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是健身强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社会以及学校活力、魅力之表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由于本身的性质以及社会的主流环境,存在诸多的问题。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多样性及创新性关系到学生体育理念的形成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是体育教师不断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本文首先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出发,进而探究了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对策,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问题和对策;健康理念
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属于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很多院校的体育课程都受到了轻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体育课程不应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实践效果,而是应该将终生体育、文化修养以及整体综合素质的等理念融入到课程实践中[1]。然而在我国,教学理念与课程安排的滞后,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落后等原因导致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不容乐观,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由于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高职学校、老师及学生将文化课以及专业课看成是学习的重点,而体育课程被忽视。高职院系由于学制短,学习目标的局限,导致学校对待体育课程的不科学。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高职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往往局限在低年级的一到两个学期,体育课程的教师学历在80%以上是中职或者高职。这些现象说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投资力度低,存在意识上的轻视[2]。体育老师在上课时通常上到一半课程后,就开始放任学生自主活动,在期末临近时甚至让学生学习专业课而取代体育课程。学生对待体育课,往往认为这是让学生自由玩的课程,因此对其不重视。
2.课程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高职体育课程中情商培养的缺乏:我国的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是沿用前苏联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了诸多改变与进步,但是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情商的缺乏。将健身强体作为体育课程唯一的目标,而不注重情商的培养,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二、高职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缺失:人文价值与科学统一于一个人才是科学的发展,然而当今体育课程中只关注体育的"工具价值"却忽视了人文价值,体育精神得不到发扬与传承。三、高职体育课程中健康概念的忽视:高职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往往将体育视为竞技比赛,因此在开展各种大小型体育竞技比赛时,开始一系列的体育训练,而一旦比赛结束则停止体育锻炼,导致身体与心理无法真正得到体育健康文化的熏陶[3]。在教学模式方面,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动作演示后,学生进行练习,缺乏体育运动的魅力。
3.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课程安排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通常安排在低年级,并且常常是一到两个学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由于体育是一门需要终生锻炼与学习的课程,因此这种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与统一性。并且,体育锻炼仅仅是在上课时,一旦下课后则不再体育锻炼,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选课的诸多挑战,同时课程安排时间上通常由教务处统一把关,学生自主时间被占用。
4.体育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给给高职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增加了诸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设施的无法满足。这种不满足主要表现在体育设施的不足,如学生体育锻炼的操场、运动的工具以及培训的专业性老师等。相对于不足而出现的是设施的浪费,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出现了诸多体育馆被闲置的现象,平时对于学生不开放,仅仅在上课或者运动会时开放。
二、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1.强化健康概念,树立终生体育运动理念
高职院校应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加大对体育课程科学化目标与理念的指导。首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仅局限于身体的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均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其次,注重体育课程文化修养的培养。体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递,因此如果仅仅关注体育健体的表面将无法真正掌握体育的精髓,因此加大文化修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终生发展会受益匪浅。最后是树立终生运动的理念,体育需要终生维持,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树立终生体育运动思维是真正做到强身健体与身心发展并举的重要举措[4]。
2.增加投资的多元化,避免设施的浪费
传统的单一项目拨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高职院校体育的发展,探索一条设施投资多元化的路径迫在眉睫。首先可以通过激发学校的办学入手,将体育建设与学校的发展结为一体,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其次,增加体育走向市场的新概念,深度挖掘体育设施的广度与深度,最后探索一条体育赛事营销的新途径,创造更多的投资。在学校层面上对体育场馆实施开放策略,同时增加设施投入,避免体育馆及设施的浪费,实现设施的最大最大利用率。
3. 改革课程教育理念,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更新是解决高职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前提,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人文修养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终生学习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理念,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不科学性。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主要从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人入手,围绕学生而展开。举办体育竞赛,增加体育项目的学习,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向兴趣体育发展等都是增加教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4. 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学新方法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树立学生思维理念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增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给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源头上明确体育教育的实质与精神,其次是增加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同时引进更多的高端体育人才,为体育教师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是改革考核评分体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作为教师评分的重点。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老师都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新的方法,因此开展学校间甚至向国外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将对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单一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 结论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面临诸多问题,如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课程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课程安排体系、体育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等,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体育能力与理念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强化健康概念,树立终生体育运动理念、增加投资的多元化,避免设施的浪费、改革课程教育理念,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学新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韩玮.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03:15-16.
[2]杨海平,吴亮.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面临的新境况及发展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2,05:71-75.
[3]李小利.简析校园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4,01:76+84.
