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留给我们什么?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者乐,仁者寿。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们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给祖国。”
  学术巨擘任继愈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走了。他们带走了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满怀的关爱与责任,带走了自己的朴素、真诚和淡泊名利,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学术遗产、令人敬仰的高尚品格和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壹
  
  季羡林在东方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主要社会学科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留给后世珍贵无比的人文学术遗产。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能真正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学学者,他的吐火罗语研究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他研究翻译的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任继愈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一位全方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在哲学史、道教史和佛教史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他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和使命,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作为高校哲学基本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再版10余次;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使之成为培养宗教研究人才的摇篮;他主持整理和编纂的古代文献逾10亿字。
  季羡林曾说,所谓“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举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问纳入到他研究的范畴:从佛典语言到佛教史、印度史,从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到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从唐史、梵文的翻译到散文、序跋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他无一不精深涉猎。
  任继愈在保护古籍善本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精力,领导了大规模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工作,目的就是将学术传承下来。《中华大藏经》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赵城金藏》为基础,又挑选了8种有代表性的佛经对比参照,集9种佛教典籍于一身,在世界上可谓史无前例。任继愈主编了规模达150卷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担任《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亲自兼任《哲学典》和《宗教典》的主编。
  
  贰
  
  两位大师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学识,还因为他们的品格。
  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名教授,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可是在一般人眼里,他却远远“配不上”这些头衔。他衣着平常,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又像一个老农。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总之,他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无独有偶,任继愈生前同样以低调、平实而备受尊敬。任公一生低调不图虚名,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最平常、普通的人,凡事亲力亲为、淡泊名利。任继愈说“如果没有社会的培养,就没有个人的成才。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能把功劳记在我自己的名下。我四十多岁的时候编《中国哲学史》,当时恰好找到我,如果找到别人,也一样能编出来。如果我就此忘乎所以,以为我就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了,这和我的实际情况不符。”
  一位哲人说过,伟大来自平凡。这个平凡的真理,在季羡林身上得到了证实。他这种平凡的伟大,就是一个“真”字。季羡林对一切善良的人,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他对世人充满真诚的爱心。他爱亲属,爱朋友,爱师生,爱那些爱过他、帮助过他的人,还爱一切正直、善良的人。
  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别人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可季羡林认为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任继愈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他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诚信不欺,有古人风”是已故著名学者熊十力对任继愈的评价。任公为人十分谦和低调,性格刚毅柔韧,做人有原则。在他的所有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一名学者。此外,任继愈也是有现实关怀的学者,做学问方面也是”“择善而固执之”。
  尽管季羡林曾请辞“国学大师”称号,而他的研究重点也确实不在国学方面,但还是被公认地作为中国学术界的“象征”。季老的学生唐师曾说,季先生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个“象征”,主要因为他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冷静地生活,但又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老人销售最好的一本书《牛棚杂忆》记录的就是他自己经历过的、很多人也都经历过的一段历史,也体现了老人的社会责任感。现在像这样的知识分子并不多。
  任继愈也曾经公开表示,自己不出全集。“任公始终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最平常、普通的人,他没有任何特别的特点,可是这也是他最特别的地方。”中国社科院委员杜继文说。不出全集,不做挂名主编,与时下一些学者比起来,任公似乎有些“笨”,然而,这便是他和他的那个时代所坚守的,这种坚守与执拗无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是他们内心之中最为平常的选择。
  
  叁
  
  季羡林一直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送出去”。他曾说,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我们中国人拿过来太多,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送出去太少。“拿过来”和“送出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知识分子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为实现这一理想,季羡林一生都在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积极参与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为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积极反驳。
  任继愈作为一位学者被举世公认,但作为一位以文化传承为事业的老人却识者无多。任继愈的一生,犹如一部厚重的书籍,93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把挖掘中国古代精神文化遗产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致力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学史的研究,硕果累累。他晚年主持了三大工程:《中华大藏经》(正、续篇)、《中华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即便视网膜脱落、右眼几近失明,任公还坚持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在给女儿的信中,他写道:“‘风物长宜放眼量’。有了这样的认识,心胸可以放得开一些,不至于追逐时尚,陷于庸俗。”
  “为传承文化遗产,季先生欣然同意与我共同编撰《儒藏》,以切实行动推动国家‘儒藏工程’的开展。”北大哲学教授汤一介说,“对于并不完整的中国佛教史,季先生建议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西域佛教、西夏佛教、南传佛教等都包含在中国佛教史中,这对中国佛教史向外辐射的意义重大。”
   “儒者之风,道家之骨,从来学人本色;中华大典,佛教大藏,毕生文化传灯”——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拟挽联表达了对老馆长的深深怀念。“坐拥书城,传播知识和文明”被任继愈视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
  
