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构建优质课堂 减负增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优质课堂”,就是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负担、增实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就是“优质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优质课堂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二是优化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激发学生热情;三是优化训练形式,分层设计题目,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优质课堂 减负增效
  
  一、语文学科的困境
  目前,语文学科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语文是母语,怎么都能学好,用不着下大力气。二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大量的训练题挤到了课外。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语文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被排在了各科的后面,语文教学进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在山重水复中创造出柳暗花明,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还是重新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从中找到开启语文教学新局面的钥匙。
  二、构建优质课堂的指导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教学过程的论述)
  三、构建优质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亲密、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乐于见你这个老师,觉得上语文课是件快乐的事,把渴望你上课作为思想基础。这样,学生上课之前思维、心理就处在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再加上课前创设各种巧妙自然的情境导入,课堂上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就会事半功倍。
  (二)优化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激发学生热情。语文是国学,自古以来,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当选择,巧妙运用。启发式,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通过巧妙启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智能。思路教学法,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及时对要点加以概括,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布局谋篇的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适时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受文章的“人情物理”,领落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提高思维水平。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直接效果,将书本知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容易理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是艺术性很强的综合性活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训练形式,分层设计题目,让全体学生有成就感。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把教学目标任务分解成为各层次的练习题,在课堂内引导学生解决,构建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备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的训练题型。在保证全体学生合格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能做,会做,做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设计向高层次过渡的台阶题目。这样课堂教学训练明确到层,细化到人,有利于提高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各类学生知识达标。
  因材施教,同授异练,分层指导,尽可能使每类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指导、设疑解难、引导提问、讨论小结的方法,使优等生学得充实,潜力生经过努力能够消化。普通生有锻炼的机会,采取 “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的教育原则,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优等生、潜力生的带动下,克服困难,拾级而上。对优等生,教师可放开走,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一些,难度大一点,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异步训练,优化了训练形式,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让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构建优质课堂,减负增效,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精当巧妙的教学方法是前提,优质的训练题目是保证。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也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极易出现的五大误区进行分
医护工作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随之可能出现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何认识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生
【摘 要】现代教育的改革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新课改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与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使现代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物理学科是一门特殊学科,其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与现实生活有很大联系。物理教学要以其基本特点为依据来进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采取适当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将物理学习效率提高,使物理教学有一
【摘 要】据有关资料分析,3-6岁是幼儿成长的黄金时期,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那我们在幼儿阶段有哪些好的学习品质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表扬的呢?  【关键词】幼儿教育 优异 学习品质  近期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学习品质单列出来,意味着学习品质的培养进入了主流教育视野,提上了教育的议事日程。那么,幼儿学习品质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我曾在美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