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野中的花灯及其仪式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具有绘画、书法及美术等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审美研究价值。本文以罗城乡花灯为研究对象,从民俗视野对花灯仪式及其意义进行研究,梳理罗城乡花灯的具体仪式,并深挖其社会功能,进一步理解罗城乡花灯习俗的精神内涵、信仰观念,有助于花灯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对今后的花灯研究提供更多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花灯;仪式;民俗;传承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许多地方流行观花灯。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将观花灯称为“转灯”。《高台县志》载:“县城和部分村还盛行‘灯杆会’,即以绳子将灯杆相系,插在平地上,布成迷宫,外层留进、出口,让人们观灯破阵,融娱乐和智力游戏于一体。元宵之夜,花灯高悬,热闹异常。”(1)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元宵花灯习俗已经失传,但因罗城乡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交往较少,文化变迁相对缓慢,至今这一习俗依然存在。
  在现代文化视角下,罗城乡的灯会形式是单一的,但它确实糅合罗城乡大众文化和民俗习惯因子,传承罗城乡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富有当地文化气息。仪式是一种行为文化,它是在特定场合中由特定的人来进行的。(2)罗城乡元宵花灯是一种表演仪式,无论是在表演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着特定体系,反映了罗城乡乡民的美好追求和愿望,具有重要的民俗意义。本文从民俗视角对罗城乡元宵花灯及其仪式进行探析,试图分析罗城乡花灯仪式的功能,对罗城乡花灯仪式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城乡花灯仪式
  罗城乡的花灯习俗来源于农耕时代文化。(3)花灯寄托着罗城乡期待风调雨顺、多子多福、社会繁荣的美好愿望。当地民间流传一个故事:某男子到了娶亲年纪却一直没有娶亲,其父在元宵花灯会的时候取了一个花灯回家,第二年该男子的婚事得到解决。可见花灯在罗城乡乡民的意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罗城乡元宵花灯会的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说,罗城乡的花灯习俗分为三步:第一为请灯,第二为上灯,第三是暖灯。
  (一)请灯
  在灯会前,要定制花灯并放在一个门面较气派的店铺里,灯会前要请花灯。罗城乡会在固定的日期(正月十四)接花灯。请灯的队伍来到事先存放花灯的地方,先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说几句吉祥话,然后开始放鞭炮和打锣鼓。在热闹的氛围中,接灯人扛起花灯,向村里出发。在回村的过程中,鞭炮声和锣鼓声不会停止,当花灯队伍到达某户人家门口时,每家每户会将准备好鞭炮点燃,这一过程也称“迎灯”。当接灯队伍到达祖屋时,会有提前准备好的接灯人在屋外迎接,同时鞭炮和锣鼓声响起,事先守着迎接灯的乡民们会跟随着一起进入祖屋,围绕花灯转一圈,然后快步回家,期待将福气和吉祥带回家。花灯被放在祖屋大堂的一张八仙桌上,接灯队伍绕花灯一圈后,跨出祖屋大门开始参神,并进行一定表演。届时也会将花灯进行一定装饰,在花灯下面系一块红绸,并写上“百子千孙”“状元及第”等吉利字样。
  (二)上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开始正式的上灯,活动一般选在各村的祠堂。在上灯之前,前一年家里有新生儿的家庭会在花灯里面系上彩带、大葱和大蒜等东西,寓意新生兒前程似锦、聪明好学等;再在花灯上盖上实现事先准备好的灯联,灯联的内容大多是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然后点亮花灯,祈祷连年风调雨顺、子孙兴旺。这些工作完毕后,狮队开始表演,锣鼓声响起。表演结束后,全屋群众一起拜祖,贡品是灯会负责人准备好的,接着用灯绳将花灯绑好,让群众安静下来,指向祖先牌位,念道:“忠孝留芳千千世,诗书传家万万年。”然后大喊“高升”,绑好的花灯会在大家的注视和笑声中缓缓升起,悬挂于祠堂中央大梁之上。晚上,乡民们再次回到祠堂,在祠堂外的场坝上燃放烟花、放孔明灯,现在还会请戏班来村里表演,比如唱戏、演小品等,全部村民欢聚一堂。活动过后,全村人回到祠堂内,品尝糕点和美酒,直到深夜才会回到自己家里。
  (三)暖灯
  在许多地方,暖灯也称为化灯。(4)罗城乡人们觉得“烧”和“化”字不吉利,因此称为“暖灯”。“暖灯”仪式非常简单。正月十六日早8点左右,灯会负责人点香烛、烧冥帛,谢过祖先和各路神明,将挂在祠堂大梁的花灯放下来,把上面的图案剪下来,然后送给乡里新出生的孩子作玩具留念,将剩余的竹框竹架抬到祠堂场坝一侧用火烧掉即为结束。“暖灯”仪式的完成意味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活动正式结束,年轻人要回到城里务工,农民也要回到地里开始劳作。
  罗城乡花灯仪式意义
  仪式来源于现实,也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花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可通过统一的仪式来将其传承,而社会演变过程中也会对这种感情有所依赖。罗城乡通过一年一度元宵灯会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表达和寄托了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而且在传承仪式中,实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一)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
