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完公开课《心声》后,我感触颇深。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体裁是小说,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情节——找出主要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李京京、程老师——诠释“心声”含义。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可学生预习不到位,对课文不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自读课文时,根本达不到速读的要求,大概花了八九分钟,大部分学生才把课文读完,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致使原定的教学任务(对程老师的人物形象分析、对心声含义的诠释)没有完成。
这样的课堂教学局面,第一次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做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预习这一环节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布置预习时,往往只是随口一提,没有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更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时也只是把课文毛毛糙糙地乱读一遍,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认为预习和不预习都是一回事,根本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针对此,我决定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其逐步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科学设计预习表,规范预习的具体要求
结合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单元,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预习表,整张预习表由六部分内容组成:(一)课题,体裁。(二)作家、作品相关信息。(三)生僻难解字、词、句。(四)课文相关信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五)针对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六)提供教学建议。此表旨在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
1 读的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我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
2 查的能力。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初读一篇课文,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僻字词及一些不好理解的语句。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预习表上。特别是一些多义词,难解词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去翻阅有关资料。在学生读《智取生辰纲》时,就有很多文言词句不能理解,如:“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中的“计较”,文中就是计策的意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中的“值得”,文中就是“有必要”的意思,这些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大差别,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学生如果不去查,不动脑去领悟的话,可能连课文都读不懂。
3 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借助图书馆和阿络,去寻找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走近读者,亲近作品,并尽量搞清作品的写作背景,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以往这些知识都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了解也相对肤浅,学生亲自查找,印象深刻,有时,个别作家还会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热情,学生会找来此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来阅读,由此,还会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4 思的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并能结合自身实际向教师提出适当教学建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最初很多学生提不出问题,就是因为其没有很好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有的学生粗枝大叶地读一遍,头脑里模糊一片,似懂非懂,要提问题,根本不知从何谈起,有的能提出同题,可缺乏深度,价值不高。我鼓励学生,多读反复读,只有仔细读,读得越深入,越透彻,积极思考,才能提出问题,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在《智取生辰纲》中,学生反复阅读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文中引用的歌谣起什么作用?2、杨志为什么如此粗暴地对待下属?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的价值,还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我希望抽同学来表演一下课文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这一建议也被我采纳。在《杨修之死》一文中,学生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些有价值的问题:1、杨修的真正死因是什么?2、扬修死后,课文为何还要叙写曹操与魏延的交战?3、曹操为什么要厚葬杨修?
预习好比战场上的火力侦察,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敌方阵地哪里有暗堡,哪里有壕沟,哪里是开阔地,哪里是军火库,能攻克的先攻克,能缴获的先为我所用,实在无法攻克的就由教师收纳,上课时,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共同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学习,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二、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培养动手能力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动笔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时,在书上做标记,使用圈、点、划等各种符号,并着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批注能力,如眉批,尾批等。
鼓励学生对文中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自己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赞成的或批评的,在课文的空白处评上几句,批上几条,这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只要坚持联系,学生就会逐渐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评论的字数也会逐渐多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相应地提高。
三、教给学生一些科学预习方法。如活词法、图解法、类比法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培养学生从强制性预习到自觉高效预习的过程中,我只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体裁是小说,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情节——找出主要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李京京、程老师——诠释“心声”含义。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可学生预习不到位,对课文不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自读课文时,根本达不到速读的要求,大概花了八九分钟,大部分学生才把课文读完,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致使原定的教学任务(对程老师的人物形象分析、对心声含义的诠释)没有完成。
这样的课堂教学局面,第一次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做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预习这一环节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布置预习时,往往只是随口一提,没有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更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时也只是把课文毛毛糙糙地乱读一遍,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认为预习和不预习都是一回事,根本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针对此,我决定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其逐步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科学设计预习表,规范预习的具体要求
结合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单元,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预习表,整张预习表由六部分内容组成:(一)课题,体裁。(二)作家、作品相关信息。(三)生僻难解字、词、句。(四)课文相关信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五)针对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六)提供教学建议。此表旨在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
1 读的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我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
2 查的能力。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初读一篇课文,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僻字词及一些不好理解的语句。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预习表上。特别是一些多义词,难解词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去翻阅有关资料。在学生读《智取生辰纲》时,就有很多文言词句不能理解,如:“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中的“计较”,文中就是计策的意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中的“值得”,文中就是“有必要”的意思,这些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大差别,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学生如果不去查,不动脑去领悟的话,可能连课文都读不懂。
3 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借助图书馆和阿络,去寻找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走近读者,亲近作品,并尽量搞清作品的写作背景,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以往这些知识都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了解也相对肤浅,学生亲自查找,印象深刻,有时,个别作家还会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热情,学生会找来此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来阅读,由此,还会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4 思的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并能结合自身实际向教师提出适当教学建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最初很多学生提不出问题,就是因为其没有很好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有的学生粗枝大叶地读一遍,头脑里模糊一片,似懂非懂,要提问题,根本不知从何谈起,有的能提出同题,可缺乏深度,价值不高。我鼓励学生,多读反复读,只有仔细读,读得越深入,越透彻,积极思考,才能提出问题,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在《智取生辰纲》中,学生反复阅读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文中引用的歌谣起什么作用?2、杨志为什么如此粗暴地对待下属?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的价值,还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我希望抽同学来表演一下课文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这一建议也被我采纳。在《杨修之死》一文中,学生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些有价值的问题:1、杨修的真正死因是什么?2、扬修死后,课文为何还要叙写曹操与魏延的交战?3、曹操为什么要厚葬杨修?
预习好比战场上的火力侦察,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敌方阵地哪里有暗堡,哪里有壕沟,哪里是开阔地,哪里是军火库,能攻克的先攻克,能缴获的先为我所用,实在无法攻克的就由教师收纳,上课时,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共同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学习,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二、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培养动手能力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动笔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时,在书上做标记,使用圈、点、划等各种符号,并着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批注能力,如眉批,尾批等。
鼓励学生对文中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自己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赞成的或批评的,在课文的空白处评上几句,批上几条,这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只要坚持联系,学生就会逐渐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评论的字数也会逐渐多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相应地提高。
三、教给学生一些科学预习方法。如活词法、图解法、类比法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培养学生从强制性预习到自觉高效预习的过程中,我只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