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人们对于荣辱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荣辱观与社会道德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荣辱观与个体道德的关系的研究上。本文通过梳理荣辱观和个体道德的内涵及其结构、荣辱观在道德建构中的地位、个体道德的建构与养成,来阐述荣辱观在学校道德教育建构中的基础作用:荣辱观是个体道德建构的基石、是个体道德提升的动力、是个体道德评价的准绳、是个体道德修养的标杆。
【关键词】荣辱观;个体道德;建构
荣辱观是道德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对待荣和辱的总的看法。一般来说,个体有什么样的良心就有什么样的荣誉感和羞耻心,荣辱观的内在心理机制体现为是个体道德提升的避恶向善的内在动力,而良心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动机起着制约作用。
一、个体道德的形成与结构组成
一般说,事物的结构就是事物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的构成因素的组合形式。人们研究事物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把握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的诸因素的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组成的立体复合系统。所谓“德心”,也就是个体道德作为个体的道德意识的构成。它包括个体道德意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构成和个体道德作为个人认同和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倾向性心理构成。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个体的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的心理要素的构成,也是个体作为道德主体能动的反映现实社会道德关系的心理构成。
1、“德行”是个体道德的外在构成,实际上也就是个体道德行为。个体道德行为或“德行”,一般说来,就是具有一定社会身分并起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一定道德心理机制而引发的具有善恶价值的,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个体道德的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在显之于外在的方面或层面。
2、“德品”是个体道德的达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程度和水平。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道德境界在发展水平上的不同,道德境界可以分为他律的道德境界、自律的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等三个层次或阶段。在个体道德的结构中,其中“德品”是“德心”和“德行”的综合。而“德心”是“德品”的来源,是个体道德的善端。一方面,它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又是指导个体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德行”是“德心”的外在化表现,个体道德价值的外在化就形成个体一定的道德品质。
3、个体道德的建构与养成。个体道德的建构与养成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的内化,个体的自我道德建构与养成和社会道德建构与养成的统一。首先,个体道德的自我建构与养成。个体道德是个体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需要下才逐渐有了社会道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已经产生又对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影响和制约作用。个体道德的自我建构与养成就是主体在一定的道德原则的指引下,主体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孔子曾经强调“为仁由己。”认为一个人能否从善立德、成贤成圣,关键在于他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修养。其次,个体道德之所以称得上是个体的“自我立法”,在于它不是像“机器人”的某种性能和机能一样是由其制造者所赋予的,而是通过别人无法替代的自我修养得以发展和完美的。“自我立法”作为过程,也就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调控影响下所进行的自我修养过程。再次,个体的自我修养是个体道德发展成熟的关键所在。个体道德的社会建构与养成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道德环境规定着个体道德建构的方向。一方面,社会环境,决定个体道德品质的性质;另一方面,社会道德通过社会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的道德环境作用于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来实现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因而,个体所处的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道德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建构具有引导作用,而社会道德,直接决定着个体道德建构的方向或形成人的道德人格。
二、荣辱观在个体道德建构中的作用及机制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荣辱观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荣辱观直接关乎个体的道德良心、荣誉感、羞耻心等内在心理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荣辱观属于个体道德的范畴。作为双重意义而存在的荣辱观对个体道德建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个体道德建构的基石。从社会整体而言,荣辱观是个体“德心”的价值基石。首先,个体道德意识总是以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意识为前提的,作为现时代人们所积极倡导的荣辱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在荣辱观上的反应。一定社会倡导什么样的荣辱观代表着社会提倡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反对什么样的社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荣辱观是个体道德意识的价值基石。对于个体而言,荣辱观是道德意识的心理基石。其次,荣辱观是个体道德行为基本准则。它为个体的道德建构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情感基石,个体或因为自己不能成为普遍物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当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成为普遍物的那个个体,就会感到荣誉。这种情感伴随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始终,监督和激励个体道德的行为朝着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荣辱观是个体道德自律和自由境界形成的心理基础,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接受社会道德,当个体的道德行为由于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和自己的赞扬时就会得到良心的满足,从而产生一定的荣誉感,为了使自己的这种荣誉持续下去,个体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这个社会道德,最终成为习惯,道德不再是作为他律而存在,而是自我满足的需要。反之,当个体的道德行为由于违背一定的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和个体自我的谴责时就会得到良心的谴责,从而产生愧疚、羞耻心理。个体为了使自己这种行为不再发现,重新受到社会或他人的尊重,就会克服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努力践行社会道德,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道德到最后不是自己的约束自己的外在规范,而是自己的需要,个体已经感受不到道德的约束。
