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霍桑在他最重要的小说《红字》中如何运用反讽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通过主人公的善与美,批判了清教徒的丑与恶,鞭挞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关键词:反讽 纳撒尼尔·霍桑 红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作者作品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al.Howthrone,1804—1864)是美国19世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几乎都以新英格兰殖民时期的生活为背景。早期移民大部分是信奉加尔文教的清教徒。浓厚的宗教气氛,阴郁灰暗的情调,确实就是当时当地风俗人情的特点。霍桑的作品主要刻画人们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同时表现了宗教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宗教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对人性、人权的压抑,造成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矛盾。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他以殖民时期的严酷教权统治为背景,描写了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全书以耻辱的红字为线索,通过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加尔文教(清教)殖民地统治的黑暗。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作者霍桑运用了反讽等写作手法,使小说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二 “反讽”定义
“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其古典时期有三种含义:1、佯装无知。在阿里斯托芳的喜剧里,总有一个这样的角色,他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证明这些傻话是真理,从而使对手认输。2、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对方在他的请教和追问下不觉露出破绽)。3、罗马式反讽(字面意义与实指意义不符或相反),人们称俄狄浦斯王是“万全的人主,聪慧的神明”,然而却不知他处在何处,他是怎样降生的。
20世纪到新批评理论中,反讽得到了进一步阐发。艾略特、瑞恰兹、燕卜荪都谈到过反讽。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他对反讽作了比较详备的解释,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句话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义颠倒,这就是反讽。“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的复杂变化。根据新批评“复义”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反讽型环境表现形式也有三种:“环境与人的冲突”;“人物对环境的无视和漠视”,“环境对人物的嘲弄”。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霍桑在小说里对反讽的运用。
三 反讽在《红字》人物描写中的运用
1 反讽在描写海丝特·白兰时的运用
海丝特·白兰原是一个纯朴、天真而美丽的姑娘,而她的丈夫,无论是从形貌、性格还是从道德品质方面,都不能与她匹配。但她在到达美洲后便与丈夫失去了联系,后来又与一位年轻牧师私通,并生下了一个女孩。波士顿的当权者认为海丝特违背了神圣的宗教,对她施以当时最严厉的刑罚——胸前佩带一个红色的A字,A即“Adultery”(通奸),在市场上的刑台上示众,企图羞辱她。但海丝特用无言的行动破坏了他们的阴谋,她挣脱了宗教、法律加在妇女身上的枷锁,赢得了性爱自由,得到生理及精神上的满足。海丝特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妇女并不是“弱者”,她是一位自主的人,可以寻求到自我解救的方法。在小说结尾时,我们发现她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女人。
作者在描写此人物时,在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视点反讽的手法,即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如:
“海丝特站在那个耻辱的幻术圈中,那惩罚她的狡猾残忍的判决,像是把她永远钉在那里,而在这时候,那个令人赞羡的宣教士,正从那神圣的祭坛上俯视着他的听众——他们就连最内在的精神都受了他的支配。这个教会中的神圣的牧师!这个市场上戴红字的妇人!谁会不恭敬到这种地步,竟敢于猜想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是有着同样烧灼的烙印!”
