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贸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大量的OEM、ODM、OBM企业从海外撤回或转入国内市场(简称“海归企业”)。但其中绝大多数海归“蹦跶”了没几个月便迅速销声匿迹了。
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渠道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失当、失控,导致产品错位、价格撕裂,引发渠道冲突,最终导致市场萎缩。海归企业初入市场的情景,真似个“新媳妇乍到,摸不到锅灶”。
“外销内行,内销外行”的“海归”
A企业是长三角一家文具行业的OBM龙头企业。5年前出于战略考虑,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战略市场。
进入初期,企业凭直觉认为,国际市场的畅销品,在国内一定好卖。于是抽调做国际贸易的业务人员组成国内销售部,产品线不变、价格体系不变、商业模式不变,天女散花般洒向市场。
渠道方面,一是通过传统经销渠道批发,二是在各地的文具批发市场走货。三是在各地的大卖场文具专柜放货,甚至在文具便利店也有铺货。公司在上述几种渠道同时投放了X、Y、Z三种产品,但并未以品规、品组区隔市场,期望以此打乱渠道格局,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
起初由于价格过高,各类渠道商都要求降价,A企业便将近年的库存低价倾销到市场上,一时间四处窜货,经销商、批发商、终端商大打价格战,价格乱成一团。由于无利可图,各地商家抱怨连连,渠道货流戛然而止。结果做了不到一年就铩羽而归,盘点结果是库存大于销售额。
由于入市时采用的是单一品牌策略,并未设计国内专用品牌或产品品牌,实施“品牌防火墙”策略,因此对A的主品牌产生了巨大伤害。
B企业是珠三角一家饰品中型企业,主要生产玉石、水钻类饰品。在为日韩饰品企业打工多年后,近年进入国内市场。起初,他们采用传统的经销渠道,觉得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销售面广、渗透力强,还能借共享渠道资源之力各得其所。
由于缺乏渠道、产品和价格策略的指引,以及谙熟国内市场的营销高管、专业团队和渠道管控体系,致使产品在经销、直销、自营等多种渠道内乱窜,造成价格冲突,坏账频发。许多新产品上市不到一个星期就无疾而终。
企业对经销商的支持仅限于价差与返点,自己的品牌加盟店也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标准,运营混乱,存活率低。随着渠道的不断拓宽,到了第二年,这种粗放式增长的矛盾开始显现:销售增长乏力,渠道费用大幅度增加,坏账大量产生,利润大幅下滑。
C企业是一家以绿色食品加工出口为主的知名公司,净菜、果干、果汁等组合产品数百种,出口额5-6个亿。定位为健康便利餐供应商,在目标细分市场实行“以连锁经营为都市白领一族提供健康便利的办公餐”的市场战略。
2005年开始做国内市场时,公司扛着原有的企业品牌,将原先做国际贸易的业务员调来数十人,先后成立了几个国内销售公司。在毫无分析、毫无策划、毫无管控的情况下,以试错的方式,浑浑噩噩就将出口产品投放到国内市场。
企业采取人海战术,多渠道出货:既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模式,通过经销商通路,做深度协销;也有“餐饮+商超+消费者”模式,自己去做直营,进商超,大卖场、餐饮业;甚至还开设了自营专卖店。最忙的时候连老板自己也去做市场。
看起来好像渠道很广,客户很多,热热闹闹,但由于产品乱投乱放,渠道毫无掌控,价格体系混乱,冷链物流管理粗疏,营销团队经验不足,最后价格一降再降,货款失控,费用激增,几近崩盘。
一年下来,被市场打回原形,出现巨额亏损不说,企业从上到下几乎都丧失了做国内市场的信心。
海归企业如何锻造内销能力?
