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报关专业,但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沉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对高职报关专业课程体系现有问题的剖析,提出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报关专业;课程体系
自2004年经教育部在《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正式收录报关及国际货运专业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开设该专业。但报关专业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和传统国贸类专业相比,各高校普遍缺乏深厚的专业沉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为实用型报关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从目前来看,报关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有报关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
(一)专业培养方案偏国贸化
对多所院校的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院校对报关专业培养方案的并没有凸显专业特色,培养方案与国贸专业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商法》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院校的国贸专业和报关专业同时开设,两个专业同属外向型专业,业务范围有一定重合,这样设置培养方案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报关专业教师多数由国贸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在本科院校并没有接受过报关专业教育(本科无报关专业),因此很多教师对报关类课程非常陌生,更习惯于讲授国贸类课程。报关专业的业务核心偏重与海关监管和进出口贸易管制,其内容与国贸专业有很大的不同。
(二)专业课程设置偏理论化
许多院校报关专业课程的设置,从授课方式和内容上来看,过于理论化,实训课程严重不足。除国贸类课程外,开设的只有《国际货代实务》、《报关实务》等课程,名为实务课,多为在普通教室上课,授课方式也为老师通过PPT讲解为主。教材方面,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多数教师使用的教材是《报关员全国资格考试统一教材》的精编版,有的院校本身使用的就是该本教材。从行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该教材可算是一种海关制度汇编,理论性仍然很强。报关业务的核心技能项目,如:商品归类、税费核算、加工贸易业务等内容基本上在《报关实务》课程中一带而过。
(三)实训课程没有构成体系
目前,很多院校的报关实训课程体系比较零散,常见的实训课包括外贸流程实训,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国际结算实训等等。少数院校仅开设了一门报关业务实训,很多实训项目从国贸专业沿袭而来,没有构成有机的报关实训体系。实训项目与报关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的并不紧密。
(四)校外实训基地严重不足
报关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解决传统教学中职业技能训练的缺失、职业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削弱、实训教学效率的低下等问题,必须认识到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些院
校报关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往往开设在国贸公司、物流公司,该类公司的主营业务跟报关业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些院校虽然跟报关企业、货代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挂牌设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合作事项仍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深度的开展顶岗实训,校外学习等活动。
二、根据报关专业目前的现状,报关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一)强调真实岗位职业技能
报关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首先应直接来源于报关实际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或是从报关岗位或岗位群工作要求和市场需求中提炼而来。在设置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时,可采用目前实施较多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做”融合为一体,以报关企业的真实报关业务为蓝本,根据职业需要设计选取课程。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的设置和选取是核心。根据报关业务的工作重点,将报关系列课程设置为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核算、海关法律法规、加工贸易实务、报关注册登记管理、报关业务综合实训等课程。在授课时,学生分组以团队(分为报关经理、报关员、助理报关员等角色)的形式,带着任务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实践、讨论,阐述设计思想,撰写报关作业流程方案,完成关键项目的报关业务流程。
(二)实施报关类实训课程细分
根据报关岗位业务特点,设置偏向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包括:
1.进出口商品归类实训
商品归类是海关的“三大技术”之一,是海关进行征税、统计、查缉走私的基础,也是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制的依据。同时商品归类也是报关员考试的重点和报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商品归类是具有一定专业难度的技能。在历届报关员考试中,商品归类试题部分是得分率较低的题型。海关目前采用的《协调制度》商品编码,将所有进出口商品分为21类,97章,又有类注释、章注释、品目注释等内容。开设该项实训课程,采购进出口商品归类软件(仿HDV3.0 商品归类系统设计),通过大量货品的归类训练,提高学生对于商品归类规则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编码结构的熟练程度。
2.进出口税费核算实训
征税是海关的四大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报关企业应尽的义务。进出口税费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通过提供企业原始单据(或仿真单据)和税单等业务资料、辅助以进出口税则、报关实用手册等工具书,让学生操练报关工作岗位需要的税费核算技能,培养学生对进出口税则的掌握程度,并熟练完成进出口商品完税价格审定、税率适用及税费核算。
3.报关业务基础实训
实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报关业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实训内容包括:海关管理、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国际货代、海关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等方面报关员应知应会业务基础知识,实训操作题型可以采用报关员考试题型,结合综合案例题进行实训操作。
4.报关业务综合实训
报关业务综合实训可引入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竞赛内容,采用分层递进的训练体系,逐步提高学生报关业务综合操作技能。实训案例采用来自全国报关企业真实业务案例,采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指导学生设计通关服务作业流程,开展项目化综合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对于报关业务的整体把握水平,引导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路。
(三)做实校外顶岗实训
报关校外顶岗实训课程的意义在于:在校园内实训多是通过模拟软件操作,很多学生掌握的内容离实际工作仍有一段距离。顶岗实训是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机会。通过顶岗实训,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在实践中接触与报关专业相关的前沿具体工作,锻炼增强报关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报关业务知识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报关职业素养。由于报关行业中小规模企业较多,可将学生分批派往不同的报关企业实训,还可以将顶岗实训与企业招聘相结合。在学生校外顶岗实训期间,学校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一方面管理学生,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因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来构建报关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育;报关专业;课程体系