  花灯仪式是为了让参与者保持一定的信心来面对真实环境,这如同在参加宗教仪式过程中,一同参与会带来更多的亲切感。在罗城乡花灯仪式中,村民们集中到祠堂进行一系列仪式,通过跪拜、上香、观赏等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统一的仪式过程约束了观灯者的行为;另一方面,罗城乡灯会活动是从农耕时代一直传承至今,在不断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花灯仪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而富有勃勃生机。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唯有春节期间可以回村与家人团聚,通过灯会,使得其感受到久违的乡村文化和氛围,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表现和寄托人丁兴旺愿望
  据相关文献记载显示(5),花灯赏灯仪式过程中,通过燃放烟花和祈求增添新丁,来寓意新丁日后能成为人才,这也是人们通过花灯仪式所产生的派生需求,主要是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精神需求。而通常在花灯仪式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人的心理波动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变化。花灯仪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为了将集体的文化进行传承,可以说花灯因仪式而展演,从而不断演变成一种社会实践的记忆。“灯”作为求子意象,折射出的是对生命意识形态的呈现。求子即意味着希望人丁兴旺。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家族的延续是需要有诸多男丁来得以传承,因灯与丁谐音,因此常被作为固定仪式来宣教。即使在现代文化理念中,“求子”观念依然在罗城乡根深蒂固。求子的观念和愿望常常暗含在具体仪式过程中。(6)譬如,罗城乡暖灯仪式之前,将灯放置在较低处,方便小孩能够抢到心仪的小礼物,像彩带、刺绣、镜子、小鼓等。一些未生育或没男丁的妇女也会去抢礼物。而在放灯的环节,操灯者会将花灯与围绕在灯旁的小孩子互动,场面极为热闹。灯俗兼含祈求其他多种吉祥如意之义,诸如祈求健康、长寿、发 财、升迁等,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   (三)维护社会秩序
  从花灯仪式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固定的仪式维护一种社会秩序。在过去,许多仪式只能由男性来进行,女性只能打下手甚至只能看着,这维护的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而在今天,男女平等意识已经大大加强,许多仪式也可以由女性来进行。花灯仪式与人们的观念相结合,成为了一种社会规则,而作为罗城乡的一员,每个村民都要去遵守这一规则,由此可见,花灯仪式还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四)培育和传承花灯文化
  花灯仪式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体性,主要是以身体化的形式作为实践。比如,在花灯仪式过程中,村民会通过身体的形式来表达传统文化。这种以身体化的意识形态呈现出的信息作为一种记忆,可以很好地将其实践成身体化意识。可见,花灯仪式是一个多样的公共空间,其中涵盖了宗教、文化、风俗等信息,而参与仪式的人可以以身体的形式来不断实践获得相关知识,并不断进行传承和发展。
  花灯作为一种极具民俗的活动,蕴含着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花灯与我国传统的民俗大节元宵节互为融合,仪式也逐渐由严肃演变为更符合民众内心期望,尤其是在娱乐性上逐渐增强。这种经过历史长河所沉淀下来的花灯民俗逐渐成为一种选择性记忆,被展演在现实生活环境之中,因此,花灯习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当代乡村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条件下,传统的花灯艺术如何流传和发展是罗城乡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陈蕾,研究生在读,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节日民俗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張志纯,高台县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435;
  (2)周云水,仪式认同与民俗展演:花灯文化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09):48—54;
  (3)廖宇,传承人视角的田村花灯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4)赵心宪,重庆秀山花灯传承保护十年学术研究的回顾——兼及中国花灯本体反思个案[J],民族学刊,2016,7(02):74—84+123—126;
  (5)姚琳,“古蔺花灯”的地域文化和仪式表演[J],艺术科技,2016,29(7):33;
  (6)周杉杉,乡土生活的重现:人类学视域下安顺九溪花灯仪式中的文化展演[J],金田,2016,(6):94—96。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坦培拉山水创作可以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的宋代等当中汲取营养。素材准备阶段以国内名山大川为主,各个景点山峰或方或圆,形态各异,疏密各有不同。这些形态都可以与单色素描形体塑造相结合,与宋代古画和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山石相结合。植物的选择方面,一般以松树、梅兰竹菊等为主,较为细碎的树容易过于体现中国画意境,而不容易承載更多元的感受。以宋代绘画的棕色素描为主,可以适度搭配蓝紫色远山绿水黄天等元素
