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保障质量安全是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铁路建设项目负责人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引用新型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铁路发展的需求。此文在阐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存在某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一种新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现场监理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作用,从而增强建设单位对铁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管控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铁路的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在经济发展日趋繁荣的今天,铁路建设一般选择在城郊等地,这样既不会增加城市的压力,也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同时最近几年,我国的铁路网建设得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但这些地区的铁路建设很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山路崎岖、高低不平,还会有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也增加了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
1.2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随着近1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和运营里程的增加,东南部地区铁路网络日趋完善。目前,铁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区较多,需修建的长大隧道、高墩桥梁、高坡路堑等重难点、高风险工程较多,再加上这些地区有的存在软弱围岩、岩溶、瓦斯、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造成施工和材料供应困难。同时也造成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的人员履约率偏低,使工程管理力度减弱。便造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难度的增大。
1.3监管单位的管理问题
(1)监管人员思想陈旧。之前,我国铁路建设的过程中监管人员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然而,目前新兴的检测方式除了对质量进行检测之外,也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进行记录,方便以后数据的查詢。监管人员陈旧的观念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施工质量降低,且在工程实施完成之后,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地参考数据进行补救。(2)质量安全管理不合格。铁路建设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在施工之前要对整个施工路段进行地形勘探、图纸绘制,然后再进行施工,最后还要对铁路质量进行检测、维护,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但目前,我国对铁路进行质量检测时没有先进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仅仅凭借肉眼观看是不能准确发现问题的,这也会影响铁路的质量安全。(3)信息化技术不够全面。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铁路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的管理仍然没有运用到互联网。在现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还是依靠老旧的记录方式,这种记录方式不利于后期铁路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增加了管理的强度。信息技术化的发展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掌握工程实施的进度和状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迅速解决,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同时也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信息化还可以使施工数据统一整理在一起,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加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1充分发挥各参建主体的管控作用
(1)要提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和行业对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监督计划、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等进行规定,并细化对监督业务的管理手段。即明确监督工作程序,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进行日常考核;结合考核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工程主管部门要指导和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督促参建各方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加强对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等单位的履约检查,充分发挥参建各方的自我管控作用。(3)精心组织首次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开工后,应及时组织进行首次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参建单位是否建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否进行了责任分工和技术交底及技能培训,以及是否开展标准化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薄弱环节。并对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
2.2进场质量控制
施工物资进场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物资进场验收至关重要,对所有进场物资坚持“先检后用”原则,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物资留下质量问题和隐患。1)初步验收。工程承包单位把好检测关口,根据招标采购合同、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发货凭证,按有关物资质量验收标准,对进场物资的数量和外观质量按规定批次、进场量进行100%的自检,做好原始记录。对于存在数量、质量差异或与所签合同不符等问题,由验收单位做好记录。甲供物资由物资代理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协商解决;自购物资由工程承包单位与供货厂商协商解决。2)取样试验。工程承包单位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施工规范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单位批准。禁止不合格物资进场,连续二批产品不合格则不再从该供应商进料,主要物资不合格情况报公司物资设备部备案。
2.3创新监管手段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操作方便的检测设备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査,实现从传统手段(眼看、手摸、尺量)到采用先进检测设备的转变,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实现监督检测和监督检查的有效结合,如对工程所用材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存在质疑,可及时安排现场抽检。(2)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平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主管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监督业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对比与分析,为信息查询提供支持,提升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全面推行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实现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共享,为各层级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项目现场质量安全状况提供真实有效数据。同时,通过对监管项目信息的实时查询及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高风险、发现存在问题的工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解决。(3)加强对存在质量安全突出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例如发现某时段、某区域、一些专业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存在问题较多,可集中力量对该区域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和蹲点帮扶,系统分析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因,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结语
铁路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繁重又复杂多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的合理配合,施工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监管人员要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全面把握,要第一时间意识到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推动铁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震.加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探讨[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9,34(1):40-43.
[2]卢成柱.铁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69-170.
