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翻阅有关史志,看到《洛阳市志》《汝阳县志》《伊川县志》《嵩县志》均载有伊川书院。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决定寻根究底,弄个清楚明白。
先说洛阳市区的伊川书院。据《洛阳市志》第十二卷《教育·科技志》载:“伊川书院,在县正南路李家寨,为知县龚崧林在乾隆八年(1743年)续设。”既然是“续设”,说明在此之前这里已存在伊川书院。那么,这所伊川书院始建于何时呢?据该志载,这所伊川书院是明代修建的。可见,位于今洛阳市区南部的这所伊川书院,创建于明代,清代又曾重修。显然,它不是宋代程颐创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原名伊皋书院),而是另一所同名的书院。
接下来再看看汝阳县的伊川书院。据《中国书院辞典》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知县文翔凤曾创建4所书院,其中就有伊川书院。据《汝阳县志》载:“万历年间,知县文翔凤又置书院4处:县城小书院、白元伊川讲院、内埠崆峒书院、大安连珠书院。”可见,严格地说,这所位于白元乡的“伊川书院”,应该称为“伊川讲院”。伊川讲院所在地白元乡,明代属于伊阳县(1959年改称汝阳县)。白元乡在明代称“白元里”,为伊阳县31里之一。清代仍称“白元里”,仍属伊阳县。民国时期白元划归伊川县,即今伊川县白元乡。可见,明代万历年间建于伊阳县的伊川书院(即伊川讲院),也不应与宋代程颐创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相混淆。
创建于原属伊阳县(今汝阳县)、今属伊川县的白元乡的伊川讲院,不应称为伊川书院;那么,伊川县其他地方有没有伊川书院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建立于今伊川县鸣皋乡的伊川书院。其实,这所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创建之初也并不叫“伊川书院”,而是叫作“伊皋书院”。因为它建在鸣皋,因此也称为“鸣皋书院”。伊皋书院创建于宋代。当时,鸣皋属于嵩县管辖。
宋代嵩县的鸣皋镇,有一处文彦博的庄园。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文彦博将这处庄园赠予著名理学家程颐,作为程颐著书讲学之所。同时,文彦博还赠予其良田1000亩,资助办学。于是,程颐便在这里创建了一所书院,书院大门匾额题为“伊皋书院”。程颐在这所书院讲学20余年。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书院被毁。元朝时期,驻守鸣皋镇的炮手军总管勖实戴(亦名克烈士希),受二程(程颢、程颐)思想影响,决意恢复这所书院。于是,他筹集资财,招募工役,在原伊皋书院旧址重建书院。经过10年努力,方始建成。勖实戴之子慕颜铁木又为该书院增建了藏书万余卷的稽古阁,并于延祐三年(1316年)进京呈请朝廷赐额。元仁宗大为嘉许,赐额“伊川书院”。同年,该书院竖立《敕赐伊川书院碑》,以资纪念。可见,伊皋书院(鸣皋书院)之有“伊川书院”之名,始于元代。元朝末年,这所伊川书院又毁于战火。明、清时期曾多次重新修建。清代乾隆年间,这所伊川书院从鸣皋迁到嵩县县城,与乐道书院合并。关于伊川书院迁人县城与乐道书院合并一事,有两种说法:一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嵩县知县张顾鉴“因书院僻处乡村,考课不便”,故将伊川书院迁到嵩县县城内,并人乐道书院,并将乐道书院改名为伊川书院;一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嵩县知县康基渊将伊川书院迁至县城内,并人乐道书院,并将书院定名为伊川书院。这两种说法虽有差异,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皆能说明伊川书院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迁至嵩县县城。这所伊川书院,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改为高等小学堂。由此可见,嵩县县城内的伊川书院,与宋代建于鸣皋镇的伊川书院(伊皋书院、鸣皋书院),乃是一咏相承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伊川l书院又被载入了新编《伊川县志》呢?这就与行政区划的改变有关了。伊川县之名,虽然始于隋代,但是由于其所辖地域后来分别划人周边各县,尤其是该县南部在明、清时期划人了嵩县。因此,作为单独的伊川县实际上已经被废掉。民国16年(1927年),将洛阳、宜阳、嵩县、伊阳、临汝、登封等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域,设置平等、自由两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直到此时才恢复伊川县之名。此后,行政区划虽然仍有变动,但是原属嵩县的鸣皋镇,自1932年伊川县成立之时起,就已划归伊川县管辖了。今天的鸣皋,是伊川县所属的一个乡。上述行政区划的变动,就是新编《伊川县志》中也载有伊川书院的原故。不仅如此,前述元代仁宗延祐三年立于伊川书院内的《敕赐伊川书院碑》,曾保存于伊川县的鸣皋中学。由于该碑碑文书法出自著名书法家赵孟颊之手,极为珍贵,成为“鹤皋之名器,鸣镇之巨宝”,所以后代不少人士前往拓摹。
