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诗的三种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旨在探讨两个问题:(1)宋词英译是否要追求小句过程类型的对应?(2)对于原文小句中省略的参与者成分是否需要补齐?如需要,该如何补齐?以此进一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宋词英译方面的指导性。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 宋词英译 《声声慢》
一、研究背景
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把中华文化中这一奇丽的瑰宝译介到国外,不少译者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艰辛劳动,其中不乏精美之作。在宋词英译方面,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做了探讨,其中有从宏观层面的探讨,如柳晓利的《从翻译美学看许渊冲英译宋词中悲情美的再现》、黄立的《西方汉学中宋词形式美的英译》等,也不乏以某首词的一个或多个译本出发的微观探讨,如杨贵章、曾利沙的《“语境参数理论”视角下的宋词英译研究——〈江城子·记梦〉之意美阐释》等。
《声声慢》是宋朝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名篇之一,国内外译者对《声声慢》都进行了翻译。据统计,目前可掌握的《声声慢》英译版本共十六种,国内外译者均有,有些译本为一人所译,另有几个版本为两到三个人合译。其中,国内译者包括许渊冲、林语堂、徐忠杰等, 国外译者包括王红公、唐安石、柳无忌等。对这些译本,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或理论出发进行了分析,例如,张琰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其英译策略,叶湘、李建华从关联理论出发对其五个译本进行评析,郑春艳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其中外两英译本。然而,从及物性角度出发的分析不多。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林语堂的三个译本为例,从及物性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宋词英译中的得与失。
二、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 任何一种人类语言都同时具有三种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如何促使人类建构现实世界的心理图景、如何理解周围环境和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经验功能从属于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经验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得以实现。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六种过程均表示经验意义。物质过程表示“做、发生”的意义,参与者角色有动作者、目标、 范围、 受益者、领受者、委托者、动作发起者;心理过程表示 “认识、感情、感觉”的意义 ,参与者有感觉者、现象 ;言语过程表“言辞、思想 ”的意义,参与者有说话者、接受者和讲话内容 ;存在过程表示“存在” ,参与者有存在者;关系过程表示“归属、认同”的意义 ,参与者有标记、价值、载体、属性;行为过程及物性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 在语言中再现人的各种社会经历和心理经历。及物性分析的目的是分析语篇的经验意义, 通过分析过程、参与者的类型来发现语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现如今, 及物性分析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语篇类型,如戏剧、演讲、诗歌、小说等。
三、《声声慢》的及物性分析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中共有八个句子,共可划分为十五个小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小句为基准,考察其小句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小句之間的逻辑关系,继而选择使用哪一种过程表达经验意义,如何选择最贴近原语的主要动词、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并对晦涩难懂之处进行增译和阐释。下面我们将从及物性分析中的过程类型 、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等方面逐句讨论该作品的三种英译文。
例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杨、戴: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许: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林: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词的第一句包含三个小句。第一小句“寻寻觅觅”属于物质过程,第二小句和第三小句为心理过程。原文中,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心理过程中的感觉者和主要动词均被省略,读者在理解过程中,需自行将其补齐为:(我)寻寻觅觅,(我)(只见)冷冷清清,(我)(感到)凄凄惨惨戚戚。
