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性的对比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用于社会交流的语音符号、词汇、语法及意义的体系,是人类特有的,反映一个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语是语言的精髓,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性居于主导地位,其差异性折射出英汉文化的差异性。基于比较与对比、分析与综合,文章探究英汉习语在自然、文化和思维上的不同,挖掘习语差异的根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英汉在地理环境、气候、宗教信仰、典故、社会风俗和习惯上的差异,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英汉习语文化,促进英汉交流。
  关键词: 语言 习语差异 根源 英汉交流
  1.自然环境的差异
  1.1地理环境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由此形成了大量与渔业、海洋相关的习语。中国幅员辽阔,农耕业发达,所以汉语习语多与农业有关。英语有asmute as a fish,汉语有“噤若寒蝉”;英语有to drink like a fish,汉语有“牛饮”,“蝉”和“牛”是中国农耕社会重要的象征物。英国人用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表达“守口如瓶”,用at sea表示“茫然、不知所措”,用on the rocks表示“触礁,濒临毁灭”。形容一个人花钱无节制、铺张浪费,英国人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中国人说“挥金如土”。中国有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生出的老鼠会打洞”“力大如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等等。
  1.2气候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曾以《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来赞颂西风。诗中,雪莱将西风或秋风塑造为摧枯拉朽、去陈出新的形象,这反映出英国独特的气候特征。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呈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自大西洋拂面而来的西风,温暖而怡人,恰如中国的东风,每年给英国带来丰富的降雨量,由此孕育了许多与“雨”有关的习语:Rainy days:艰难岁月;It rains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To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热打铁。
  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早期,大多数伦敦居民将煤炭作为日常家用燃料,排放出了大量的浓烟,加之英国潮湿的气候,整个伦敦市陷入了浓烟弥漫的境地,这样的大雾天气由此得名“London Fog”(伦敦雾),英国也随之被称为“the Big Smoke”(雾都)。与烟雾有关的习语有:In a fog:困惑不解;Do not have the foggiest/ faintest idea:全然不知;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有因必有果。
  此外,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英汉习语的修辞意象也大相径庭。当表示新事物大量出现时,中国人说“雨后春笋”,因为中国南方潮湿的春季滋润着大地,许多竹笋遍地生长;而英国人会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原因在于在英国蘑菇是很常见的植物。又如英国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黑莓俯拾皆是,故而有习语as plenty as blackberries,表达“多不计数”的意思。对于“多不计数”,中国人常会用“多如牛毛”,因为中国南方降水量多,土壤肥沃,人们用“牛”来耕田。
  2.宗教信仰的差异
  作为人类文明的特殊形式,宗教是人类对神秘世界和精神事物的哲学认知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自身的宗教信仰和心理。英汉习语借鉴两国人民各自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
  英国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即便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基督教信仰在英国文化上烙下的深深印记。英国人相信“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英国人喜欢说my god (我的天啊),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go to hell(给我滚,下地狱去吧)。受《圣经》洗礼,他们借“Juda’s Kiss”(犹大之吻)来指责那些道貌岸然、背信弃义的人,用“Job’s Comfort”暗指弄巧成拙的安慰。受佛教影响,汉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等。
  3.历史典故的差异
  历史造就了今天,人们吸取历史的智慧,习语与历史典故息息相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需要探索其文化与历史典故的渊源。
  英语习语多与《圣经》、《伊索寓言》或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有关: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伊索寓言》);A dog in the manner:占着茅坑不拉屎(同上);Sounding brass:光打雷不下雨(《圣经》);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同上);Achilles’heel:致命弱点,要害(古希腊神话);The Trojan Horse:从内部瓦解敌人(同上)。
  以下汉语习语来自中国古代寓言、典籍和神话传说,形象生动,发人深省,颇具教育意义: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孟子·公孙丑上》);
  邯郸学步:比喻过度模仿他人,不但没学到什么本事,反而丢失了自我(《庄子·秋水》);
  夜郎自大:夜郎自大(《史记·西南夷列传》);
  精卫填海:永恒志定、坚韧无畏(精卫是神话人物,出自先秦时代《山海经》);
  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也萧何败萧何、既生瑜何生亮、鸿门宴(《史记)。
  4.风俗和习惯的差异
  社会实践是习语形成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同时习语映照着社会文化。一方面,英国人以玉米、谷类、麦类和牛奶为主食,饭桌上常见面包、蛋糕等甜点及牛奶,故有earn one’s bread(谋生),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理论出认知),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鱼米之乡)。中国人的主食是大米,所以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生米煮成熟饭”,等等。另一方面,英国人视“狗”为亲朋,“狗”在英国文化里是中性词。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lazy dog(懒汉),a dog’s life(穷困潦倒的生活),work like a dog(拼命地工作)等。但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用于鄙视或谴责。譬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看门狗、走狗、狗头军师等。
  5.结语
  英汉习语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国在地理环境、气候、宗教信仰、历史典故、风俗习惯上的不同。习语是了解文化的窗口,学习英汉习语差异,能加深英汉交流,深化人民友谊。文化博大精深,习语不断丰富发展,笔者希望英语学习者能活到老学到老。
  参考文献:
  [1]Aesop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从英语汉语的差异分析中国学生在作文中常犯的几种错误类型,让他们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从感悟错误中改正错误,从而达到写好英语作文的目的。  关键词: 英语 作文 错误  教学中发现,中国学生习惯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把英语单词不论词性、不管句型结构,造成一个所谓的句子,这种现象在他们的作文中屡见不鲜。由此可知,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是导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根本原因。高考
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马钱科(Loganiaceae)植物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和茜草科(Rubiaceae)植物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中的单萜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的结构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
摘 要: 物理中考总复习要在短时间内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初中物理知识、增强思维能力、提高物理素养。为了取得好的复习效果,要制定策略使总复习针对性强、有效性足、准确性高。教师要把握命题方向,注重方法指导,调整复习对策,挖掘学生潜能,关注热点问题,关注薄弱环节,加强知识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物理中考 总复习 复习策略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以《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大趋势下的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阐释与分析我国高校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改进、改革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切实提高我国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课程考核 课程评价 改革  课程考核涉及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其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检验、反馈、诊断、调节及导向等多种作用;可以说,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的“指挥
摘 要: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文章提出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对
摘 要: 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人才的缺少影响了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我国非常重视计算机教育方面,但是在实际中由于部分院校存在教学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素质不高,能力不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应该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计算机人才需求 改革创新 计算机教育  引言  为了缩短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国
摘 要: 随着社会的急速变化,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原因、管理组织方面的原因和教师个人原因,文章主要探寻重建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  关键词: 教师工作 职业道德 缺失现象  电影《少年十五十六时》讲述了一个代课老师Miss Lee和一班坏学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场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播放到郭文星和简天赐打架后,简父到学校了解情况,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