渠道
这也是海归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共性问题。产品、价格、品控这些个东东,海归企业都还“玩”过,唯独渠道这条龙没耍过。
海归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市场营销都是到岸国代理商做的功课,他们只要评审、接受代理商的订单要求即可。多年养成的业务思路和习惯,企业自然而然地带到了国内市场。他们习惯地认为,只要找到客户就行了,市场上的一切都由渠道商——客户搞定,自己只要按客户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就行了。
其实,对于实体企业来说,经营的千头万绪都要穿过渠道这个“针眼”。
A企业多种渠道,全面铺货;区域市场价格不一,经营费用低或量大的渠道商拥有了成本优势,加上一点差价,即可出货;加上没有区域市场保护政策,渠道政策简单化,导致经销商政策十分混乱。
B企业倒是发现了走传统渠道容易价格混乱、区域间冲货,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控而不死、密而不乱。于是,为了摆脱过分依赖单一渠道,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但由于两类渠道产品雷同,若专卖店价格高了,批发商得利,专卖店销量就锐减,难以为继;若专卖店价格低了,经销商抱怨,就会降价甩货。于是,客户开发越多,产品投放越多,价格战火越是蔓延。
C企业的产品定位在中高端消费人群,而传统渠道难以承担企业开拓高端市场的任务,两者定位不符;况且随着超市、专卖店、品牌连锁体的广泛兴起,现有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经销商、批发商已趋于萎缩。他们往往经营风格保守,只能批发经销那些有知名度的、销量基数大的产品,对于新品,只能望洋兴叹了。
面对行业渠道重心下移,新型渠道业态勃发,零售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渠道竞争已成为焦点,也才有了“渠道为王”的慨叹。企业要全面实行渠道资源整合,该撤销的撤销,该收缩的收缩,该扩张的扩张;重新规划原有渠道,分销渠道进一步多元化,使渠道之间既分工又相互协调。当然,你若是中小企业,产品单一,也可先在某一渠道内发展,但也要注意产品定位与渠道定位的一致性。
传统渠道就像“国道”,要物尽其用,做好深度分销,为拓展和服务用户提供支持,最终在赢利能力和自身品牌方面获益,而并非仅让经销商靠价差、返点得利,从而与经销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同盟。这不仅能保证公司的国内营销组织、后勤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正常运作成本,而且还能获得规模效益。
大卖场、商超、专柜等原有的“二级公路”,一定做强做透,加强终端形象建设和促销,同时,我们还可以新建一条“高速公路”——新渠道,如专卖店、品牌加盟店、社区连锁专卖网络、单位配送网络、电子商务批发网络等,形成下一轮的渠道增长极。
另外,还要编制出各种相应的渠道管理手册和业务人员管理手册等。
产品(研发)
海归企业往往简单地将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转入国内市场,既没有进行差异化分析,更未研究国内的各细分目标市场。因此,在产品的款式、功能、价格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也就不能满足各种渠道商。 因此,要依据不同的渠道定位,开发适合渠道定位的系列产品;基本要将上量的产品和获利的产品与开发市场的产品区隔开来。
价格
B企业的产品价格在上市初期,高于国内同一线品牌30%左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品牌10%。每每在降价促销时段,销量就栽跟头,就是最好的印证。
B企业简单地照搬出口产品的价格体系,较高的价格与渠道的中、低档次定位的价值分歧明显。在价格竞争中,高层次需求的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国际知名品牌,中低层次的消费会选择已有知名度的品牌或价格有优势的产品,新品牌受到上下挤压,产品滞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A企业在市场上低价倾销库存。则犯了渠道大忌。库存产品一般在材质、样式、工艺等方面与正品相差无几(除有保质期的外),消化库存应该在某一指定渠道、指定时段进行,而不是谁要就给谁。同品牌、同质化的产品价格却有明显差异,价格混乱也就在料想之中了。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渠道定位开发的产品,制定有弹性的、可控的价格体系。