期刊
1996年10月,在青州博物馆南侧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佛造像的大型窖藏,出土了大批佛教造像。发掘地表面积约六十平方米,深度可达三米半左右。最早造像纪年为北魏永安二年(529)。其中的北齐“薄衣贴体”式造像,风格独特,被学术界称为“青州样式”。这次考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备受学术界关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基于前人的考古发掘资料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疆和布克赛尔县档案馆藏的6件锁子甲,遵循文物保护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借鉴相关铁器及锁子甲的保护修复经验,对锁子甲的锈蚀病害,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进行清理后,用微晶石蜡和松节油的混合物进行封护。  关键词:铁器;锁子甲;保护修复  锁子甲是一种古代战甲,又有“锁甲”“连环甲”“环锁铠”等名,《正字通·金部》言其基本结构为“五环相互”,由金属小环密密套扣互联,并依人体形状连缀如衣形的
期刊
摘要:现代艺术设计进入多元化时期,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让设计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们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件设计作品的好与不好,在于其功能性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有用的物品,也被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如今,设计领域开始探索民族化和个性化的语言。因此,本文将从苗族图案的角度分析民族文化的形式语言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探
期刊
摘要:沙特尔大教堂作为法国哥特式教堂的代表,现存数量巨大、制作精美的各种彩色玻璃花窗。本文以沙特尔大教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堂中耶西树形象、圣母形象和赞助人形象的彩色玻璃花窗深入讨论,分析沙特尔大教堂彩色玻璃窗题材背后的含义。  关键词: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彩绘玻璃  沙特尔大教堂及玻璃工艺  1.1 沙特尔大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重要教堂之一,是第一座完全成熟的法国哥特式主教座堂。沙特
期刊
2007年12月27日,作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南宋时期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正式出水。随着相关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这艘始发港很可能就是福建泉州的远洋贸易商船逐渐露出了真容,其所装载的瓷器主要汇集了来自当时四个著名窑口的产品——福建德化窑的青白瓷、磁灶窑的瓷器,以及江西景德镇的影青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  如果按照个体数量计算,目前出水的“南海一号”瓷器中,
期刊
摘要:“擦擦”,即脱模泥塑小佛像、小佛塔,它是佛陀思想视觉化表现形式的中心内容,是藏民们实现精神寄托的物质载体。作为雪域高原地域文化独特的艺术珍品,为藏传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人文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藏传佛教;擦擦;泥塑  “擦擦”,指的是一种小型的泥塔或泥佛像,源于印度,在吐蕃王朝时期之前传入西藏地区。据学者统计已出土的擦擦,其大者不过盈
期刊
“自古以来,中国白便一直赢得世人的赞同,它值得被我们所重视。从宋代起,它便闻名遐迩,其生产创造从未中断过,并且延续至今……它的一些器物被施予一层若隐若现的白釉,与胎体完美结合……正是它这一独有的气质,我们将其命名为中国白……这一透明的胎釉特点与神像瓷塑作品是如此相得益彰,让我们为之着迷。”  上述这段话出自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中国陶瓷收藏家格兰迪·迪耶1894年编撰的《中国陶瓷》一书,他笔下的
期刊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场,以其质朴、实用的造型,粗犷、豪放的装饰著称于世。磁州窑装饰品种丰富多样,白地黑绘花装饰艺术是其中最突出的装饰特征。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器物概述  据北京大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联合出版的《观台磁州窑址》考古资料显示:白地黑绘花装饰器物观台二期(宋代中期到金代初)仅发现几十片残片,到观台三期(金代中后期)白地黑绘花技法在各种器物上普遍使用,观台四
期刊
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标志。香文化反映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传达了人们一种内心安定的精神境界。过去的文人雅士在读书写字、弹琴抚筝、品茗弈棋的时候,喜欢焚一炉香,用于增添风雅的意趣。为了不使香的精油挥发、香气走散,于是就有了专门用于盛香的小型容器,称之为香盒。焚香在宋代尤为盛行,市面上有专营诸般奇香及香炉、炭饼等物的“香药局”,宋人赵长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