杨、戴译和许译选择的是与原文相对应的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且均将第二、第三小句进行了合并。两者的区别在于,杨、戴译遵循了宋词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同样地将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心理过程的感觉者和主要动词进行了省略,着重描写了动作者的动作、感觉者的感受,赋予译文宋词应有的节奏感和意境美;而许译为读者将省略的部分补齐,译文虽然在小句过程方面与原文基本对等,但在形式上发生了从词到句的转变,但在句的长短上(两短一长)仍然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转变使译文生动而具体,且对目的语读者而言更具有可读性。林译将三个小句完全合并,统一使用了关系过程,同时又省略了感觉者和主要动词,着重突出感觉者对环境的感受。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文与原文的结构截然不同,短词的平铺排比,为读者营造出的是词人强烈而悲怆的心里,这与原文的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的意境相差甚远。
例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杨、戴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
许译:How hard is it/To keep me fit/In this lingering cold! 林译: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此句亦包含三个小句。“满地黄花堆积”属物质小句,“满地”为表达地点的环境成分;“憔悴损”是一个省略了载体的关系小句,可理解为“(黄花)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物质小句,“如今”为表达时间的环境成分。从此句开始,作者的视线转入了自家的院子,描写了自家院子里菊花盛开的景象,由于作者自己本身没有心情去观赏满地的菊花,所以有了“如今有谁堪摘”的感叹。
对于省略载体的第二小句“憔悴损”,三个译本都选择将其直接化为形容词并入第一小句中。杨、戴译基本保留了原文的小句过程,将“憔悴损”直接译为形容词“withered”并入第一小句的末尾,虽然发生了句式上的转变,但形式上仍与原文对应;对于第三小句“如今有谁堪摘”,只译出了“有谁堪摘”,省略了环境成分“如今”。许译同样地将第二小句化为形容词词组并入第一小句,但其在第一小句的处理上,将物质过程转变成为以“满地”为载体的归属式关系小句;对于第三个小句及其环境成分,译文与原文在及物性层面上是完全对应的。林译将“憔悴损”译为“fallen”并入第一小句,但只突出了“损”而未表明“憔悴”之意。林译的两个小句,虽然未在小句的过程上发生改变,但均改变了动作者和主要动词,如此彻底的意译,致使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因此笔者认为,在这句词的翻译中,杨、戴译和许译不分上下,而林译略逊一筹。
例6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杨、戴译:Leaning on the window, How can I pass the time till night alone?
许译: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Could I but quicken/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林译: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e, To see !
詞的第六句由两个物质小句组成,两个小句均省略了动作者“我”。第二小句在理解上的难点是“生得黑”,其中,“生”为无意义的助词,“得”是主要动词,表示“等、熬”,“黑”是小句的目标,意为“天黑”。这句诗表现出了词人的烦闷无聊,自己独自守着窗子枯坐,内心苦闷无比。
杨、戴译和许译都选择补齐第二小句的动作者,而将第一小句译为动词的现在分词结构,作为状语并入第二小句中,同时保持第二小句的过程不变。两者的区别在于对第二小句的处理。杨、戴译将动词“得”直译为“pass”,有等待时间过去之意,将“独自”译为“alone”,将“黑”译为环境成分“till the night”,足以表现出词人烦闷无聊的心情。许译同样将“独自”译为“alone”,只不过放在了第一小句中,提前说明了词人的状态;动词“得”意译为“quicken”,将“黑”增译为“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其中嵌入的物质小句“won’t thicken”体现出时间流逝的缓慢,与动词“quicken”形成押韵和意义上的呼应,表达“难熬”之意。林译选择了和原文一样省略动作者的物质小句,保留了词句的含蓄美,但使整句词的主语缺失,且对于第二小句,将动词“得”译为“see”,将目标“黑”译为“the sky has turned to black”,在含义上与原句联系较少,因此并未译出“难熬”之意。笔者认为,在此句的翻译中,属杨、戴译最佳,在小句过程基本与原文对应的基础上,达到了意境深远且表达简练的效果。
例7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戴译:The drizzle falls on the wutong trees, Rain-drops drip down at dusk.
许译: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
林译: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 Pit-a-pat, pit-a-pat!
此句词只有一个主要动词“点点滴滴”,因此可理解为一个物质小句;“梧桐更兼细雨”是动作者,因为“点点滴滴”的声音必然是由“细雨”和“梧桐”一起发出的;“到黄昏”属环境成分,表示“雨打梧桐”发生的时间。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词人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
杨、戴译将这个物质小句一分为二,先描述“梧桐”和“细雨”二者的关系,为后面的“点点滴滴”做了铺垫。对于主要动词和环境成分,杨、戴将其分别译为“drip down”和“at dusk”,属于一一对应的直译。许译也是将整个小句分为两部分,但被分出来的部分是原句中的环境成分“到黄昏”,在这里被译为“as twilight grizzles”,着重体现出黄昏时分天色暗淡、阴郁的环境特点,且“grizzles”与前一小句的“drizzles”形成了押韵。林译在小句过程将“点点滴滴”译为“keeps on droning”,动词“drone”具有“低声诉说”的含义,随后又运用拟声词,增译了“点点滴滴”的具体内容,将雨滴人格化,但未能体现出词人阴郁、失落的情感。因此三个译本中,对于此句的翻译,为许译最佳。
例8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杨、戴译:At a time like this, What immense sorrow I must bear!