这段文字利用牧师那高高在上的地位,令人敬佩的伟大形象,与戴红字的、站在刑台旁的海丝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对社会、对政教合一的清教制度的极大讽刺。
作者还运用了罗马反讽(字面意义与实指意义不符或相反),或者说是话语反讽,即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红字》里的“A”字在清教徒的教规里本来象征“Adultery”(通奸),但经过白兰的努力,最后A字实际上被人当作了天使(Angel)、能干(Able)、敬慕(Adored)的意思。另外,白兰虽然身受羞辱,但面对迫害和嘲弄,她勇敢地站出来。为了爱情,为了心爱的人不受耻辱,她独自承担了“她的心脏被投在街上,让他们所有的人来践踏”的痛苦。经历了七年的孤独、痛苦的磨难后,海丝特仍然斗志昂扬。对海丝特大胆追求纯洁的爱情、争取性爱自由,对黑暗的社会做出无言的反抗的描写,作者正是运用了反讽型环境中的“人物对环境的无视和漠视”这一写作技巧特点。
2 反讽在描写牧师时的运用
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最富于讽刺性和矛盾性的人生,善与恶突出地集中于这一形象,他生活在爱情与宗教冲突之中。反讽型环境里的“环境与人的冲突”在他身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运用于丁梅斯代尔的反讽性在于,他伪装成完美的布道师,一旦公开认罪,就会把他的不完整公示于众,他的高傲和虚荣心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采取了自欺的方式。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海丝特站在示众台上,受到总督和神父的严厉训诫时,她的情人,道貌岸然、德高望重的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竟也劝她说出情人的名字,坦露自己心中的罪恶:
“……我责令你说出与你同伙的罪人和难友的姓名!不要出于对他错误的怜悯与温情而保持沉默,海丝特,相信我的话,虽然他要从崇高的地位跌下来,跟你站在一起,站在刑台上,但这样也比终生隐藏罪恶之心要好受些……”
作者运用戏谑反讽,即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这一辛辣的对比、伪善的谎言,向我们展示的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的虚伪性,宗教的褊狭性,社会的不公平性。海丝特带着猩红的“A”字,公开地忏悔,取得思想上的净化与力量,而丁梅斯代尔却一直隐瞒遭受的一切痛苦,这皆起因于他内心深处的“恶”。特别是当海丝特劝说牧师和她一起带着他们的私生女珠儿私奔时,他却坚持把私奔的日子订在他做完庆祝上帝选择日的祷文后,以期上帝能拯救他,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他本人和宗教的伪善,进而对当时的社会道德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另外,丁梅斯代尔与很多普通人一样思想处于各种矛盾之中,因此,他也陷入了现实的痛苦煎熬之中。作为一个仍不能彻底摆脱宗教毒害的牧师,他认为自己有罪,为此他私下自我惩罚,鞭打自己至伤痕累累,更残酷的惩罚是内在精神上的,如他所说的那烙在他心中的红色的A字,令他总也不得安宁。作为一个当地深受众望的牧师,现实的惩罚又使他一直怯于公开承认自己就是那位“通奸者”,他活在虚伪之中,这无疑是对他的又一重心灵折磨。最终,丁梅斯代尔没按照海丝特的计划出逃,而是在众目睽睽中登上了那个示众的刑台。面对众多惊愕的面孔,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吻了自己的女儿,死在海丝特怀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丁梅斯代尔内心世界几个阶段的转换,由神圣的牧师转为“有罪”的人,再从矛盾“有罪的人”转为敢于面对现实的人。
3 反讽在描写医生齐灵渥斯时的运用
罗杰·齐灵渥斯是海丝特的丈夫,他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他有着一张缺乏生气的“苍老、白晰、瘦削的具有学者模样的男人的面孔”,虽具有超常的洞悉别人灵魂的不可思议的观察力,但“眼睛已经昏花了”的他是属于书斋和修道院的人物,而不属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且他有残疾,“左肩略高于右肩”。齐灵渥斯在内在品质上缺乏人性,自私、冷酷而又阴险。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以前的生活,但完全可以通过他在妻子犯了“通奸罪”之后的表现来分析他的灵魂。在整部小说中,他本应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因为在这次事件中,他毕竟是个受害者。但当妻子在示众台上被人们的污言秽语淹没的时候,他没有因此而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理解妻子的不幸,进而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显示出人文关怀,而是选择“决不愿和她一起站在耻辱台上示众”。这说明在齐灵渥斯的心目中,根本没有把妻子当作一个平等的、生动的人,而是当作了自己的一件附属物,他只意识到自己受损害而根本不考虑妻子的处境。非但如此,极端的报复欲望同时在齐灵渥斯的心中升腾。
文中描通过海丝特描写了她眼中齐灵渥斯的变化:
“她看明白在过去的七年间这个老人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她既震惊又骇异。那倒并不是说他已经老了很多;虽然老年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但以他的年龄而论还不算太老,而且他像是还保持着一种强悍和敏捷。但是他从前留给她的最深刻印象,是一个理智好学的安祥沉默的容貌,现在已经完全不见了,换上一种锐利搜索、几乎凶恶、而又小心翼翼地戒备的神情。他似乎故意要用一种微笑来掩饰这种表情,但是那微笑却更露出他的虚伪,有一种非常嘲笑的神情在他的面孔上忽隐忽现,使旁观的人把他的阴险看得更清楚。”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齐灵渥斯从瘦弱的书生、无辜的受害者到报复者、到罪人,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也正体现了反讽型环境里的“环境对人物的嘲弄”。
四 小结
以上就是作者运用反讽型环境这一写作手法对小说《红字》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及身份转化的描写。海丝特·白兰从美丽的外表到有罪的行为,受到公开的惩罚,但她坚强地度过了多年的耻辱生活,终于使胸前的红字标志从有罪变成了德行的标志,成为圣者、天使;牧师从受人尊敬的人到内心受到谴责的罪人,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才华,最后才敢于忏悔,洗清自己的耻辱,在死亡中获得道德上的解脱,成为殉道者;而海丝特的丈夫从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由于一心报复,被心中的“恶”所驱动,如同魔鬼一般,成为不可原谅的罪人。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星,他运用象征手法和辛辣的讽刺,把人物内心的矛盾展示出来,把人物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开创了一个写作先河。