以上考辨,如有差漏,敬请指正。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先说洛阳市区的伊川书院。据《洛阳市志》第十二卷《教育·科技志》载:“伊川书院,在县正南路李家寨,为知县龚崧林在乾隆八年(1743年)续设。”既然是“续设”,说明在此之前这里已存在伊川书院。那么,这所伊川书院始建于何时呢?据该志载,这所伊川书院是明代修建的。可见,位于今洛阳市区南部的这所伊川书院,创建于明代,清代又曾重修。显然,它不是宋代程颐创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原名伊皋书院),而是另一所同名的书院。
接下来再看看汝阳县的伊川书院。据《中国书院辞典》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知县文翔凤曾创建4所书院,其中就有伊川书院。据《汝阳县志》载:“万历年间,知县文翔凤又置书院4处:县城小书院、白元伊川讲院、内埠崆峒书院、大安连珠书院。”可见,严格地说,这所位于白元乡的“伊川书院”,应该称为“伊川讲院”。伊川讲院所在地白元乡,明代属于伊阳县(1959年改称汝阳县)。白元乡在明代称“白元里”,为伊阳县31里之一。清代仍称“白元里”,仍属伊阳县。民国时期白元划归伊川县,即今伊川县白元乡。可见,明代万历年间建于伊阳县的伊川书院(即伊川讲院),也不应与宋代程颐创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相混淆。
创建于原属伊阳县(今汝阳县)、今属伊川县的白元乡的伊川讲院,不应称为伊川书院;那么,伊川县其他地方有没有伊川书院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建立于今伊川县鸣皋乡的伊川书院。其实,这所建于鸣皋的伊川书院,创建之初也并不叫“伊川书院”,而是叫作“伊皋书院”。因为它建在鸣皋,因此也称为“鸣皋书院”。伊皋书院创建于宋代。当时,鸣皋属于嵩县管辖。
宋代嵩县的鸣皋镇,有一处文彦博的庄园。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文彦博将这处庄园赠予著名理学家程颐,作为程颐著书讲学之所。同时,文彦博还赠予其良田1000亩,资助办学。于是,程颐便在这里创建了一所书院,书院大门匾额题为“伊皋书院”。程颐在这所书院讲学20余年。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书院被毁。元朝时期,驻守鸣皋镇的炮手军总管勖实戴(亦名克烈士希),受二程(程颢、程颐)思想影响,决意恢复这所书院。于是,他筹集资财,招募工役,在原伊皋书院旧址重建书院。经过10年努力,方始建成。勖实戴之子慕颜铁木又为该书院增建了藏书万余卷的稽古阁,并于延祐三年(1316年)进京呈请朝廷赐额。元仁宗大为嘉许,赐额“伊川书院”。同年,该书院竖立《敕赐伊川书院碑》,以资纪念。可见,伊皋书院(鸣皋书院)之有“伊川书院”之名,始于元代。元朝末年,这所伊川书院又毁于战火。明、清时期曾多次重新修建。清代乾隆年间,这所伊川书院从鸣皋迁到嵩县县城,与乐道书院合并。关于伊川书院迁人县城与乐道书院合并一事,有两种说法:一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嵩县知县张顾鉴“因书院僻处乡村,考课不便”,故将伊川书院迁到嵩县县城内,并人乐道书院,并将乐道书院改名为伊川书院;一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嵩县知县康基渊将伊川书院迁至县城内,并人乐道书院,并将书院定名为伊川书院。这两种说法虽有差异,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皆能说明伊川书院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迁至嵩县县城。这所伊川书院,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改为高等小学堂。由此可见,嵩县县城内的伊川书院,与宋代建于鸣皋镇的伊川书院(伊皋书院、鸣皋书院),乃是一咏相承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伊川l书院又被载入了新编《伊川县志》呢?这就与行政区划的改变有关了。伊川县之名,虽然始于隋代,但是由于其所辖地域后来分别划人周边各县,尤其是该县南部在明、清时期划人了嵩县。因此,作为单独的伊川县实际上已经被废掉。民国16年(1927年),将洛阳、宜阳、嵩县、伊阳、临汝、登封等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域,设置平等、自由两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直到此时才恢复伊川县之名。此后,行政区划虽然仍有变动,但是原属嵩县的鸣皋镇,自1932年伊川县成立之时起,就已划归伊川县管辖了。今天的鸣皋,是伊川县所属的一个乡。上述行政区划的变动,就是新编《伊川县志》中也载有伊川书院的原故。不仅如此,前述元代仁宗延祐三年立于伊川书院内的《敕赐伊川书院碑》,曾保存于伊川县的鸣皋中学。由于该碑碑文书法出自著名书法家赵孟颊之手,极为珍贵,成为“鹤皋之名器,鸣镇之巨宝”,所以后代不少人士前往拓摹。
以上考辨,如有差漏,敬请指正。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