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为骨、史料为翼”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历史常识贫乏制约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拘泥于书本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在这困境下,简化课本,打造知识网络体系,运用史料,构建高效课堂,是在现实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关键词】历史常识;课本;史料;历史综合能力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历年的风格,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构建历史新情景,要求学生有准确解读,判断信息,抓住史料反映的本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历史综合能力。但是走出考场却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有学生对于江苏高考历史卷选择题第一题就提出了 “三公怎么会存在西周时期?”的问题,让历史教师不禁疑问,怎么会有学生连这个史学常识都不清楚呢?
  一、生与师的现实困境
  笔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于生与师之间现实困境,困境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高考考察要求相去甚远。
  1.学生:史学常识缺失,历史理解能力低下
  现在的很多的学生由于大量接触的都是网络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厚重积累和内在价值。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阅读的兴趣缺失,而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造成了历史常识的贫乏,历史常识贫乏导致学生在阅读历史时理解能力比较差,直接制约这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可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以2015年江苏高考卷第一题为例: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很多的学生在解这一题时被题中的三公所迷惑,认为三公就是指秦朝时设立的三公九卿制,而把答案指向B,进行错误的选择,这其实就是因为对三公早就在西周时期就存在,西周的三公也并不是指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这一史学常识不了解,导致理解错误。
  2.教师:拘泥于课本教条,历史课堂效率低下
  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简单再现,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进而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或者认为只有大量的背诵才能获得高分,就很容易实行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位,轻视“过程与方法”,抛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师就往往拘泥于课本,变成了课本的奴隶,照本宣科,地地道道的变成了课堂知识的施与着。学生由于本身历史常识的缺乏也变成了课本的奴隶,只识得课本上的教条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课堂只有识记,甚至只有课本知识的识记,缺乏史学常识的储备,没有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没有如何利用历史对社会的分析,这种课堂无疑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不合格的。以董仲舒“天人感应”这一知识点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是这样阐述的,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史料中的记载却是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早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就有对天人感应有所阐述,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相关史料,只是强调要求学生去背诵书本知识的话,往往就会使得学生错误的认为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的首创,以后运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历史问题时就会往往会出现错误。
  二、思辨下的出路选择
  在这种学生与老师都存在问题的现实困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历史常识,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容量丰富,并且与高考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笔者认为打造以“课本为骨,史料为翼”的课堂是一个新的思路。
  1.以课本为骨,打造历史知识网络
  不拘泥于课本,并不是放弃课本知识,事实上课本正是最好的史料。不迷信于背诵,并不是放弃背诵,恰恰对于有效的背诵正好是史学问题分析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审视的态度去看待课本,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解构,制定出主干的知识网络体系,精简课本知识,使学生既不至于陷入课本大量内容的背诵之中,又能比较容易的对课本知识具有整体上的把握了解。
  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分析,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首先制定这一课最主干的知识体系,如下所
  最后,把主干知识网络与单一知识网络相结合,学生就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比较容易,清晰明了,一副关于知识的骨架体系就建构成功。
  2.以史料为翼,培养历史综合能力
  只掌握书本主干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其他历史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光有骨架,却没有血肉,这就没有办法行走,学生没有史学常识积累,没有办法进行历史分析,没有能力通过历史探究到历史所赋予的情感,价值感,也就没有办法培养高考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史料的在课堂中的运用则正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补充。但是史料浩如烟海,该如何选择也是教师的难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补书所无,渗透历史常识。
  在对于一个历史知识点,历史概念的进行阐述时,历史课本往往有不到位,甚至有缺失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片面。所以需要教师适量运用史料,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历史知识点了解完整,补充本身所缺乏的历史常识。以人教版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讲解为例:
  书中只涉及到了三省职能,以及三省六部制对于加强皇权的影响。但是在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时设立了政事堂,每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盖“政事堂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盖“政事堂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不能执行的。
  这就说明三省六部制在避免宰相专权现象的出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独裁现象的出现,对君权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同时避免了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保证了政务决策的科学性。如果加进相关史料,学生对于三省六部制的概念就理解的比较完整了。
  (2)论从史出,探寻历史真相
  历史结论,作为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原来的知识积累,就轻易的定下。一个历史结论的诞生一定要结合相关的史料,论从史出有说服力,可信度,也不至于让学生误入歧途。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口号,教师往往会给它下一个“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结论,因此也就在新文化中打倒儒学是必然的。然而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发现并非如此。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4日《甲寅》日刊)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与李大钊反对儒学被人利用但是不反对儒学本身;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主张思想自由。这也正与教师脑海中固有的观点有很大出入。