营销队伍
因为订单导向,海归企业的人才结构是为了满足代工生产的,缺乏营销人才是他们共同的短板。
由于招聘了大量市场“空降兵”:既有来自本行业大小企业的,也有来自相关行业的,各色人等,彼此间营销理念、素养和操作模式均有冲突,企业既对各种业务管理模式没有统一,完全依赖各级经理、主管的能力。也没有将企业的文化、使命等对业务人员进行约束和指引,在市场上信马由缰,各自为政;而主管市场的高管往往是从企业内外贸业务单位过来的元老,既不熟悉国内市场,还往往居功自傲,刚愎自用,导致团队绩效低下,人员极不稳定。
因此,海归企业要对前期招聘的营销人员进行能力测评,通过专业培训和内部选拔加上传、帮、带,建成一支合格的、能分别操作批发渠道和新业态模式的专业营销队伍。
品牌
有些海归企业的员工会说,我们在国际市场也有做品牌啊!然此品牌非彼品牌也。
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是制造商品牌、供应商品牌,最多是行业品牌,其定位和价值内涵是交货能力(包括产能、物流等)和稳定的品质,最多再加一个技术能力,而在国内市场,你的品牌是渠道品牌,消费者品牌、大众品牌,是在目标市场持续提供独特而物有所值的价值。
由于品牌定位不清,加上品牌结构单一且管理不善,本来面向中、高消费人群的品牌定位,一旦进入传统的经销、批发渠道,价格与产品定位不配伍的问题立即彰显并产生冲突。
A企业以企业名称作为统一品牌名称,使专卖体系与批发渠道在视觉形象、产品、价格等方面都难以区隔,品牌冲突严重。
C企业产品作为快速消费品,明显需要用一个新的品牌来传播“健康便捷的办公餐”概念,其形象应该更专业、更具象。而公司品牌,则是实力和整体形象的背书,万一失败或产生风险,主品牌和副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有道“隔火墙”,不至于毁了整个品牌价值体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成熟的市场,谋定而后动,实际上会减少和降低机会成本和运营成本。就像有位企业的老板所感叹的,“把我当初在市场上浪费的零头用来支付研究和谋划的费用,都绰绰有余。”
对企业来说,经营的千头万绪都要穿过渠道这个“针眼”。企业的产品,品牌、人力,财务等方面的能力,都会聚焦到渠道上来。
编辑:陈引榷
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渠道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失当、失控,导致产品错位、价格撕裂,引发渠道冲突,最终导致市场萎缩。海归企业初入市场的情景,真似个“新媳妇乍到,摸不到锅灶”。
“外销内行,内销外行”的“海归”
A企业是长三角一家文具行业的OBM龙头企业。5年前出于战略考虑,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战略市场。
进入初期,企业凭直觉认为,国际市场的畅销品,在国内一定好卖。于是抽调做国际贸易的业务人员组成国内销售部,产品线不变、价格体系不变、商业模式不变,天女散花般洒向市场。
渠道方面,一是通过传统经销渠道批发,二是在各地的文具批发市场走货。三是在各地的大卖场文具专柜放货,甚至在文具便利店也有铺货。公司在上述几种渠道同时投放了X、Y、Z三种产品,但并未以品规、品组区隔市场,期望以此打乱渠道格局,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
起初由于价格过高,各类渠道商都要求降价,A企业便将近年的库存低价倾销到市场上,一时间四处窜货,经销商、批发商、终端商大打价格战,价格乱成一团。由于无利可图,各地商家抱怨连连,渠道货流戛然而止。结果做了不到一年就铩羽而归,盘点结果是库存大于销售额。
由于入市时采用的是单一品牌策略,并未设计国内专用品牌或产品品牌,实施“品牌防火墙”策略,因此对A的主品牌产生了巨大伤害。
B企业是珠三角一家饰品中型企业,主要生产玉石、水钻类饰品。在为日韩饰品企业打工多年后,近年进入国内市场。起初,他们采用传统的经销渠道,觉得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销售面广、渗透力强,还能借共享渠道资源之力各得其所。