许译:O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 宋词英译 《声声慢》
一、研究背景
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把中华文化中这一奇丽的瑰宝译介到国外,不少译者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艰辛劳动,其中不乏精美之作。在宋词英译方面,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做了探讨,其中有从宏观层面的探讨,如柳晓利的《从翻译美学看许渊冲英译宋词中悲情美的再现》、黄立的《西方汉学中宋词形式美的英译》等,也不乏以某首词的一个或多个译本出发的微观探讨,如杨贵章、曾利沙的《“语境参数理论”视角下的宋词英译研究——〈江城子·记梦〉之意美阐释》等。
《声声慢》是宋朝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名篇之一,国内外译者对《声声慢》都进行了翻译。据统计,目前可掌握的《声声慢》英译版本共十六种,国内外译者均有,有些译本为一人所译,另有几个版本为两到三个人合译。其中,国内译者包括许渊冲、林语堂、徐忠杰等, 国外译者包括王红公、唐安石、柳无忌等。对这些译本,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或理论出发进行了分析,例如,张琰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其英译策略,叶湘、李建华从关联理论出发对其五个译本进行评析,郑春艳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其中外两英译本。然而,从及物性角度出发的分析不多。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林语堂的三个译本为例,从及物性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宋词英译中的得与失。
二、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 任何一种人类语言都同时具有三种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如何促使人类建构现实世界的心理图景、如何理解周围环境和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经验功能从属于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经验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得以实现。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六种过程均表示经验意义。物质过程表示“做、发生”的意义,参与者角色有动作者、目标、 范围、 受益者、领受者、委托者、动作发起者;心理过程表示 “认识、感情、感觉”的意义 ,参与者有感觉者、现象 ;言语过程表“言辞、思想 ”的意义,参与者有说话者、接受者和讲话内容 ;存在过程表示“存在” ,参与者有存在者;关系过程表示“归属、认同”的意义 ,参与者有标记、价值、载体、属性;行为过程及物性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 在语言中再现人的各种社会经历和心理经历。及物性分析的目的是分析语篇的经验意义, 通过分析过程、参与者的类型来发现语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现如今, 及物性分析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语篇类型,如戏剧、演讲、诗歌、小说等。
三、《声声慢》的及物性分析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中共有八个句子,共可划分为十五个小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小句为基准,考察其小句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小句之間的逻辑关系,继而选择使用哪一种过程表达经验意义,如何选择最贴近原语的主要动词、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并对晦涩难懂之处进行增译和阐释。下面我们将从及物性分析中的过程类型 、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等方面逐句讨论该作品的三种英译文。
例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杨、戴: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许: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林: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词的第一句包含三个小句。第一小句“寻寻觅觅”属于物质过程,第二小句和第三小句为心理过程。原文中,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心理过程中的感觉者和主要动词均被省略,读者在理解过程中,需自行将其补齐为:(我)寻寻觅觅,(我)(只见)冷冷清清,(我)(感到)凄凄惨惨戚戚。
杨、戴译和许译选择的是与原文相对应的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且均将第二、第三小句进行了合并。两者的区别在于,杨、戴译遵循了宋词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同样地将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心理过程的感觉者和主要动词进行了省略,着重描写了动作者的动作、感觉者的感受,赋予译文宋词应有的节奏感和意境美;而许译为读者将省略的部分补齐,译文虽然在小句过程方面与原文基本对等,但在形式上发生了从词到句的转变,但在句的长短上(两短一长)仍然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转变使译文生动而具体,且对目的语读者而言更具有可读性。林译将三个小句完全合并,统一使用了关系过程,同时又省略了感觉者和主要动词,着重突出感觉者对环境的感受。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文与原文的结构截然不同,短词的平铺排比,为读者营造出的是词人强烈而悲怆的心里,这与原文的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的意境相差甚远。
例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杨、戴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
许译:How hard is it/To keep me fit/In this lingering cold! 林译: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此句亦包含三个小句。“满地黄花堆积”属物质小句,“满地”为表达地点的环境成分;“憔悴损”是一个省略了载体的关系小句,可理解为“(黄花)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物质小句,“如今”为表达时间的环境成分。从此句开始,作者的视线转入了自家的院子,描写了自家院子里菊花盛开的景象,由于作者自己本身没有心情去观赏满地的菊花,所以有了“如今有谁堪摘”的感叹。
对于省略载体的第二小句“憔悴损”,三个译本都选择将其直接化为形容词并入第一小句中。杨、戴译基本保留了原文的小句过程,将“憔悴损”直接译为形容词“withered”并入第一小句的末尾,虽然发生了句式上的转变,但形式上仍与原文对应;对于第三小句“如今有谁堪摘”,只译出了“有谁堪摘”,省略了环境成分“如今”。许译同样地将第二小句化为形容词词组并入第一小句,但其在第一小句的处理上,将物质过程转变成为以“满地”为载体的归属式关系小句;对于第三个小句及其环境成分,译文与原文在及物性层面上是完全对应的。林译将“憔悴损”译为“fallen”并入第一小句,但只突出了“损”而未表明“憔悴”之意。林译的两个小句,虽然未在小句的过程上发生改变,但均改变了动作者和主要动词,如此彻底的意译,致使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因此笔者认为,在这句词的翻译中,杨、戴译和许译不分上下,而林译略逊一筹。
例6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杨、戴译:Leaning on the window, How can I pass the time till night alone?