[3]蔡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铁路建设架子队用工模式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1.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一种新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现场监理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作用,从而增强建设单位对铁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管控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铁路的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在经济发展日趋繁荣的今天,铁路建设一般选择在城郊等地,这样既不会增加城市的压力,也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同时最近几年,我国的铁路网建设得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但这些地区的铁路建设很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山路崎岖、高低不平,还会有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也增加了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
1.2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随着近1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和运营里程的增加,东南部地区铁路网络日趋完善。目前,铁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区较多,需修建的长大隧道、高墩桥梁、高坡路堑等重难点、高风险工程较多,再加上这些地区有的存在软弱围岩、岩溶、瓦斯、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造成施工和材料供应困难。同时也造成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的人员履约率偏低,使工程管理力度减弱。便造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难度的增大。
1.3监管单位的管理问题
(1)监管人员思想陈旧。之前,我国铁路建设的过程中监管人员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然而,目前新兴的检测方式除了对质量进行检测之外,也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进行记录,方便以后数据的查詢。监管人员陈旧的观念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施工质量降低,且在工程实施完成之后,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地参考数据进行补救。(2)质量安全管理不合格。铁路建设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在施工之前要对整个施工路段进行地形勘探、图纸绘制,然后再进行施工,最后还要对铁路质量进行检测、维护,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但目前,我国对铁路进行质量检测时没有先进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仅仅凭借肉眼观看是不能准确发现问题的,这也会影响铁路的质量安全。(3)信息化技术不够全面。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铁路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的管理仍然没有运用到互联网。在现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还是依靠老旧的记录方式,这种记录方式不利于后期铁路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增加了管理的强度。信息技术化的发展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掌握工程实施的进度和状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迅速解决,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同时也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信息化还可以使施工数据统一整理在一起,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加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1充分发挥各参建主体的管控作用
(1)要提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和行业对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监督计划、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等进行规定,并细化对监督业务的管理手段。即明确监督工作程序,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进行日常考核;结合考核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工程主管部门要指导和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督促参建各方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加强对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等单位的履约检查,充分发挥参建各方的自我管控作用。(3)精心组织首次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开工后,应及时组织进行首次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参建单位是否建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否进行了责任分工和技术交底及技能培训,以及是否开展标准化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薄弱环节。并对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
2.2进场质量控制
施工物资进场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物资进场验收至关重要,对所有进场物资坚持“先检后用”原则,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物资留下质量问题和隐患。1)初步验收。工程承包单位把好检测关口,根据招标采购合同、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发货凭证,按有关物资质量验收标准,对进场物资的数量和外观质量按规定批次、进场量进行100%的自检,做好原始记录。对于存在数量、质量差异或与所签合同不符等问题,由验收单位做好记录。甲供物资由物资代理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协商解决;自购物资由工程承包单位与供货厂商协商解决。2)取样试验。工程承包单位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施工规范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单位批准。禁止不合格物资进场,连续二批产品不合格则不再从该供应商进料,主要物资不合格情况报公司物资设备部备案。
2.3创新监管手段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操作方便的检测设备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査,实现从传统手段(眼看、手摸、尺量)到采用先进检测设备的转变,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实现监督检测和监督检查的有效结合,如对工程所用材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存在质疑,可及时安排现场抽检。(2)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平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主管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监督业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对比与分析,为信息查询提供支持,提升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全面推行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实现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共享,为各层级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项目现场质量安全状况提供真实有效数据。同时,通过对监管项目信息的实时查询及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高风险、发现存在问题的工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解决。(3)加强对存在质量安全突出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例如发现某时段、某区域、一些专业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存在问题较多,可集中力量对该区域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和蹲点帮扶,系统分析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因,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结语
铁路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繁重又复杂多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的合理配合,施工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监管人员要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全面把握,要第一时间意识到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推动铁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震.加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探讨[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9,34(1):40-43.
[2]卢成柱.铁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69-170.
[3]蔡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铁路建设架子队用工模式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