  肆
  
  季羡林和任继愈,他们的文化人格、道德追求、精神信念,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种知识分子、文化人应该拥有的共同的心灵,是当今中国文化界、学术界越来越稀缺的一种文化的、精神的财富,代表着我们文化的本质、良知和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正在逐渐缺失这些宝贵的东西,而当文化圈、学术圈炒作、功利、浮躁、抄袭、剽窃日益成为流弊时,当一些文化人、知识分子追逐名利欲望,盛行商业交易,出卖真诚、良知、道德,已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和通用原则时,我们更觉这两位文化大师对价值、理想、精神、信念的执著和坚守的难得和可贵,我们更应该珍视他们文化的、精神的、人格的、道德的、生命的品质和境界,对这个时代的精神意义,对人们的教育和影响。
  大师的文化精神风范、楷模,是巍峨高山,令人仰止、充满感佩敬意。从这些文化老人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文化追求,什么是精神信念,什么是高尚的人格,什么是伟大道德的标准,什么是人生的价值……
  两位老人功德圆满,驾鹤西去,但他们的文化精神不死,道德文章长留人间。他们身上生命和文化的力量,打动和开阔了我们的心胸,唤起了我们内在灵魂向着高尚的追求,把我们提升到崭新的高度。泱泱华夏,后来者一定会继承他们的未竞事业。
其他文献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人亦应如此,有山谷那样的胸怀,有大海那样的气度,就会“有容乃大”,成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识广博、朋友众多的人。在这方面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顾炎武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在明王朝中做过三品的高官。顾炎武自小好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又为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十岁即开始读《左传》、《史记》、《国语》、《资治
期刊
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花园街8号的大公馆内。作为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惟一的公子,杨宪益从小就穿着袁世凯赠送的、象征王公身份的清廷黄马褂。父亲去世以后,只有七八岁的他就须穿戴整齐,以父亲的名义出席董事会。  1934年,中学毕业的杨宪益前往英国牛津求学。彼时的牛津每年只接受一位亚裔学生,在得知杨宪益只用了5个月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就通过入学考试时,学校的官员认为他一定是侥幸过关,并坚
期刊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
期刊
在中国最西北的边塞上,隐匿着一条连很多新疆当地人都不知道的神奇山脉:巴尔鲁克山。因为地处边境,且山势陡峭,以前很少有外来者可以游历到此。  这是一座充满传奇和人文色彩的山脉:这里的山坡常年开满鲜花,几度出现野人的影踪;10万亩极其珍贵的野生巴旦杏林,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中生长;成吉思汗曾经率军厮杀在野花铺地的战场……它还是著名军旅歌曲《小白杨》产生的地方——今天,歌中的小白杨依然站在山岗上。   近
期刊
2009年7月11日,农历闰五月十九,是中国学术界的哀悼日。这一天,任继愈先生和季羡林先生,一前一后离开了我们。任公逝于4时30分,季老逝于8时50分。  两位老人去了,带走自己的满腹经纶和社会的一片唏嘘。掩埋在老人心中的沧桑历史,彰显在老人身上的才德情智,却留给了这个时代,让眼下萧条与惨淡的学术界有所警示和反省。  文化有价,文化更无价。对两位文化老人,我们惟有怀念;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士子风骨,
期刊
多年来,任继愈坚守三个规矩:“不过生日不赴宴、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任公的这“三不”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这“三不”原则,任继愈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不赴宴请    任继愈的生日在4月15日,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个日子,却谁也不敢提出给他过生日。2006年的4月,当任公就要迎来90岁高龄,图书馆几位班子成员一商量,想小规模地张罗一场寿
期刊
据说,当年蒋介石很看得起胡适。  1932年11月,胡适到武汉去讲学,当时正在汉口督师的身为“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在胡适到汉的第二天即邀请他到自己的官邸吃饭。  胡适以为蒋介石是要向他这位“王者师”来讨振兴国家的主意了。在这次会晤中,蒋介石也确实向他咨询了有关教育兴国的事,还赠予胡适一套他撰写的《力行丛书》。胡适从那时起也就使出全身的解数,以期对蒋介石也是对国家有所助益。然而,胡适在临
期刊
7月11日,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同日辞世,学术界、文化界乃至整个华人社会皆为之震动,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纷纷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一切形式上的告别终将落幕,哀痛之余,人们开始深思两位老人留给后人的一些 “问号”——人文研究成果和精神财富如何及时梳理?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传承面临哪些困惑和挑战?  两位老人均以高寿辞世,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后人应该哀而不伤,然而,当一种精神也可能随之消逝的时候
期刊
十九世纪是人类历史风起云涌、外交争斗错综复杂的世纪。中国和日本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日国运的沉浮,其实也是外交角力。同样面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同样面对内外交困的生死关口,如何利用外交斡旋趋吉避凶?在新旧嬗变的十字路口,“天朝上国”盲目拒变、进退失据;“扶桑岛夷”纵横捭阖、如鱼得水。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中国不仅输在军事上,更输在外交上。中日外交之战,实际上是被士大夫鄙视为汉
期刊
季羡林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和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老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已公开发行。在书中,他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三项桂冠的。    ●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