参考文献:
[1] 李淑萍:《论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发展》,《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2] 杨首一:《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理论观察》,2000年第6期。
[3] 田俊武:《霍桑〈红字〉中的人名寓意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4] 张淑玲、程运华:《叛逆的海丝特》,《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1卷第10期。
[5] 周庆贺:《反抗的人生》,《南都学坛》,2001年第4期。
[6] 魏江华:《“狱门”中闪耀的A字人世间绽放的野蔷薇》,《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马瑾、唐功志:《象征的手法讽刺的寓意》,《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 洪洁:《探究那桑尼尔·霍桑〈红字〉中的象征意义》,《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9] 魏江华:《虚伪的面孔脆弱的心灵》,《惠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 黄静:《浅论霍桑〈红字〉中的美与丑》,《社科纵横》,2002年第6期。
[11] 张晓辉:《论象征主义及心理描写在霍桑作品中的体现》,《松辽学刊》,2001年第6期。
[12] 谭玮、陈爱华:《循名责实寓意深刻》,《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3]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4] 纳撒尼尔·霍桑,侍桁译:《红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赵雄,男,1962—,四川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及教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吴新华,女,1965—,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反讽 纳撒尼尔·霍桑 红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作者作品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al.Howthrone,1804—1864)是美国19世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几乎都以新英格兰殖民时期的生活为背景。早期移民大部分是信奉加尔文教的清教徒。浓厚的宗教气氛,阴郁灰暗的情调,确实就是当时当地风俗人情的特点。霍桑的作品主要刻画人们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同时表现了宗教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宗教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对人性、人权的压抑,造成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矛盾。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他以殖民时期的严酷教权统治为背景,描写了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全书以耻辱的红字为线索,通过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加尔文教(清教)殖民地统治的黑暗。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作者霍桑运用了反讽等写作手法,使小说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二 “反讽”定义
“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其古典时期有三种含义:1、佯装无知。在阿里斯托芳的喜剧里,总有一个这样的角色,他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证明这些傻话是真理,从而使对手认输。2、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对方在他的请教和追问下不觉露出破绽)。3、罗马式反讽(字面意义与实指意义不符或相反),人们称俄狄浦斯王是“万全的人主,聪慧的神明”,然而却不知他处在何处,他是怎样降生的。
20世纪到新批评理论中,反讽得到了进一步阐发。艾略特、瑞恰兹、燕卜荪都谈到过反讽。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他对反讽作了比较详备的解释,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句话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义颠倒,这就是反讽。“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的复杂变化。根据新批评“复义”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反讽型环境表现形式也有三种:“环境与人的冲突”;“人物对环境的无视和漠视”,“环境对人物的嘲弄”。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霍桑在小说里对反讽的运用。
三 反讽在《红字》人物描写中的运用
1 反讽在描写海丝特·白兰时的运用
海丝特·白兰原是一个纯朴、天真而美丽的姑娘,而她的丈夫,无论是从形貌、性格还是从道德品质方面,都不能与她匹配。但她在到达美洲后便与丈夫失去了联系,后来又与一位年轻牧师私通,并生下了一个女孩。波士顿的当权者认为海丝特违背了神圣的宗教,对她施以当时最严厉的刑罚——胸前佩带一个红色的A字,A即“Adultery”(通奸),在市场上的刑台上示众,企图羞辱她。但海丝特用无言的行动破坏了他们的阴谋,她挣脱了宗教、法律加在妇女身上的枷锁,赢得了性爱自由,得到生理及精神上的满足。海丝特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妇女并不是“弱者”,她是一位自主的人,可以寻求到自我解救的方法。在小说结尾时,我们发现她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女人。
作者在描写此人物时,在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视点反讽的手法,即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如:
“海丝特站在那个耻辱的幻术圈中,那惩罚她的狡猾残忍的判决,像是把她永远钉在那里,而在这时候,那个令人赞羡的宣教士,正从那神圣的祭坛上俯视着他的听众——他们就连最内在的精神都受了他的支配。这个教会中的神圣的牧师!这个市场上戴红字的妇人!谁会不恭敬到这种地步,竟敢于猜想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是有着同样烧灼的烙印!”
