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探究意识 优化历史课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探究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历史教学要“养成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学习变接受式为探究式。
  一、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以课堂为中心
  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来传授知识,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获取知识。而且教师布置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很少布置如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作业。
  2.以教师为中心
  传统教学多是教师在讲解或描绘历史情景,是一种单向式的教学。教师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只是教学过程的依附者,处于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的地位。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是缺少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
  3.以课本为中心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边边角角也不能放过,对教材以外的相关则漠然处之,缺少查阅资料的学习活动。这限制了学生视野,僵化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4.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历史教育目的的缺失。在要求提高成绩和升学率的形势下,教师只能强调知识点的串讲和概括,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做题技巧,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也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从而违背了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心理特征,更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根本宗旨。
  5.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备课往往只考虑如何去讲,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况;教学设计对学生和教学问题分析不够,忽视了学习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具上光使用课本、粉笔和黑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历史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所谓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使想象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一个带有积极性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形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的优越感。
  1.创设增强探究意识的民主环境
  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要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认真处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做到有问必答。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共同研讨问题,不作简单的是非判断。比如,教师无法回答全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前德国总理勃兰特在遇难的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而战后日本却千方百计地美化其邪恶的侵略历史”这一问题时,可引导学生以“日本军国主义为何幽灵不散”为题,对东京审判没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彻底清算的细节,以及日本人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神道教、武士文化、经济崛起等众多原因,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2.营造能引起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
  教师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关键。 教师教学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的教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案,根据历史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诱发学生去探索。
  其次,教师应试图把上课内容设计成阶梯型、发散型问题情景。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应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阶梯问题,让其既符合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又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通过引导设向,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讨论时,各个成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可设计以下的情景: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扣压了蒋介石。假如你作为东北军或西北军的一名将领,你会怎么处置蒋介石?假如你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名官员,你希望怎样处理这一事件?假如你是一名红军战士,你希望怎样处理这一事件?为什么?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是什么?“西安事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这样解决的结果怎样?确立了这些关键问题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兴趣极浓,讨论热烈,人人动脑、动口,教师并从中启发、诱导,学生最终就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宽阔胸怀,以及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西安,力挽狂澜,正确处理了“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学生有了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材料,为参与做准备,从而获得新知识。
  4.利用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历史博古通今、涵盖面广,而且初一各学科都是新教材,教学信息可以相互沟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搜集其他学科中一些与历史科相关的信息,并及时的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融汇到历史教学之中。例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的《三国鼎立》时,可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和本课内容结合起来,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还可让学生朗诵诗歌《观沧海》及《龟虽寿》,最后思考得出:曹操是我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一正确的观点。通过学科整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使课本中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历史课堂通过探究教学的实践,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被气氛活跃、热烈参与的课堂取代,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培养出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多年来,有关作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着,但时至今日,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还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训练方式落后、方法陈旧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    直面作文教学的现实,当前小学生习作水平整体表现不尽人意,学生作文难和教师教作文难的现象严重。
慢性缺氧可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其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神经、体液因素,平滑肌细胞膜缺氧感受以及平滑肌收缩性三方面对可能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正>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用水来洗涤身体和衣物,以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为了提高洗涤效率,人们还使用各种洗涤剂。脏污和洗涤是每个人几乎每天都碰到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对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金钱的诱惑往往是驱使人们走向堕落深渊的罪魁祸首,什么道德品质,崇高理想,目标追求都变得无所谓了,在沦为金钱的奴隶后,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必将会失去信任,依赖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起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性物
阅读是我们传承文明、促进人类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们继承前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认识大千世界的最基本方式。  所谓的阅读是指:文章和读者之间一个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读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这个过程又是一种双边的交流,因为读者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来阅读文章,而文章又给予读者一种新的精神感受。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九年级结束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的历史变迁,指出在新的环境下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并对资产负债观在准则中的应用做出了简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