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在镜检中可见红细胞或白细胞的患者不做腹部理疗,根据患者大便颜色、白细胞等不同分为理疗和未做理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大便次数及变化情况。结果:腹部理疗对于大便检查中白细胞比较少的患者和大便为黄色水样的患儿疗效比较好,对大便检查白细胞2+~3+的患儿其疗效并不显著;与未理疗的患儿相比,其治疗效果比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泻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腹部理疗;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 on infantile diarrhea abdominal. Methods: from 2012 January to January during ~2013 years in our hospital 100 ca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ut checks on all patients in the stool,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visible red blood cells or white blood cells of the patients do not do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tool color, such as white cells divided into physical and not do physiotherapy group, observe the stool frequency and chang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for patients and white blood cell in stool less stool examination in the curative effect for yellow water is good, is not notable for examination of stool leukocyte 2+~3+ in children with its curative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non physical therapy in children, th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P < 0.05,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mparison of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in treating infantile diarrhea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orthy of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 infantile diarrhea abdominal physical therapy; curative effect
小儿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病,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综合征,其特点主要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造成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的性状改变等[1]。小儿腹泻病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当小儿出现腹泻的时候要及时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其死亡。有研究表明[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腹部理疗,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近年来,我院对小儿腹泻病患者进行腹部理疗佐治,效果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在镜检中可见红细胞或白细胞的患者不做腹部理疗,根据患者大便颜色、白细胞等不同分为理疗和未做理疗组。患者年龄为6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3±0.5)岁,其中男性为55例,女性为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科学腹泻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传染病、迁延性腹泻患者。
1.2方法
1.2.1对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观察 其中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者蛋花汤样便的患者为42例,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的患者为21例,黄色糊状夹粘液的患者为37例。
1.2.2對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中58例患者的大便中没有见到白细胞或者有比较少的白细胞,36例患者的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6例患者的大便中可以看见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
1.2.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儿科学腹泻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4],调整饮食,给予患者比较清淡的食物,纠正脱水现象,给予患者肠粘膜保护剂,对于大便中夹有粘液以及大便检查中可见红、白细胞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患者进行腹部理疗,每天治疗1次。包括大便为黄色水样的患者29例,大便颜色为黄色者为13例,有粘液的患者19例,未见白细胞者35例,白细胞为2+~3+者19例,其余患者不进行腹部理疗。 1.2.4理疗方法 将一次性理疗贴片置于患者的脐部,然后与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对接,对患者进行理疗,理疗的时间为15~20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入院后2天、3天、5天的大便情况,将实施腹部理疗和没有做腹部理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1。
表1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三天、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便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2。
表2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便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大便颜色为黄褐色并夹有粘液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3。
表3大便颜色为黄褐色并夹有粘液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大便检查中有少许白细胞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4。
表4大便检查中有少许白细胞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三天、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5。
表5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腹泻病是一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其发生人群主要集中于6个月~3岁左右的婴幼儿。腹泻病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其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大便次数比较多,排稀便,患者的水电解质发生紊乱。当小儿出现腹泻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兒可能因为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腹泻病的发病机制有4种,包括[5]渗透性腹泻,即肠腔里有比较多的活性物质,且不容易被吸收;分泌性腹泻,即肠腔里的电解质分泌过量;渗出性腹泻,即炎症引起的腹泻,另一种是胃肠道功能异常所引起的腹泻。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异常、饮食不健康引起的腹泻一般为渗透性或者胃肠道功能异常腹泻,患者的大便一般为黄色的稀便,而渗出性腹泻一般是由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大便一般有黏液。临床中,患儿的腹泻症状并不是单一的,有可能是各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腹泻病会给小儿带来不适和痛苦,因此对其的治疗十分的重要。腹部理疗是以电流加热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入小儿机体,减少活性物质的作用,促使患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一种治疗方法[6]。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儿的大便次数,与未做理疗的患儿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在本次研究中,腹部理疗对于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及有少许白细胞的患儿,其疗效比较好,对于白细胞为2+~3+的患者而言其效果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泻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礼林,潘家华.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3(3):275-277.
[2]蒋华英,麻建辉.药物配合腹部理疗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02(24):38-38.
[3]蒋林海,毛定安.腹部理疗佐治婴幼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1):81-83,96.
[4]李林,严丽,房华等.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3):352-354.
[5]李侠,李艾红,齐颖等.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3(25):3638-3639.
