在解这一题时被题中的三公所迷惑,认为三公就是指秦朝时设立的三公九卿制,而把答案指向B,进行错误的选择,这其实就是因为对三公早就在西周时期就存在,西周的三公也并不是指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这一史学常识不了解,导致理解错误。
2.教师:拘泥于课本教条,历史课堂效率低下
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简单再现,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进而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或者认为只有大量的背诵才能获得高分,就很容易实行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位,轻视“过程与方法”,抛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师就往往拘泥于课本,变成了课本的奴隶,照本宣科,地地道道的变成了课堂知识的施与着。学生由于本身历史常识的缺乏也变成了课本的奴隶,只识得课本上的教条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课堂只有识记,甚至只有课本知识的识记,缺乏史学常识的储备,没有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没有如何利用历史对社会的分析,这种课堂无疑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不合格的。以董仲舒“天人感应”这一知识点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是这样阐述的,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史料中的记载却是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早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就有对天人感应有所阐述,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相关史料,只是强调要求学生去背诵书本知识的话,往往就会使得学生错误的认为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的首创,以后运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历史问题时就会往往会出现错误。
二、思辨下的出路选择
在这种学生与老师都存在问题的现实困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历史常识,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容量丰富,并且与高考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笔者认为打造以“课本为骨,史料为翼”的课堂是一个新的思路。
1.以课本为骨,打造历史知识网络
不拘泥于课本,并不是放弃课本知识,事实上课本正是最好的史料。不迷信于背诵,并不是放弃背诵,恰恰对于有效的背诵正好是史学问题分析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审视的态度去看待课本,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解构,制定出主干的知识网络体系,精简课本知识,使学生既不至于陷入课本大量内容的背诵之中,又能比较容易的对课本知识具有整体上的把握了解。
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分析,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首先制定这一课最主干的知识体系,如下所
最后,把主干知识网络与单一知识网络相结合,学生就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比较容易,清晰明了,一副关于知识的骨架体系就建构成功。
2.以史料为翼,培养历史综合能力
只掌握书本主干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其他历史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光有骨架,却没有血肉,这就没有办法行走,学生没有史学常识积累,没有办法进行历史分析,没有能力通过历史探究到历史所赋予的情感,价值感,也就没有办法培养高考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史料的在课堂中的运用则正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补充。但是史料浩如烟海,该如何选择也是教师的难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补书所无,渗透历史常识。
在对于一个历史知识点,历史概念的进行阐述时,历史课本往往有不到位,甚至有缺失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片面。所以需要教师适量运用史料,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历史知识点了解完整,补充本身所缺乏的历史常识。以人教版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讲解为例:
书中只涉及到了三省职能,以及三省六部制对于加强皇权的影响。但是在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时设立了政事堂,每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盖“政事堂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盖“政事堂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不能执行的。
这就说明三省六部制在避免宰相专权现象的出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独裁现象的出现,对君权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同时避免了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保证了政务决策的科学性。如果加进相关史料,学生对于三省六部制的概念就理解的比较完整了。
(2)论从史出,探寻历史真相
历史结论,作为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原来的知识积累,就轻易的定下。一个历史结论的诞生一定要结合相关的史料,论从史出有说服力,可信度,也不至于让学生误入歧途。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口号,教师往往会给它下一个“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结论,因此也就在新文化中打倒儒学是必然的。然而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发现并非如此。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4日《甲寅》日刊)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与李大钊反对儒学被人利用但是不反对儒学本身;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主张思想自由。这也正与教师脑海中固有的观点有很大出入。
在课堂中通过对史料的精心选择运用,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历史常识的储备,能够辨别出历史的真伪,同时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对史料的分析辨别能力,也能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社会问题,这就是在原有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江苏历史高考命题考查方向大多淡化知识识记,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70%以上的试卷分值都未直接涉及教材内容。所以我们教师也应当大胆对课堂进行改革,把握书本主干知识,成为撑起学生知识储备的骨架,灵活运用史料,给学生插上历史综合能力腾飞的翅膀。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体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战国楚竹简.《鲁邦大旱》
(作者单位:常熟市中学)
【关键词】历史常识;课本;史料;历史综合能力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历年的风格,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构建历史新情景,要求学生有准确解读,判断信息,抓住史料反映的本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历史综合能力。但是走出考场却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有学生对于江苏高考历史卷选择题第一题就提出了 “三公怎么会存在西周时期?”的问题,让历史教师不禁疑问,怎么会有学生连这个史学常识都不清楚呢?