2、个体道德提升的动力。个体道德是由“德心”、“德行”、“德品”构成的。荣辱观通过作用于德心、德行、德品,而成为个体道德提升的动力。首先,人作为人之为人的存在,有得到社会尊重的需要,有安全、归属的需要,人们对荣誉的追求和对耻辱的拒斥,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其次,在行为之前,良心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动机起着制约的作用。良心根据道德义务的要求,对行为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对符合道德义务的动机给予肯定,违反内心道德义务的行为给予贬斥。在行为进行中,良心起着监督的作用。良心对个体行为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始终是一个极隐蔽的监督所。荣辱观通过人们对荣誉的追求,对耻辱的拒斥,而成为个体道德行为趋善避恶的内驱力。最后,荣辱观是个体“德品”提升的动力。个体的道德境界就其善恶意义上的层次构成而言,可以区分为善道德境界、可容道德境界和恶道德境界。所谓善的道德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达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比较高的一致性。所谓可容道德境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尚处于不为一定社会道德的舆论系统所指责排斥的水平,或者说是指一个人的德心和德行并未越出道德体系的“不应当”范畴之外但又并未达到其“高尚”程度的状况。处于这种道德境界的德心和德行,谈不上特定道德所求的“善”,也谈不上特定道德所指示的恶。它介于两者之间。所谓恶的道德境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处于与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相对立、相对抗的境域。
3、个体道德评价的标准。善恶之分,荣辱之别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善作为实现了的自由首先标识特定社会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特定价值内容,并成为成人、做人的价值标准。善的否定性存在即为恶。善与恶分别标识社会积极与消极、肯定性与否定性两种价值内容。善是自由的实现,是理想、完满、应然的存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视荣誉为圆满的善。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如孔孟把荣辱和“仁”、“义”、“礼”联系起来,也是对荣辱所内含的道德价值的肯定,善为荣,恶为耻。因此,个体的道德修养必须以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为导向。社会道德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价值来源,离开社会道德,个体道德修养就是一句空话,就会失去修养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伦理学,2007(6):67-72.
【关键词】荣辱观;个体道德;建构
荣辱观是道德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对待荣和辱的总的看法。一般来说,个体有什么样的良心就有什么样的荣誉感和羞耻心,荣辱观的内在心理机制体现为是个体道德提升的避恶向善的内在动力,而良心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动机起着制约作用。
一、个体道德的形成与结构组成
一般说,事物的结构就是事物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的构成因素的组合形式。人们研究事物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把握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的诸因素的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组成的立体复合系统。所谓“德心”,也就是个体道德作为个体的道德意识的构成。它包括个体道德意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构成和个体道德作为个人认同和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倾向性心理构成。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个体的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的心理要素的构成,也是个体作为道德主体能动的反映现实社会道德关系的心理构成。
1、“德行”是个体道德的外在构成,实际上也就是个体道德行为。个体道德行为或“德行”,一般说来,就是具有一定社会身分并起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一定道德心理机制而引发的具有善恶价值的,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个体道德的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在显之于外在的方面或层面。
2、“德品”是个体道德的达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程度和水平。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道德境界在发展水平上的不同,道德境界可以分为他律的道德境界、自律的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等三个层次或阶段。在个体道德的结构中,其中“德品”是“德心”和“德行”的综合。而“德心”是“德品”的来源,是个体道德的善端。一方面,它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又是指导个体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德行”是“德心”的外在化表现,个体道德价值的外在化就形成个体一定的道德品质。