这段文字利用牧师那高高在上的地位,令人敬佩的伟大形象,与戴红字的、站在刑台旁的海丝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对社会、对政教合一的清教制度的极大讽刺。
作者还运用了罗马反讽(字面意义与实指意义不符或相反),或者说是话语反讽,即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红字》里的“A”字在清教徒的教规里本来象征“Adultery”(通奸),但经过白兰的努力,最后A字实际上被人当作了天使(Angel)、能干(Able)、敬慕(Adored)的意思。另外,白兰虽然身受羞辱,但面对迫害和嘲弄,她勇敢地站出来。为了爱情,为了心爱的人不受耻辱,她独自承担了“她的心脏被投在街上,让他们所有的人来践踏”的痛苦。经历了七年的孤独、痛苦的磨难后,海丝特仍然斗志昂扬。对海丝特大胆追求纯洁的爱情、争取性爱自由,对黑暗的社会做出无言的反抗的描写,作者正是运用了反讽型环境中的“人物对环境的无视和漠视”这一写作技巧特点。
2 反讽在描写牧师时的运用
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最富于讽刺性和矛盾性的人生,善与恶突出地集中于这一形象,他生活在爱情与宗教冲突之中。反讽型环境里的“环境与人的冲突”在他身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运用于丁梅斯代尔的反讽性在于,他伪装成完美的布道师,一旦公开认罪,就会把他的不完整公示于众,他的高傲和虚荣心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采取了自欺的方式。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海丝特站在示众台上,受到总督和神父的严厉训诫时,她的情人,道貌岸然、德高望重的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竟也劝她说出情人的名字,坦露自己心中的罪恶:
“……我责令你说出与你同伙的罪人和难友的姓名!不要出于对他错误的怜悯与温情而保持沉默,海丝特,相信我的话,虽然他要从崇高的地位跌下来,跟你站在一起,站在刑台上,但这样也比终生隐藏罪恶之心要好受些……”
作者运用戏谑反讽,即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这一辛辣的对比、伪善的谎言,向我们展示的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的虚伪性,宗教的褊狭性,社会的不公平性。海丝特带着猩红的“A”字,公开地忏悔,取得思想上的净化与力量,而丁梅斯代尔却一直隐瞒遭受的一切痛苦,这皆起因于他内心深处的“恶”。特别是当海丝特劝说牧师和她一起带着他们的私生女珠儿私奔时,他却坚持把私奔的日子订在他做完庆祝上帝选择日的祷文后,以期上帝能拯救他,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他本人和宗教的伪善,进而对当时的社会道德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另外,丁梅斯代尔与很多普通人一样思想处于各种矛盾之中,因此,他也陷入了现实的痛苦煎熬之中。作为一个仍不能彻底摆脱宗教毒害的牧师,他认为自己有罪,为此他私下自我惩罚,鞭打自己至伤痕累累,更残酷的惩罚是内在精神上的,如他所说的那烙在他心中的红色的A字,令他总也不得安宁。作为一个当地深受众望的牧师,现实的惩罚又使他一直怯于公开承认自己就是那位“通奸者”,他活在虚伪之中,这无疑是对他的又一重心灵折磨。最终,丁梅斯代尔没按照海丝特的计划出逃,而是在众目睽睽中登上了那个示众的刑台。面对众多惊愕的面孔,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吻了自己的女儿,死在海丝特怀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丁梅斯代尔内心世界几个阶段的转换,由神圣的牧师转为“有罪”的人,再从矛盾“有罪的人”转为敢于面对现实的人。
3 反讽在描写医生齐灵渥斯时的运用
罗杰·齐灵渥斯是海丝特的丈夫,他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他有着一张缺乏生气的“苍老、白晰、瘦削的具有学者模样的男人的面孔”,虽具有超常的洞悉别人灵魂的不可思议的观察力,但“眼睛已经昏花了”的他是属于书斋和修道院的人物,而不属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且他有残疾,“左肩略高于右肩”。齐灵渥斯在内在品质上缺乏人性,自私、冷酷而又阴险。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以前的生活,但完全可以通过他在妻子犯了“通奸罪”之后的表现来分析他的灵魂。在整部小说中,他本应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因为在这次事件中,他毕竟是个受害者。但当妻子在示众台上被人们的污言秽语淹没的时候,他没有因此而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理解妻子的不幸,进而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显示出人文关怀,而是选择“决不愿和她一起站在耻辱台上示众”。这说明在齐灵渥斯的心目中,根本没有把妻子当作一个平等的、生动的人,而是当作了自己的一件附属物,他只意识到自己受损害而根本不考虑妻子的处境。非但如此,极端的报复欲望同时在齐灵渥斯的心中升腾。
