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大面积展开了,为了更好的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各学科教师在软件应用及技术操作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钻研与探索,业务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也不断投入,因此整体教学效果才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课程进行整合呢?
1 运用网络进行立体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经不再简单局限在了PP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制作的课件,更能体现多媒体交互的强大优势的是用网页实现教学。制作网页的软件有很多,如我们常用的有Macromedia Dreamweaver、Microsoft Frontpage。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课前制作好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传递快速方便、不受时间空间制约、覆盖广泛等优势。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前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弊端,在课件中提供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强化课件的选择与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由自己完成,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要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电脑中的信息,怎样记住学习的知识,这就涉及到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不断地总结不足和积累经验,从而发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个人与整体的能力。在利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的进度,必要时可以求助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利用软件的函数判断功能实现对学生答案正确与否的辨别,给出学生正确的答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学习。教师主要利用网络组织学生交流,并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和学生利用这个优势,在教授与学习中,可以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2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2.1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
当前形势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及时更新观念。多种媒体的组合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兴趣,同时给老师教学带来了方便,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很高,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也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内容,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课将会和其他工具课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有的老师不得要领,虽然把课堂弄得虽然很活跃,但是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却不理想,学生看热闹的比较多,往往使课堂显得混乱,所以效果不好。有的老师生搬硬套,画蛇添足,使学生抓不到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真正目的。再比如什么时候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合适,让投影仪和大屏幕占满整个课堂从而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的粉笔吗?有的老师从讲课开始就完全使用着计算机,而一节课下来在黑板上没有留下一个字,这种情况到底效果如何呢?我想凡事都有正反面都要辨证的去考虑,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让这种形式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首先,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知识间的联系,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结合文理各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技巧,否则只能造成信息技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因此浪费时间,影响教学。可见,熟练地操作应是现代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 从不同方面做好理论课、实践课及综合课的开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导向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考验和体现,这也正是培养创新人才所真正需要的。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以实现“整合”效果的最优化。
4.1 师生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更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各种角色定位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4.2 人机关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交流,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人机关系。这里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机”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处理好人机关系,就是要做到合理地使用机器,计算机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4.3 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教具、学具、课件、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利用虚拟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不能替代学生的生活实践。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只有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才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 运用网络进行立体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经不再简单局限在了PP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制作的课件,更能体现多媒体交互的强大优势的是用网页实现教学。制作网页的软件有很多,如我们常用的有Macromedia Dreamweaver、Microsoft Frontpage。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课前制作好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传递快速方便、不受时间空间制约、覆盖广泛等优势。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前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弊端,在课件中提供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强化课件的选择与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由自己完成,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要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电脑中的信息,怎样记住学习的知识,这就涉及到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不断地总结不足和积累经验,从而发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个人与整体的能力。在利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的进度,必要时可以求助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利用软件的函数判断功能实现对学生答案正确与否的辨别,给出学生正确的答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学习。教师主要利用网络组织学生交流,并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和学生利用这个优势,在教授与学习中,可以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2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2.1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
当前形势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及时更新观念。多种媒体的组合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兴趣,同时给老师教学带来了方便,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很高,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也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内容,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课将会和其他工具课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有的老师不得要领,虽然把课堂弄得虽然很活跃,但是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却不理想,学生看热闹的比较多,往往使课堂显得混乱,所以效果不好。有的老师生搬硬套,画蛇添足,使学生抓不到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真正目的。再比如什么时候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合适,让投影仪和大屏幕占满整个课堂从而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的粉笔吗?有的老师从讲课开始就完全使用着计算机,而一节课下来在黑板上没有留下一个字,这种情况到底效果如何呢?我想凡事都有正反面都要辨证的去考虑,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让这种形式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首先,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知识间的联系,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结合文理各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技巧,否则只能造成信息技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因此浪费时间,影响教学。可见,熟练地操作应是现代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 从不同方面做好理论课、实践课及综合课的开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导向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考验和体现,这也正是培养创新人才所真正需要的。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以实现“整合”效果的最优化。
4.1 师生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更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各种角色定位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4.2 人机关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交流,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人机关系。这里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机”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处理好人机关系,就是要做到合理地使用机器,计算机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4.3 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教具、学具、课件、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利用虚拟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不能替代学生的生活实践。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只有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才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