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师的一大重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教学中要善于了解学生,师生关系要融洽,并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物理是有用的,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教学 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学生只有对物理课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事实上,导致物理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一、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便于培养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自己教的学科,是每个老师的愿望,要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兴趣,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班使用的方法不相同,但不管怎样,作为老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希望他们喜欢这门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爱好等,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激发学习兴趣。要了解学生不是说了解就能了解的,但只要老师能做个有心人,方法就自然会很多,如: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从学习生活的细节去了解,从课堂的一个眼神,回答问题的表情语调、举手投足去了解,从平时交谈中去了解,从学生之间的谈话交往中去了解,还可以用问卷的形式去了解。总之,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合适,随时都可以去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得有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绪,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贴心人,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以诚相见,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而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师德修养,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先爱物理老师,再爱听物理课,直至爱学物理、学好物理。一个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学生。只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就会有积极的“回报”,学生用心上你的课,认真完成你的作业,而且你的话他也会入脑入心,这就提高了教育的成效。其次,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表现在行为上。我们学生的心是最细腻的,你的无心的话语,你的一个眼神,你的一个动作都会让他领会其中的深意。如你给学生讲解一个问题后,学生可能还是不理解,甚至讲好多遍他还是不懂,这时候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保持语气平和,想法用最好的方法给他再次讲解,特别是不能出言骂他。这样即使他当时还不能理解,他也一定会感激你,从而因感激而和你友好,对你带的课也会慢慢感兴趣。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上学生熟悉的事情,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做课件时插图也不是随便选的而是有目的的,那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而选的。如对爱好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学习串联、并联电路时,可适当地把电脑主板等放到课件上,当它出现时,问学生这是什么。这是学生熟悉的,爱好玩游戏的学生就更加熟悉了,这时他们的眼神就会不一样,这部分学生就会特别注意:老师想说什么?为什么在上物理课时会出现它呢?它和物理有关吗?这时老师可以故意停顿让学生去思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说:表面上看这与我们学习串联、并联电路的知识无关,其实联系密切着呢,它是很复杂的电路,但也是由串、并联电路组成的。很多同学都喜欢打游戏,都想胜对方,正为如何胜对方而烦,所以整天想着如何胜对方的招数,要想得到更多更好的胜招,就应该懂得它的电路,了解它,知识学多了,胜招就自然多了。这样不断影响,就会逐渐让有网瘾的同学加入到学习物理的行列中。
  
  四、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从而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学生笑着说:放气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演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新课以前,请同学们帮我完成一件工作。谁能仅用自己的双手把钉在一起的两块木板扳开?(由学生推荐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台,但怎么也扳不开。)看来仅凭我们的气力是难以完成这一工作的。类似这样的工作很多,好在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定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难题。谁能利用一把大的螺丝起子把这块两木块分开?(请一位娇小的女同学上台,轻而易举地把木板撬开了。)这个同学使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把木板分开?它有哪些应用?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如此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了听课角色。
  3、探究实验,体验快乐。
  物理即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道理,也就是说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是由实验归纳得出的。而初中学生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因此,做好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例如,学习摩擦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充分表达了自己见解。
  
  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基础较差生体会到学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发生的基础是需要。物理来源于生活实践,通过学习它又能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切实感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个班学习物理的风气不好,正好有一个机会,他们班的电脑系统崩溃了,我用dos引导轻轻松松地把它恢复了,这下引起了全班的注意,一到上课我就注意到气氛不同。他们班长代表全班感谢我,我就因势利导说:这电脑跟物理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我们学好物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从这节课以后,他们班学习物理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学习兴趣浓了,以后的课也好上了。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永恒的话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深钻细研是教好历史课的前提     常言道: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杯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它不同于数学化学等自然学科,而是一门社会学科,它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语言表达,上课之前,要心领神会历史课标的要求,细细品味每一节课的教材,历史知识匮乏、积累的材料太少是上不好历史课的。所以,我就从各种杂志和互联网上学习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自费订阅《中学历史报》,借鉴别人的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学生写作文,因生活感受少,爱从范文上生搬硬套,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愉快作文教学,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到了实现。    一、指导
期刊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的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认识论的规律,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环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经验: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概念,利用生活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与“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既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协调统一,使二者和谐共存、相互转化,使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境化场所。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预设与生成”的感悟。    一、精心预设,迎接生成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期刊
所谓对比,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学中的对比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对比。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对比,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对比。通过对比,能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
期刊
每个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都想向同学或老师展示自己的能力,让人信服。那怎么才能把自己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告诉给大家呢?这就需要口语方面的训练。课前三分钟演讲正是训练口语的最好时机。所谓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演讲,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  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用情感真诚交流,教师因材施教,巧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热情奔放、轻松学习、快乐收获。笔者调查了多名学生,经实践尝试,总结出以下课堂“激发兴趣、快乐学习”八法,不妨尝试,会引领你走出课堂上被动学习的窘境。     一、情感投入法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而冠以高级二字,就是因为人有情感和思维。学生的情感世界清纯而丰富多彩,师生敞开心扉,坦诚
期刊
考场作文由于受其“写作”和“评价”的特殊性的制约,所以如果能够打造好文章的诸多美点,使之在阅卷老师眼前频频闪现光彩,则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精心打造考场作文的美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一见倾心的起点美    首先,当然要打造文章的标题美。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拟好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拟题时,开口要小,要紧扣文旨。新颖别致的文题
期刊
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到“打工潮”和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有的学校甚至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心思学习。学生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其结果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内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导致不少学生因“从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了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因此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环保”语文观,既是当前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思想的全新解放,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要打造“环保”语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本清源,优化语文教育环境    从教学环境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