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对日本经济的形式也将随之改变,粗放的劳动密集生产型模式将向精细的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型模式转型,尤其像上海这样土地极为紧缺的大城市,必将从以生产为主的形式向贸易为主的形式发展,同样,日系企业或对日贸易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培养日语人才的日语专业也必须随之转型才有其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作为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为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就该专业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方面提点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商务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U492.3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177-01
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的日语专业没有多大区别,注重单词、语法的讲解、背诵,应付各种考试、考级,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同时,在两年半的课堂学习中,还必须学习与四年制差不多科目的如“大学语文”“军事理论”等等公共必修课程。一方面从学生到教师都清楚地认为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在高职中没必要开设,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应付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还不得不开设,一旦不开设,教学评估就不能过关,不能过关的话就必将影响招生计划,更有甚者影响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在短短两年半的学校生活中對于学生来说确实也学不了、学不到多少专业课程,毕业时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哑巴日语”极为普遍,进入企业后不能胜任其专业工作的毕业生更是屡见不鲜。而随着企业的转型,企业对于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升,专业化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日语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是当前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主要环节,她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认为商务日语专业是以日语课程及商务知识融为一体的复合型的专业。那么在课程设置中,必须重点体现日语与商务的结合,做到日语与商务互相包容。因此在商务日语课程设置中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减少公共必修课,结合社会需求,大量增加日语+商务的选修课程,从由大纲决定课程转变成由市场决定课程;从科目决定学生转变成由学生选择科目的形式。在教学中淡化理论说教,大力增强学生的听、说、写等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会日中互译技能。在商务专业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商务知识面,让学生掌握贸易实务和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与课程设置相关的教师配置上,一定要注重选拔既有日语知识又有商务技能的老师担当一线课程的老师,有的科目如“商务日语会话”“商务日语实训”等课程,尽可能地与企业合作,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担当这些课程的讲师。
三、探索商务日语的教学方法,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教”有劲,“学”有趣的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1、营造快乐、有趣的学日语环境与氛围,尽可能做到轻松入门,有趣深入,主动探索的“教”与“学”理念。初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思索”为主,让学生主动探索,不断积累。高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应用”为主,使之成为岗前实践。
2、在教学手段上打破“满堂灌”,一人“独角戏”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教者”提问题,“学者”发现问题相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同时运用游戏、场景对话、商务谈判、日语辩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地由趣味性学习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索、应用性学习。
3、在教学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型商务日语的教学,注重“企业需要”、“岗位需求”,灌输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说教”转变成模拟“操作”,把课堂改造成职场,也就是把“岗位”搬入“教室”,把“教室”搬入“职场”等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校企共建”“产学结合”之路,在学生方面我们已采取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结合勤工俭学的模式,一年级实施“岗位见习”,二年级“在岗实习”,三年级“顶岗实践”的模式。在师资队伍方面我们采用把技师请进来的形式,企业技师与学校讲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编写、教学的实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教”与“用”无缝隙地连接起来。在教学安排上采用把课堂与现场、车间作为一个统一体,一切以有利于“会”为前提进行教学活动。
4、教师时刻关注社会,关注企业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岗位需求,掌握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不断修正、更新目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学生利用假期下企业的同时,教师也与学生一起深入基层,直观地了解企业,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总之,经济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具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和职业定向,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既是市场的要求,又是高职院校能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商务日语专业更有必要,而且必须紧密结合市场,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乐于接受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岗位职责规范』
2、『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员工素质要求』
3、『奥斯机(上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储备干部条件』
[关键词]:商务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U492.3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177-01
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的日语专业没有多大区别,注重单词、语法的讲解、背诵,应付各种考试、考级,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同时,在两年半的课堂学习中,还必须学习与四年制差不多科目的如“大学语文”“军事理论”等等公共必修课程。一方面从学生到教师都清楚地认为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在高职中没必要开设,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应付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还不得不开设,一旦不开设,教学评估就不能过关,不能过关的话就必将影响招生计划,更有甚者影响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在短短两年半的学校生活中對于学生来说确实也学不了、学不到多少专业课程,毕业时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哑巴日语”极为普遍,进入企业后不能胜任其专业工作的毕业生更是屡见不鲜。而随着企业的转型,企业对于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升,专业化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日语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是当前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主要环节,她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认为商务日语专业是以日语课程及商务知识融为一体的复合型的专业。那么在课程设置中,必须重点体现日语与商务的结合,做到日语与商务互相包容。因此在商务日语课程设置中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减少公共必修课,结合社会需求,大量增加日语+商务的选修课程,从由大纲决定课程转变成由市场决定课程;从科目决定学生转变成由学生选择科目的形式。在教学中淡化理论说教,大力增强学生的听、说、写等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会日中互译技能。在商务专业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商务知识面,让学生掌握贸易实务和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与课程设置相关的教师配置上,一定要注重选拔既有日语知识又有商务技能的老师担当一线课程的老师,有的科目如“商务日语会话”“商务日语实训”等课程,尽可能地与企业合作,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担当这些课程的讲师。
三、探索商务日语的教学方法,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教”有劲,“学”有趣的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1、营造快乐、有趣的学日语环境与氛围,尽可能做到轻松入门,有趣深入,主动探索的“教”与“学”理念。初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思索”为主,让学生主动探索,不断积累。高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应用”为主,使之成为岗前实践。
2、在教学手段上打破“满堂灌”,一人“独角戏”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教者”提问题,“学者”发现问题相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同时运用游戏、场景对话、商务谈判、日语辩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地由趣味性学习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索、应用性学习。
3、在教学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型商务日语的教学,注重“企业需要”、“岗位需求”,灌输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说教”转变成模拟“操作”,把课堂改造成职场,也就是把“岗位”搬入“教室”,把“教室”搬入“职场”等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校企共建”“产学结合”之路,在学生方面我们已采取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结合勤工俭学的模式,一年级实施“岗位见习”,二年级“在岗实习”,三年级“顶岗实践”的模式。在师资队伍方面我们采用把技师请进来的形式,企业技师与学校讲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编写、教学的实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教”与“用”无缝隙地连接起来。在教学安排上采用把课堂与现场、车间作为一个统一体,一切以有利于“会”为前提进行教学活动。
4、教师时刻关注社会,关注企业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岗位需求,掌握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不断修正、更新目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学生利用假期下企业的同时,教师也与学生一起深入基层,直观地了解企业,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总之,经济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具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和职业定向,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既是市场的要求,又是高职院校能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商务日语专业更有必要,而且必须紧密结合市场,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乐于接受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岗位职责规范』
2、『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员工素质要求』
3、『奥斯机(上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储备干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