3、个体道德的建构与养成。个体道德的建构与养成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的内化,个体的自我道德建构与养成和社会道德建构与养成的统一。首先,个体道德的自我建构与养成。个体道德是个体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需要下才逐渐有了社会道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已经产生又对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影响和制约作用。个体道德的自我建构与养成就是主体在一定的道德原则的指引下,主体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孔子曾经强调“为仁由己。”认为一个人能否从善立德、成贤成圣,关键在于他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修养。其次,个体道德之所以称得上是个体的“自我立法”,在于它不是像“机器人”的某种性能和机能一样是由其制造者所赋予的,而是通过别人无法替代的自我修养得以发展和完美的。“自我立法”作为过程,也就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调控影响下所进行的自我修养过程。再次,个体的自我修养是个体道德发展成熟的关键所在。个体道德的社会建构与养成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道德环境规定着个体道德建构的方向。一方面,社会环境,决定个体道德品质的性质;另一方面,社会道德通过社会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的道德环境作用于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来实现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因而,个体所处的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道德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建构具有引导作用,而社会道德,直接决定着个体道德建构的方向或形成人的道德人格。
二、荣辱观在个体道德建构中的作用及机制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荣辱观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荣辱观直接关乎个体的道德良心、荣誉感、羞耻心等内在心理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荣辱观属于个体道德的范畴。作为双重意义而存在的荣辱观对个体道德建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个体道德建构的基石。从社会整体而言,荣辱观是个体“德心”的价值基石。首先,个体道德意识总是以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意识为前提的,作为现时代人们所积极倡导的荣辱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在荣辱观上的反应。一定社会倡导什么样的荣辱观代表着社会提倡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反对什么样的社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荣辱观是个体道德意识的价值基石。对于个体而言,荣辱观是道德意识的心理基石。其次,荣辱观是个体道德行为基本准则。它为个体的道德建构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情感基石,个体或因为自己不能成为普遍物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当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成为普遍物的那个个体,就会感到荣誉。这种情感伴随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始终,监督和激励个体道德的行为朝着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荣辱观是个体道德自律和自由境界形成的心理基础,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接受社会道德,当个体的道德行为由于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和自己的赞扬时就会得到良心的满足,从而产生一定的荣誉感,为了使自己的这种荣誉持续下去,个体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这个社会道德,最终成为习惯,道德不再是作为他律而存在,而是自我满足的需要。反之,当个体的道德行为由于违背一定的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和个体自我的谴责时就会得到良心的谴责,从而产生愧疚、羞耻心理。个体为了使自己这种行为不再发现,重新受到社会或他人的尊重,就会克服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努力践行社会道德,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道德到最后不是自己的约束自己的外在规范,而是自己的需要,个体已经感受不到道德的约束。
2、个体道德提升的动力。个体道德是由“德心”、“德行”、“德品”构成的。荣辱观通过作用于德心、德行、德品,而成为个体道德提升的动力。首先,人作为人之为人的存在,有得到社会尊重的需要,有安全、归属的需要,人们对荣誉的追求和对耻辱的拒斥,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其次,在行为之前,良心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动机起着制约的作用。良心根据道德义务的要求,对行为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对符合道德义务的动机给予肯定,违反内心道德义务的行为给予贬斥。在行为进行中,良心起着监督的作用。良心对个体行为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始终是一个极隐蔽的监督所。荣辱观通过人们对荣誉的追求,对耻辱的拒斥,而成为个体道德行为趋善避恶的内驱力。最后,荣辱观是个体“德品”提升的动力。个体的道德境界就其善恶意义上的层次构成而言,可以区分为善道德境界、可容道德境界和恶道德境界。所谓善的道德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达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比较高的一致性。所谓可容道德境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尚处于不为一定社会道德的舆论系统所指责排斥的水平,或者说是指一个人的德心和德行并未越出道德体系的“不应当”范畴之外但又并未达到其“高尚”程度的状况。处于这种道德境界的德心和德行,谈不上特定道德所求的“善”,也谈不上特定道德所指示的恶。它介于两者之间。所谓恶的道德境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处于与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相对立、相对抗的境域。
3、个体道德评价的标准。善恶之分,荣辱之别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善作为实现了的自由首先标识特定社会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特定价值内容,并成为成人、做人的价值标准。善的否定性存在即为恶。善与恶分别标识社会积极与消极、肯定性与否定性两种价值内容。善是自由的实现,是理想、完满、应然的存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视荣誉为圆满的善。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如孔孟把荣辱和“仁”、“义”、“礼”联系起来,也是对荣辱所内含的道德价值的肯定,善为荣,恶为耻。因此,个体的道德修养必须以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为导向。社会道德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价值来源,离开社会道德,个体道德修养就是一句空话,就会失去修养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伦理学,2007(6):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