由于缺乏渠道、产品和价格策略的指引,以及谙熟国内市场的营销高管、专业团队和渠道管控体系,致使产品在经销、直销、自营等多种渠道内乱窜,造成价格冲突,坏账频发。许多新产品上市不到一个星期就无疾而终。
企业对经销商的支持仅限于价差与返点,自己的品牌加盟店也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标准,运营混乱,存活率低。随着渠道的不断拓宽,到了第二年,这种粗放式增长的矛盾开始显现:销售增长乏力,渠道费用大幅度增加,坏账大量产生,利润大幅下滑。
C企业是一家以绿色食品加工出口为主的知名公司,净菜、果干、果汁等组合产品数百种,出口额5-6个亿。定位为健康便利餐供应商,在目标细分市场实行“以连锁经营为都市白领一族提供健康便利的办公餐”的市场战略。
2005年开始做国内市场时,公司扛着原有的企业品牌,将原先做国际贸易的业务员调来数十人,先后成立了几个国内销售公司。在毫无分析、毫无策划、毫无管控的情况下,以试错的方式,浑浑噩噩就将出口产品投放到国内市场。
企业采取人海战术,多渠道出货:既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模式,通过经销商通路,做深度协销;也有“餐饮+商超+消费者”模式,自己去做直营,进商超,大卖场、餐饮业;甚至还开设了自营专卖店。最忙的时候连老板自己也去做市场。
看起来好像渠道很广,客户很多,热热闹闹,但由于产品乱投乱放,渠道毫无掌控,价格体系混乱,冷链物流管理粗疏,营销团队经验不足,最后价格一降再降,货款失控,费用激增,几近崩盘。
一年下来,被市场打回原形,出现巨额亏损不说,企业从上到下几乎都丧失了做国内市场的信心。
海归企业如何锻造内销能力?
渠道
这也是海归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共性问题。产品、价格、品控这些个东东,海归企业都还“玩”过,唯独渠道这条龙没耍过。
海归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市场营销都是到岸国代理商做的功课,他们只要评审、接受代理商的订单要求即可。多年养成的业务思路和习惯,企业自然而然地带到了国内市场。他们习惯地认为,只要找到客户就行了,市场上的一切都由渠道商——客户搞定,自己只要按客户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就行了。
其实,对于实体企业来说,经营的千头万绪都要穿过渠道这个“针眼”。
A企业多种渠道,全面铺货;区域市场价格不一,经营费用低或量大的渠道商拥有了成本优势,加上一点差价,即可出货;加上没有区域市场保护政策,渠道政策简单化,导致经销商政策十分混乱。
B企业倒是发现了走传统渠道容易价格混乱、区域间冲货,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控而不死、密而不乱。于是,为了摆脱过分依赖单一渠道,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但由于两类渠道产品雷同,若专卖店价格高了,批发商得利,专卖店销量就锐减,难以为继;若专卖店价格低了,经销商抱怨,就会降价甩货。于是,客户开发越多,产品投放越多,价格战火越是蔓延。
C企业的产品定位在中高端消费人群,而传统渠道难以承担企业开拓高端市场的任务,两者定位不符;况且随着超市、专卖店、品牌连锁体的广泛兴起,现有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经销商、批发商已趋于萎缩。他们往往经营风格保守,只能批发经销那些有知名度的、销量基数大的产品,对于新品,只能望洋兴叹了。
面对行业渠道重心下移,新型渠道业态勃发,零售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渠道竞争已成为焦点,也才有了“渠道为王”的慨叹。企业要全面实行渠道资源整合,该撤销的撤销,该收缩的收缩,该扩张的扩张;重新规划原有渠道,分销渠道进一步多元化,使渠道之间既分工又相互协调。当然,你若是中小企业,产品单一,也可先在某一渠道内发展,但也要注意产品定位与渠道定位的一致性。
传统渠道就像“国道”,要物尽其用,做好深度分销,为拓展和服务用户提供支持,最终在赢利能力和自身品牌方面获益,而并非仅让经销商靠价差、返点得利,从而与经销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同盟。这不仅能保证公司的国内营销组织、后勤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正常运作成本,而且还能获得规模效益。