[6]于彩春.经皮射频药物配合传统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19(5):46-46.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腹部理疗;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 on infantile diarrhea abdominal. Methods: from 2012 January to January during ~2013 years in our hospital 100 ca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ut checks on all patients in the stool,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visible red blood cells or white blood cells of the patients do not do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tool color, such as white cells divided into physical and not do physiotherapy group, observe the stool frequency and chang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for patients and white blood cell in stool less stool examination in the curative effect for yellow water is good, is not notable for examination of stool leukocyte 2+~3+ in children with its curative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non physical therapy in children, th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P < 0.05,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mparison of abdominal physiotherapy in treating infantile diarrhea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orthy of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 infantile diarrhea abdominal physical therapy; curative effect
小儿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病,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综合征,其特点主要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造成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的性状改变等[1]。小儿腹泻病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当小儿出现腹泻的时候要及时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其死亡。有研究表明[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腹部理疗,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近年来,我院对小儿腹泻病患者进行腹部理疗佐治,效果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在镜检中可见红细胞或白细胞的患者不做腹部理疗,根据患者大便颜色、白细胞等不同分为理疗和未做理疗组。患者年龄为6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3±0.5)岁,其中男性为55例,女性为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科学腹泻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传染病、迁延性腹泻患者。
1.2方法
1.2.1对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观察 其中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者蛋花汤样便的患者为42例,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的患者为21例,黄色糊状夹粘液的患者为37例。
1.2.2對所有患者的大便进行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中58例患者的大便中没有见到白细胞或者有比较少的白细胞,36例患者的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6例患者的大便中可以看见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
1.2.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儿科学腹泻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4],调整饮食,给予患者比较清淡的食物,纠正脱水现象,给予患者肠粘膜保护剂,对于大便中夹有粘液以及大便检查中可见红、白细胞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患者进行腹部理疗,每天治疗1次。包括大便为黄色水样的患者29例,大便颜色为黄色者为13例,有粘液的患者19例,未见白细胞者35例,白细胞为2+~3+者19例,其余患者不进行腹部理疗。 1.2.4理疗方法 将一次性理疗贴片置于患者的脐部,然后与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对接,对患者进行理疗,理疗的时间为15~20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入院后2天、3天、5天的大便情况,将实施腹部理疗和没有做腹部理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1。
表1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三天、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便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2。
表2大便颜色为黄色或者绿色糊状便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大便颜色为黄褐色并夹有粘液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3。
表3大便颜色为黄褐色并夹有粘液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大便检查中有少许白细胞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4。
表4大便检查中有少许白细胞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入院第三天、五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的患者的大便情况,详见表5。
表5大便检查中白细胞为2+~3+的患者的大便情况(n;%;χ±s)
注: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腹泻病是一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其发生人群主要集中于6个月~3岁左右的婴幼儿。腹泻病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其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大便次数比较多,排稀便,患者的水电解质发生紊乱。当小儿出现腹泻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兒可能因为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腹泻病的发病机制有4种,包括[5]渗透性腹泻,即肠腔里有比较多的活性物质,且不容易被吸收;分泌性腹泻,即肠腔里的电解质分泌过量;渗出性腹泻,即炎症引起的腹泻,另一种是胃肠道功能异常所引起的腹泻。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异常、饮食不健康引起的腹泻一般为渗透性或者胃肠道功能异常腹泻,患者的大便一般为黄色的稀便,而渗出性腹泻一般是由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大便一般有黏液。临床中,患儿的腹泻症状并不是单一的,有可能是各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腹泻病会给小儿带来不适和痛苦,因此对其的治疗十分的重要。腹部理疗是以电流加热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入小儿机体,减少活性物质的作用,促使患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一种治疗方法[6]。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儿的大便次数,与未做理疗的患儿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在本次研究中,腹部理疗对于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患者及有少许白细胞的患儿,其疗效比较好,对于白细胞为2+~3+的患者而言其效果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泻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礼林,潘家华.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3(3):275-277.
[2]蒋华英,麻建辉.药物配合腹部理疗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02(24):38-38.
[3]蒋林海,毛定安.腹部理疗佐治婴幼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1):81-83,96.
[4]李林,严丽,房华等.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腹部理疗佐治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3):352-354.
[5]李侠,李艾红,齐颖等.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3(25):3638-3639.
[6]于彩春.经皮射频药物配合传统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19(5):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