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预备党员和他的红色移动展馆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勇

  马不停蹄地忙完一系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展览,82岁高龄的马勇有些体力不支。我们从南京赶到丹阳,看望老人的同时和他聊聊关于做红色展览这件事。

老一辈的电力工人


  “为了迎接建党百年,从5月底,我就开始布展了,目前已经展出了七场,分别在镇江市供电公司、凤美新村居委会、吕叔湘中学、水晶山民俗文化馆、丹阳市供电公司、丹阳市规划展览馆和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马勇,走路有些吃力,手上提着三个沉甸甸的大包,里头装的是部分展品和资料,但一说起办展,他立马来了精神。
  马勇是丹阳市供电公司的退休职工,1960年从苏州望亭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发电厂工作,1979年转至丹阳市供电公司工作。“进厂后,我主要是负责汽机检修,年轻时是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工作者呢!后来,母亲病重我便转回来工作了。”直至1999年退休,马勇在电力战线上奋斗了半生,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第一代电力工人的模样——积极、热烈、无私。
  退休后,马勇进入老年大学收藏班学习。2011年,一位同学提出想办一场红色主题展,同为红色收藏迷的马勇动了心,迅速行动了起来。这年7月,马勇在丹阳人民公园举办了人生第一场党史专题图片展,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是他悉心收集整理而来。
  “毛主席一生清正廉洁,一件睡衣有73个补丁,一双皮拖鞋穿了二十多年,他不仅把自己奉献给了中国人民,毛家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那时全党只有58名党员。看现在,我们的党员总数是9514.8万名!”除了收集、整理、展出各类资料,马勇还充当起讲解员,说起党史,每一个时间节点他都很清楚。
  “3月5日学雷锋日、4月23日南京解放纪念日、7月1日党的生日、8月1日建军节、10月1日国庆节、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还有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每逢重大节点,我都要去办展,去给大家讲党史故事。”抱着这样的念头,马勇一干就是十年。

旧自行车和电脑


  我提出去马勇家里看看,他欣然同意,出门前掏出一个信封递给社区书记。在居委会门口,他推上了自己的自行车。那辆车已经老旧不堪,锈迹斑斑间隐隐发光。“这位老先生不简单啊,自己骑这么旧的自行车,却一下子给河南灾区群众捐了2000元钱。”门口一位大姐忍不住赞叹。我恍然大悟地看向老人,他只是笑笑。“人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一路上,马勇多次提起这句话。
  马勇住在供电公司的老宿舍楼,老小区没有安装电梯,他数着台阶一步一步爬上三楼,汗水浸湿了衣裳。推门而入,两百多个标注着历史关键词的文件夹鼓鼓囊囊,“辛亥革命”“七七事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改革开放图片展”……书柜里、书桌上、床板下,目之所及满满当当。
马勇向参观者讲解

  仅从报纸上获取资料远远不够,马勇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丹阳各大遗址和纪念展馆,用相机翻拍老照片、实物图,冲印出来充实资料。不仅如此,他还特地购买了一台电脑,戴上老花镜学起了网上检索资料。活到老,学到老。儿子女儿、外孙孙女、供电公司的后辈,都成了他的老师,文字输入费时费力,他又学会用写字板录入。现在的他,不仅可以用电脑上网检索资料,使用智能手机也非常熟练,每每遇到有用的信息,就复制下来发给自己,记录下来。
  筹备一次专题展览并不容易,需要将所有资料按照历史脉络梳理、筛选、排版,还需要不断补充。“从去年中秋起,我就开始筹备今年七一期间的展览,这是我们党的重要日子。”马勇从包里拿出几幅展览页铺开,每张贴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全部冲印、放大、塑封,统一整理成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卡片,避免破损褪色;每一份剪报资料重要的段落都用红笔进行了标注。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下降,马勇整理资料的速度愈发慢了,布展也需要志愿者的帮助。“机器老化,转不动了。但活着就要多做好事。”面对生老病死,马勇很坦然。