大卖场、商超、专柜等原有的“二级公路”,一定做强做透,加强终端形象建设和促销,同时,我们还可以新建一条“高速公路”——新渠道,如专卖店、品牌加盟店、社区连锁专卖网络、单位配送网络、电子商务批发网络等,形成下一轮的渠道增长极。
另外,还要编制出各种相应的渠道管理手册和业务人员管理手册等。
产品(研发)
海归企业往往简单地将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转入国内市场,既没有进行差异化分析,更未研究国内的各细分目标市场。因此,在产品的款式、功能、价格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也就不能满足各种渠道商。 因此,要依据不同的渠道定位,开发适合渠道定位的系列产品;基本要将上量的产品和获利的产品与开发市场的产品区隔开来。
价格
B企业的产品价格在上市初期,高于国内同一线品牌30%左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品牌10%。每每在降价促销时段,销量就栽跟头,就是最好的印证。
B企业简单地照搬出口产品的价格体系,较高的价格与渠道的中、低档次定位的价值分歧明显。在价格竞争中,高层次需求的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国际知名品牌,中低层次的消费会选择已有知名度的品牌或价格有优势的产品,新品牌受到上下挤压,产品滞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A企业在市场上低价倾销库存。则犯了渠道大忌。库存产品一般在材质、样式、工艺等方面与正品相差无几(除有保质期的外),消化库存应该在某一指定渠道、指定时段进行,而不是谁要就给谁。同品牌、同质化的产品价格却有明显差异,价格混乱也就在料想之中了。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渠道定位开发的产品,制定有弹性的、可控的价格体系。
营销队伍
因为订单导向,海归企业的人才结构是为了满足代工生产的,缺乏营销人才是他们共同的短板。
由于招聘了大量市场“空降兵”:既有来自本行业大小企业的,也有来自相关行业的,各色人等,彼此间营销理念、素养和操作模式均有冲突,企业既对各种业务管理模式没有统一,完全依赖各级经理、主管的能力。也没有将企业的文化、使命等对业务人员进行约束和指引,在市场上信马由缰,各自为政;而主管市场的高管往往是从企业内外贸业务单位过来的元老,既不熟悉国内市场,还往往居功自傲,刚愎自用,导致团队绩效低下,人员极不稳定。
因此,海归企业要对前期招聘的营销人员进行能力测评,通过专业培训和内部选拔加上传、帮、带,建成一支合格的、能分别操作批发渠道和新业态模式的专业营销队伍。
品牌
有些海归企业的员工会说,我们在国际市场也有做品牌啊!然此品牌非彼品牌也。
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是制造商品牌、供应商品牌,最多是行业品牌,其定位和价值内涵是交货能力(包括产能、物流等)和稳定的品质,最多再加一个技术能力,而在国内市场,你的品牌是渠道品牌,消费者品牌、大众品牌,是在目标市场持续提供独特而物有所值的价值。
由于品牌定位不清,加上品牌结构单一且管理不善,本来面向中、高消费人群的品牌定位,一旦进入传统的经销、批发渠道,价格与产品定位不配伍的问题立即彰显并产生冲突。
A企业以企业名称作为统一品牌名称,使专卖体系与批发渠道在视觉形象、产品、价格等方面都难以区隔,品牌冲突严重。
C企业产品作为快速消费品,明显需要用一个新的品牌来传播“健康便捷的办公餐”概念,其形象应该更专业、更具象。而公司品牌,则是实力和整体形象的背书,万一失败或产生风险,主品牌和副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有道“隔火墙”,不至于毁了整个品牌价值体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成熟的市场,谋定而后动,实际上会减少和降低机会成本和运营成本。就像有位企业的老板所感叹的,“把我当初在市场上浪费的零头用来支付研究和谋划的费用,都绰绰有余。”
对企业来说,经营的千头万绪都要穿过渠道这个“针眼”。企业的产品,品牌、人力,财务等方面的能力,都会聚焦到渠道上来。
编辑:陈引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