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回归生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生活”我们的理解应该是“儿童”自己的生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关注儿童现实生活,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依据活动、体验、内化的邏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纯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的美好与艰辛,用心去体会生活的酸甜与苦辣,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下面就如何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谈几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品德课与生活相联系,是重要的教育素材
  教育家鲁洁说过:“课程是为了生活”。的确如此,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促使人去过一种美好的生活。教学的作用就是就是从不同方面促进人实现美好生活。要依据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准确定位。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贴得更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二、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孕育道德情感的土壤。而其中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情境,导入新课,揭示主题,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如《学习做事有始有终》一课,我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首先展示准备好的教具:铁棒和绣花针,又把《铁棒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做成课件,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画面中的老婆婆最后有没有把铁棒磨成绣花针?从而揭示课题,引出目标,这样设情导入,目标明确,情境真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既贴合《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又立足于课内外结合,使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三、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统一
  思想品德课,光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是对文本、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创设”。在备课时注意到了细节是让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获得成就,心理上获得良好的感受,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1.优化教学语言打造细节
  花朵绽放在残雪消融的枝头,那就是温暖的春天;花朵绽放在春风荡漾的脸上,那就是醉人的微笑;花朵绽放在灵巧柔婉的舌间,那就是美丽的语言。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真诚如花,善良如花,就让我们的舌间上开满这些美丽的花朵,因为有了这些亮丽和芳香,我们的生活才会芬芳,心灵才会温馨,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真情。如在教学《我心中的老师》一课,我在上课伊始深情地配乐朗诵一首赞颂教师的诗歌《诗诵》,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随着悠扬的乐韵,再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感的匣门被打开了,纷纷历数自己心中的老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真正是能起到春风送暖的作用。
  2.寻找教育资源探求细节
  思品学科有它的特殊性,要注重细节就要开发好教材资源。围绕“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儿童身心特征的主题活动和游戏贯穿始终,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注重了教材资源的开发,就是关注了教育中的一个细节,为开展教育活动做好厚实的铺垫。关注孩子眼神中、语言中、行为中的细节,关注学生每一点一滴的“细微事”。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回归儿童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是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的,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其他文献
当今,随着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双核”落实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不再把英语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如何理解文段篇章上,更多的是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思维品质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助力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思维品质。课前作图,激活学生英语阅读的思维动力初读文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是每一名教师应该重视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情景教学虽然能有效的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过度创
期刊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我们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学会学习是一种目标,而会学,乐学应该是一种境界和能力。皮亚杰在论述发现法教学时认为,学生只有对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师生关系、课堂激励语言的应用课堂提问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不失为一些好方法。小学生的创新,不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的创新,才算是创新,小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自己探索新知识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己有的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在课堂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我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起点,连接外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辅助手段必不可少。本文将对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的作用进行一个初步探讨,以期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现代教学;运用研究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
期刊
近年来,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历史学科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在最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高中历史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材修订、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也正在进行之中,由此我们不难推测,新版课标会按照五大学科素养来构建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五大核心素养就是我们今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指挥棒。在这个新的课标体系中,历史解释占有非
期刊
首届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德育能力大赛在江门圆满落下帷幕,选手们深厚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临场的应变能力;评委们精彩的点评,机智的教育智慧;现场答辩选手与评委们碰出的智慧的火花……精彩无处不在。  其中在专家提问环节中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家庭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参赛选手的回答是:环境的不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最后评委老师给出的答案更令我受益匪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生主动性与自发性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与应用。所以,为展示学生主体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思维,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习自主化,致力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种子”教学;实施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教育很难顺应当前人才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重视实践的功能,而实践就是带领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走进自然,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素材。哪些乡土资源值得我们去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去实践探究。  一、充分利
期刊
一、活动主题背景  茶山镇的南社古村落与我校毗邻,是现存一处比较完整的古村落,其蕴含着渊源历史故事、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每年我校五年级学生都有参加古村文艺队协助举办的“茶园游会”“南社斋醀”等传统活动,孩子们课余都会津津有味地谈起有关古村落大型的习俗庆祝活动,宗族发展历史、风俗故事,建筑艺术,祠堂、民居、古井,家庙特色等话题,“孝德文化”慢慢地吸引着他们,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