82岁的预备党员


  妻子去世后,马勇一直独居,退休后培养出的很多爱好让他的生活不那么孤单。他拉着我介绍家里的“宝贝”,满屋子搜罗,乐此不疲。
  “这是我收藏的钱币,不仅有古钱币还有外币,这个你认认看。”马勇翻出一沓装裱整齐的外币,兴致盎然地一一指给我看,“哈哈,是老挝的纸币!还有越南币……”他不仅爱收藏,摄影技术也非常纯熟,家人出游、晚辈成长、办展现场,风景、人物都拍得鮮亮明快。“现在一心都在办展上,没有时间摄影和养鸟了。”他指着空空的鸟笼告诉我。十年间,马勇用在“红色移动展馆”上的各项费用共约10万元,至少有20万人次的青少年看过他的展。
  谈起今年6月20日,马勇非常兴奋,眼里闪着光。这一天,他和几名后辈一起面向党旗郑重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一名工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入党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十多年前,马勇就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他等来了党组织的肯定。“哪怕没有入党,我还是会继续把红色展览做下去,把红色故事讲下去!”
  马勇回到书桌前,戴上眼镜,打开台灯,摩挲起满桌的报纸资料——他又开始筹备新展了。“2014年以来,每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都会办展,今年是第八场,只要我还办得动,我想办满十场。”
  临分别前,马勇送给我几张他拍摄的莲花,或粉或白,或含苞或盛放,一如他对党和国家的爱,纯粹而热烈。
其他文献
王少堂  王少堂是继明末清初评书艺人柳敬亭之后的又一位说书大家,是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为传承评话艺术,197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根据该社1959年的版本先后再版了《武松》(《武十回》)評话,口述者就是王少堂。替父垫场说书  王少堂1889年生于扬州安乐巷一个评书世家,大伯王金章和父亲王玉堂均以说《水浒》谋生。  王少堂7岁时生了一场病,父亲就教他说《武松》书词,本来是为了打个岔,好让儿子忘记病痛,
期刊
云顶寺大雄宝殿  歌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沙坪坝区中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是汇聚了红岩文化、陪都文化、巴渝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红色与古香的守望  歌乐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51平方公里,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体,山前的军统集中营“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和山南麓的陪都遗迹——蒋介石的官邸别墅“林园”鼎足分布的重庆西郊旅游热线。  歌乐山森林公园林茂、石怪、泉美、洞奇,山有“渝西第一
期刊
有朋友说,王慧骐的散文有江淮前辈文士朱自清的风致,这个联想不无道理。阅读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江南素描》,让我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笔下的父亲,给我的感受是,最动人的不是背影而是面影,是父亲生命的终点留在脸上的泪珠,一个92岁的老人临别赠给生命的一颗泪珠。泪珠是圆的,怎么解释都可以自圆其说。  《郭亮村巧遇申壮士》中写到的申壮士,青年时代可是有过壮举的:十三条汉子,用五年时间,在太行山的绝
期刊
孙中山雕像  北临长江、南近太湖的江阴,自古人杰地灵。自马家浜时期人类来此繁衍生息,至春秋战国吴文化规模初具,江阴一度不负“三吴襟带之邦”的美誉。从昔日的延陵古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县级市,千年古城江阴承揽着独具江南的温情。1988年,一座博物馆在此落成,17年后以全新的面貌示人,成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地标性建筑。藏品中的古意  来江阴市博物馆,一面为其庞大的外形而惊讶,一面被其低调的内涵所折服。经
期刊
倒扒狮街  路过安庆,我不由得慢下脚步,因为远远看见耸立于长江北岸的宝塔。早就耳闻“过了安庆不说塔”一说,百闻不如一见,那一定得看看。  振风塔  进入迎江寺,香火缭绕,梵音袅袅。站在塔下举目仰望,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呈锥体,气势宏伟,挺拔秀美,塔刹直插云霄,无怪乎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美誉。每层飞檐的翘角都悬挂铜铃,叮当叮当,悦耳动听,似在讲述自己的身世。该塔于明隆庆四年建成,原名万佛塔,又名
期刊
读《雪下了一夜》,从其诗意盎然又古意盎然的锦绣文章里,欣然看到传统散文的古意与新韵。此卷令人称奇处在于,所有篇目皆是与先秦自民国的名家名篇同题。  胡竹峰笔下的这些作品从先秦以降,脉络清晰明了,从庄子的《逍遥游》《秋水》,至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北朝庾信《枯树赋》,再到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记》,然后是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舜钦《沧浪亭记》、王
期刊
前些时候,我在高铁上读完了《乡土中国》,通过这本书明白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土重建》是《乡土中国》的姊妹篇,同样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除了更深层次地探究了中国社会自身内在机理与特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落脚于“重建”二字,剖析了农村与城镇到都市的变迁发展,把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现代乡土经济的主要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乡土重建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我们研究社会学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江苏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江苏拥有革命遗址、遗迹1710处。一大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构成庞大的“红色基因库”,是遍布江苏城乡的生动的党史教科书。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
期刊
贲友兰  一座近2万平方米的“魔方式”文化体验平台,集大型书城、教育培训、科技体验、红色展览、文化创业、品牌服务于一体的泛书房,由海安本土企业慧源集团倾力打造。董事长贲友兰,从一名摆书摊的国企下岗女工到全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民营实体书店掌舵人,她用人生追寻书店人的红色梦。她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阅读需求,我希望以书为媒,让三百六十行,行行进书房。”海安市慧源集团泛书房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
期刊
作家黎戈说她心目中的女神是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于是,我买来佐野洋子的散文集《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我可不这么想》和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睹为快。  我偏爱《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这本书是洋子得癌症后写的,写着写着就死了,所以我觉得台湾译名《无用的日子》更贴切。因为生命最后的日子,洋子覺得自己百无一用,但她却不知道,把直面死亡的经历写成一本好看的书,这既无用又无价。当初医生对洋子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