一、生与师的现实困境
笔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于生与师之间现实困境,困境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高考考察要求相去甚远。
1.学生:史学常识缺失,历史理解能力低下
现在的很多的学生由于大量接触的都是网络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厚重积累和内在价值。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阅读的兴趣缺失,而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造成了历史常识的贫乏,历史常识贫乏导致学生在阅读历史时理解能力比较差,直接制约这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可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以2015年江苏高考卷第一题为例: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很多的学生在解这一题时被题中的三公所迷惑,认为三公就是指秦朝时设立的三公九卿制,而把答案指向B,进行错误的选择,这其实就是因为对三公早就在西周时期就存在,西周的三公也并不是指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这一史学常识不了解,导致理解错误。
2.教师:拘泥于课本教条,历史课堂效率低下
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简单再现,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进而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或者认为只有大量的背诵才能获得高分,就很容易实行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位,轻视“过程与方法”,抛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师就往往拘泥于课本,变成了课本的奴隶,照本宣科,地地道道的变成了课堂知识的施与着。学生由于本身历史常识的缺乏也变成了课本的奴隶,只识得课本上的教条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课堂只有识记,甚至只有课本知识的识记,缺乏史学常识的储备,没有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没有如何利用历史对社会的分析,这种课堂无疑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不合格的。以董仲舒“天人感应”这一知识点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是这样阐述的,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史料中的记载却是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早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就有对天人感应有所阐述,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相关史料,只是强调要求学生去背诵书本知识的话,往往就会使得学生错误的认为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的首创,以后运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历史问题时就会往往会出现错误。
二、思辨下的出路选择
在这种学生与老师都存在问题的现实困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历史常识,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容量丰富,并且与高考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笔者认为打造以“课本为骨,史料为翼”的课堂是一个新的思路。
1.以课本为骨,打造历史知识网络
不拘泥于课本,并不是放弃课本知识,事实上课本正是最好的史料。不迷信于背诵,并不是放弃背诵,恰恰对于有效的背诵正好是史学问题分析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审视的态度去看待课本,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解构,制定出主干的知识网络体系,精简课本知识,使学生既不至于陷入课本大量内容的背诵之中,又能比较容易的对课本知识具有整体上的把握了解。
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分析,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首先制定这一课最主干的知识体系,如下所
最后,把主干知识网络与单一知识网络相结合,学生就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比较容易,清晰明了,一副关于知识的骨架体系就建构成功。
2.以史料为翼,培养历史综合能力
只掌握书本主干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其他历史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光有骨架,却没有血肉,这就没有办法行走,学生没有史学常识积累,没有办法进行历史分析,没有能力通过历史探究到历史所赋予的情感,价值感,也就没有办法培养高考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史料的在课堂中的运用则正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补充。但是史料浩如烟海,该如何选择也是教师的难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补书所无,渗透历史常识。
在对于一个历史知识点,历史概念的进行阐述时,历史课本往往有不到位,甚至有缺失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片面。所以需要教师适量运用史料,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历史知识点了解完整,补充本身所缺乏的历史常识。以人教版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讲解为例:
书中只涉及到了三省职能,以及三省六部制对于加强皇权的影响。但是在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时设立了政事堂,每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盖“政事堂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盖“政事堂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不能执行的。
这就说明三省六部制在避免宰相专权现象的出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独裁现象的出现,对君权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同时避免了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保证了政务决策的科学性。如果加进相关史料,学生对于三省六部制的概念就理解的比较完整了。
(2)论从史出,探寻历史真相
历史结论,作为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原来的知识积累,就轻易的定下。一个历史结论的诞生一定要结合相关的史料,论从史出有说服力,可信度,也不至于让学生误入歧途。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口号,教师往往会给它下一个“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结论,因此也就在新文化中打倒儒学是必然的。然而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发现并非如此。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4日《甲寅》日刊)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与李大钊反对儒学被人利用但是不反对儒学本身;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主张思想自由。这也正与教师脑海中固有的观点有很大出入。
在课堂中通过对史料的精心选择运用,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历史常识的储备,能够辨别出历史的真伪,同时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对史料的分析辨别能力,也能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社会问题,这就是在原有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江苏历史高考命题考查方向大多淡化知识识记,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70%以上的试卷分值都未直接涉及教材内容。所以我们教师也应当大胆对课堂进行改革,把握书本主干知识,成为撑起学生知识储备的骨架,灵活运用史料,给学生插上历史综合能力腾飞的翅膀。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体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战国楚竹简.《鲁邦大旱》
(作者单位:常熟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