自2004年经教育部在《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正式收录报关及国际货运专业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开设该专业。但报关专业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和传统国贸类专业相比,各高校普遍缺乏深厚的专业沉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为实用型报关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从目前来看,报关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有报关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
(一)专业培养方案偏国贸化
对多所院校的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院校对报关专业培养方案的并没有凸显专业特色,培养方案与国贸专业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商法》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院校的国贸专业和报关专业同时开设,两个专业同属外向型专业,业务范围有一定重合,这样设置培养方案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报关专业教师多数由国贸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在本科院校并没有接受过报关专业教育(本科无报关专业),因此很多教师对报关类课程非常陌生,更习惯于讲授国贸类课程。报关专业的业务核心偏重与海关监管和进出口贸易管制,其内容与国贸专业有很大的不同。
(二)专业课程设置偏理论化
许多院校报关专业课程的设置,从授课方式和内容上来看,过于理论化,实训课程严重不足。除国贸类课程外,开设的只有《国际货代实务》、《报关实务》等课程,名为实务课,多为在普通教室上课,授课方式也为老师通过PPT讲解为主。教材方面,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多数教师使用的教材是《报关员全国资格考试统一教材》的精编版,有的院校本身使用的就是该本教材。从行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该教材可算是一种海关制度汇编,理论性仍然很强。报关业务的核心技能项目,如:商品归类、税费核算、加工贸易业务等内容基本上在《报关实务》课程中一带而过。
(三)实训课程没有构成体系
目前,很多院校的报关实训课程体系比较零散,常见的实训课包括外贸流程实训,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国际结算实训等等。少数院校仅开设了一门报关业务实训,很多实训项目从国贸专业沿袭而来,没有构成有机的报关实训体系。实训项目与报关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的并不紧密。
(四)校外实训基地严重不足
报关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解决传统教学中职业技能训练的缺失、职业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削弱、实训教学效率的低下等问题,必须认识到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些院
校报关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往往开设在国贸公司、物流公司,该类公司的主营业务跟报关业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些院校虽然跟报关企业、货代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挂牌设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合作事项仍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深度的开展顶岗实训,校外学习等活动。
二、根据报关专业目前的现状,报关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一)强调真实岗位职业技能
报关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首先应直接来源于报关实际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或是从报关岗位或岗位群工作要求和市场需求中提炼而来。在设置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时,可采用目前实施较多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做”融合为一体,以报关企业的真实报关业务为蓝本,根据职业需要设计选取课程。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的设置和选取是核心。根据报关业务的工作重点,将报关系列课程设置为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核算、海关法律法规、加工贸易实务、报关注册登记管理、报关业务综合实训等课程。在授课时,学生分组以团队(分为报关经理、报关员、助理报关员等角色)的形式,带着任务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实践、讨论,阐述设计思想,撰写报关作业流程方案,完成关键项目的报关业务流程。
(二)实施报关类实训课程细分
根据报关岗位业务特点,设置偏向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包括:
1.进出口商品归类实训
商品归类是海关的“三大技术”之一,是海关进行征税、统计、查缉走私的基础,也是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制的依据。同时商品归类也是报关员考试的重点和报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商品归类是具有一定专业难度的技能。在历届报关员考试中,商品归类试题部分是得分率较低的题型。海关目前采用的《协调制度》商品编码,将所有进出口商品分为21类,97章,又有类注释、章注释、品目注释等内容。开设该项实训课程,采购进出口商品归类软件(仿HDV3.0 商品归类系统设计),通过大量货品的归类训练,提高学生对于商品归类规则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编码结构的熟练程度。
2.进出口税费核算实训
征税是海关的四大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报关企业应尽的义务。进出口税费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通过提供企业原始单据(或仿真单据)和税单等业务资料、辅助以进出口税则、报关实用手册等工具书,让学生操练报关工作岗位需要的税费核算技能,培养学生对进出口税则的掌握程度,并熟练完成进出口商品完税价格审定、税率适用及税费核算。
3.报关业务基础实训
实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报关业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实训内容包括:海关管理、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国际货代、海关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等方面报关员应知应会业务基础知识,实训操作题型可以采用报关员考试题型,结合综合案例题进行实训操作。
4.报关业务综合实训
报关业务综合实训可引入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竞赛内容,采用分层递进的训练体系,逐步提高学生报关业务综合操作技能。实训案例采用来自全国报关企业真实业务案例,采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指导学生设计通关服务作业流程,开展项目化综合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对于报关业务的整体把握水平,引导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路。
(三)做实校外顶岗实训
报关校外顶岗实训课程的意义在于:在校园内实训多是通过模拟软件操作,很多学生掌握的内容离实际工作仍有一段距离。顶岗实训是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机会。通过顶岗实训,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在实践中接触与报关专业相关的前沿具体工作,锻炼增强报关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报关业务知识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报关职业素养。由于报关行业中小规模企业较多,可将学生分批派往不同的报关企业实训,还可以将顶岗实训与企业招聘相结合。在学生校外顶岗实训期间,学校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一方面管理学生,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因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来构建报关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