  在课堂中通过对史料的精心选择运用,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历史常识的储备,能够辨别出历史的真伪,同时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对史料的分析辨别能力,也能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社会问题,这就是在原有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江苏历史高考命题考查方向大多淡化知识识记,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70%以上的试卷分值都未直接涉及教材内容。所以我们教师也应当大胆对课堂进行改革,把握书本主干知识,成为撑起学生知识储备的骨架,灵活运用史料,给学生插上历史综合能力腾飞的翅膀。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体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战国楚竹简.《鲁邦大旱》
  (作者单位:常熟市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的教学实施强调:教师要注意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情趣。教师要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通,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中,使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充满生机和乐趣。这样,孩子就会开阔眼界,身心健康,头脑灵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认知特点尝试将学习和游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结合2B《 Unit7 Here yo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身体机能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同龄学生在身体发育和体育学习能力上会出现一定的差距,出现一批“体育弱势群体”。鉴于此,本文对我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存在的比例,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实施“体育治疗”的探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以促使“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转化。  【关键词】体育弱势群体;实践探索  1.前言  独生子女的弊端在体育课程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孩子因运动
期刊
【摘 要】色彩知识是美术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色彩,培养独特的色彩感受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个世界的美丽源于色彩,色彩的王国里,小学生中大多数喜欢非常鲜艳的颜色。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色彩心理倾向引导学生感受各种色彩的不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的色彩心理倾向,阐述了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图片游戏、多媒体音画结合、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四种方式引
期刊
【摘 要】素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学方法上有问题,我们把含有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脑塞给学生,总达不到理想效果。我认为只有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学好素描。  【关键词】单一训练;各个击破  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透视法则(基本的透视关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不理解。在实践中不能加以正确运用,不能对事物进行合理
期刊
【摘 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价值,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涵养和审美情愫,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人文教育。本文作者从挖掘文本内蕴、诱发情感体验和注重以生为本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人文教育的门径。  【关键词】文本内蕴;情感体验;以生为本;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
期刊
【摘 要】 学生进入到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习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培养,使得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形成高尚的情操,这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中的《海燕》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情感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知情共育;教学;海燕  在当前的教育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能力评判的时候,往往是采用分数的方式,这样的评
期刊
【摘 要】英语是门语言科目,在学习语言时更要强调听与说。倾听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之后才能更好地去表达;在听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模仿回答,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还可进行纠错,对于之后自己的表达才能提供更多的应用。听与说的完美结合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关键词】倾听;基础;表达;升华;主体;补充  只要是一线英语老师都知道: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是最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课型。我就U
期刊
【摘 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一个学生的词汇量越大,他的阅读理解能力随之就会越强,口头、书面表达的语言输出能力就越强,就会在交流中准确而地道地运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让学生从“我怕记单词”到“我爱记单词”,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词汇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手段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
期刊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的学生应用英语口语的水准较差,他们或者根本不能应用口语与人对话交流,或者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目前我国与其它国家正开展各项商业活动,市场需要大量的实践型英语人才,其中包括大量的口语型英语人才。中职的英语教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生活中英语普及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能够迅速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是本次研究说明的重
期刊
【摘 要】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效果,“以史观今,以今带古”的设计能够引领学生从现实事件出发,借助探究事件深层的历史经纬,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濡染历史思想,形成历史能力。作者以必修一第八单元“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出现”的教学为例,略加阐述这一教学思想。  【关键词】教学立意;以史观今;以今带古  写文章贵在立意,历史教学同样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考量,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思想,设计一个与之匹配的构思,这就是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