[4]肖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职业导向作为改革方向[J].考试周刊,2013,64:88-89.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问题和对策;健康理念
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属于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很多院校的体育课程都受到了轻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体育课程不应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实践效果,而是应该将终生体育、文化修养以及整体综合素质的等理念融入到课程实践中[1]。然而在我国,教学理念与课程安排的滞后,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落后等原因导致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不容乐观,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由于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高职学校、老师及学生将文化课以及专业课看成是学习的重点,而体育课程被忽视。高职院系由于学制短,学习目标的局限,导致学校对待体育课程的不科学。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高职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往往局限在低年级的一到两个学期,体育课程的教师学历在80%以上是中职或者高职。这些现象说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投资力度低,存在意识上的轻视[2]。体育老师在上课时通常上到一半课程后,就开始放任学生自主活动,在期末临近时甚至让学生学习专业课而取代体育课程。学生对待体育课,往往认为这是让学生自由玩的课程,因此对其不重视。
2.课程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高职体育课程中情商培养的缺乏:我国的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是沿用前苏联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了诸多改变与进步,但是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情商的缺乏。将健身强体作为体育课程唯一的目标,而不注重情商的培养,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二、高职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缺失:人文价值与科学统一于一个人才是科学的发展,然而当今体育课程中只关注体育的"工具价值"却忽视了人文价值,体育精神得不到发扬与传承。三、高职体育课程中健康概念的忽视:高职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往往将体育视为竞技比赛,因此在开展各种大小型体育竞技比赛时,开始一系列的体育训练,而一旦比赛结束则停止体育锻炼,导致身体与心理无法真正得到体育健康文化的熏陶[3]。在教学模式方面,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动作演示后,学生进行练习,缺乏体育运动的魅力。
3.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课程安排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通常安排在低年级,并且常常是一到两个学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由于体育是一门需要终生锻炼与学习的课程,因此这种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与统一性。并且,体育锻炼仅仅是在上课时,一旦下课后则不再体育锻炼,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选课的诸多挑战,同时课程安排时间上通常由教务处统一把关,学生自主时间被占用。
4.体育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给给高职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增加了诸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设施的无法满足。这种不满足主要表现在体育设施的不足,如学生体育锻炼的操场、运动的工具以及培训的专业性老师等。相对于不足而出现的是设施的浪费,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出现了诸多体育馆被闲置的现象,平时对于学生不开放,仅仅在上课或者运动会时开放。
二、解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1.强化健康概念,树立终生体育运动理念
高职院校应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加大对体育课程科学化目标与理念的指导。首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仅局限于身体的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均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其次,注重体育课程文化修养的培养。体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递,因此如果仅仅关注体育健体的表面将无法真正掌握体育的精髓,因此加大文化修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终生发展会受益匪浅。最后是树立终生运动的理念,体育需要终生维持,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树立终生体育运动思维是真正做到强身健体与身心发展并举的重要举措[4]。
2.增加投资的多元化,避免设施的浪费
传统的单一项目拨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高职院校体育的发展,探索一条设施投资多元化的路径迫在眉睫。首先可以通过激发学校的办学入手,将体育建设与学校的发展结为一体,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其次,增加体育走向市场的新概念,深度挖掘体育设施的广度与深度,最后探索一条体育赛事营销的新途径,创造更多的投资。在学校层面上对体育场馆实施开放策略,同时增加设施投入,避免体育馆及设施的浪费,实现设施的最大最大利用率。
3. 改革课程教育理念,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更新是解决高职体育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前提,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人文修养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终生学习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理念,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不科学性。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主要从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人入手,围绕学生而展开。举办体育竞赛,增加体育项目的学习,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向兴趣体育发展等都是增加教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4. 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学新方法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树立学生思维理念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增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给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源头上明确体育教育的实质与精神,其次是增加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同时引进更多的高端体育人才,为体育教师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是改革考核评分体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作为教师评分的重点。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老师都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新的方法,因此开展学校间甚至向国外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将对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单一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 结论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面临诸多问题,如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课程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课程安排体系、体育课程所需设施的不完善与浪费等,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体育能力与理念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强化健康概念,树立终生体育运动理念、增加投资的多元化,避免设施的浪费、改革课程教育理念,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学新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韩玮.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03:15-16.
[2]杨海平,吴亮.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面临的新境况及发展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2,05:71-75.
[3]李小利.简析校园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4,01:76+84.
[4]肖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职业导向作为改革方向[J].考试周刊,2013,6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