许译: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Could I but quicken/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林译: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e, To see !
詞的第六句由两个物质小句组成,两个小句均省略了动作者“我”。第二小句在理解上的难点是“生得黑”,其中,“生”为无意义的助词,“得”是主要动词,表示“等、熬”,“黑”是小句的目标,意为“天黑”。这句诗表现出了词人的烦闷无聊,自己独自守着窗子枯坐,内心苦闷无比。
杨、戴译和许译都选择补齐第二小句的动作者,而将第一小句译为动词的现在分词结构,作为状语并入第二小句中,同时保持第二小句的过程不变。两者的区别在于对第二小句的处理。杨、戴译将动词“得”直译为“pass”,有等待时间过去之意,将“独自”译为“alone”,将“黑”译为环境成分“till the night”,足以表现出词人烦闷无聊的心情。许译同样将“独自”译为“alone”,只不过放在了第一小句中,提前说明了词人的状态;动词“得”意译为“quicken”,将“黑”增译为“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其中嵌入的物质小句“won’t thicken”体现出时间流逝的缓慢,与动词“quicken”形成押韵和意义上的呼应,表达“难熬”之意。林译选择了和原文一样省略动作者的物质小句,保留了词句的含蓄美,但使整句词的主语缺失,且对于第二小句,将动词“得”译为“see”,将目标“黑”译为“the sky has turned to black”,在含义上与原句联系较少,因此并未译出“难熬”之意。笔者认为,在此句的翻译中,属杨、戴译最佳,在小句过程基本与原文对应的基础上,达到了意境深远且表达简练的效果。
例7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戴译:The drizzle falls on the wutong trees, Rain-drops drip down at dusk.
许译: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
林译: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 Pit-a-pat, pit-a-pat!
此句词只有一个主要动词“点点滴滴”,因此可理解为一个物质小句;“梧桐更兼细雨”是动作者,因为“点点滴滴”的声音必然是由“细雨”和“梧桐”一起发出的;“到黄昏”属环境成分,表示“雨打梧桐”发生的时间。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词人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
杨、戴译将这个物质小句一分为二,先描述“梧桐”和“细雨”二者的关系,为后面的“点点滴滴”做了铺垫。对于主要动词和环境成分,杨、戴将其分别译为“drip down”和“at dusk”,属于一一对应的直译。许译也是将整个小句分为两部分,但被分出来的部分是原句中的环境成分“到黄昏”,在这里被译为“as twilight grizzles”,着重体现出黄昏时分天色暗淡、阴郁的环境特点,且“grizzles”与前一小句的“drizzles”形成了押韵。林译在小句过程将“点点滴滴”译为“keeps on droning”,动词“drone”具有“低声诉说”的含义,随后又运用拟声词,增译了“点点滴滴”的具体内容,将雨滴人格化,但未能体现出词人阴郁、失落的情感。因此三个译本中,对于此句的翻译,为许译最佳。
例8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杨、戴译:At a time like this, What immense sorrow I must bear!
许译:O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