文中描通过海丝特描写了她眼中齐灵渥斯的变化:
“她看明白在过去的七年间这个老人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她既震惊又骇异。那倒并不是说他已经老了很多;虽然老年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但以他的年龄而论还不算太老,而且他像是还保持着一种强悍和敏捷。但是他从前留给她的最深刻印象,是一个理智好学的安祥沉默的容貌,现在已经完全不见了,换上一种锐利搜索、几乎凶恶、而又小心翼翼地戒备的神情。他似乎故意要用一种微笑来掩饰这种表情,但是那微笑却更露出他的虚伪,有一种非常嘲笑的神情在他的面孔上忽隐忽现,使旁观的人把他的阴险看得更清楚。”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齐灵渥斯从瘦弱的书生、无辜的受害者到报复者、到罪人,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也正体现了反讽型环境里的“环境对人物的嘲弄”。
四 小结
以上就是作者运用反讽型环境这一写作手法对小说《红字》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及身份转化的描写。海丝特·白兰从美丽的外表到有罪的行为,受到公开的惩罚,但她坚强地度过了多年的耻辱生活,终于使胸前的红字标志从有罪变成了德行的标志,成为圣者、天使;牧师从受人尊敬的人到内心受到谴责的罪人,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才华,最后才敢于忏悔,洗清自己的耻辱,在死亡中获得道德上的解脱,成为殉道者;而海丝特的丈夫从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由于一心报复,被心中的“恶”所驱动,如同魔鬼一般,成为不可原谅的罪人。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星,他运用象征手法和辛辣的讽刺,把人物内心的矛盾展示出来,把人物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开创了一个写作先河。
参考文献:
[1] 李淑萍:《论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发展》,《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2] 杨首一:《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理论观察》,2000年第6期。
[3] 田俊武:《霍桑〈红字〉中的人名寓意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4] 张淑玲、程运华:《叛逆的海丝特》,《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1卷第10期。
[5] 周庆贺:《反抗的人生》,《南都学坛》,2001年第4期。
[6] 魏江华:《“狱门”中闪耀的A字人世间绽放的野蔷薇》,《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马瑾、唐功志:《象征的手法讽刺的寓意》,《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 洪洁:《探究那桑尼尔·霍桑〈红字〉中的象征意义》,《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9] 魏江华:《虚伪的面孔脆弱的心灵》,《惠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 黄静:《浅论霍桑〈红字〉中的美与丑》,《社科纵横》,2002年第6期。
[11] 张晓辉:《论象征主义及心理描写在霍桑作品中的体现》,《松辽学刊》,2001年第6期。
[12] 谭玮、陈爱华:《循名责实寓意深刻》,《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3]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4] 纳撒尼尔·霍桑,侍桁译:《红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赵雄,男,1962—,四川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及教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吴新华,女,1965—,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