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散啤\海风和梧桐树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旧的街道与海边穿行,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麦芽味道,口中依然残留着啤酒甘苦的余味。一个穿着人字拖和褐色背心的男人走在八大关橙顶灰墙的德式洋房中间,在梧桐树投下的斑驳阴影中轻轻地晃着肩膀,手中拎一个装满冰镇啤酒的塑料袋。不时,他会将蒙着一层雾气的袋子拿到嘴边,喝上一口冰凉的啤酒。在他不远的前方,第一海滨浴场的沙滩上人头攒动,“花石楼”外面的大海边,木栈道沿着海岸线蜿蜒伸展。灰蓝色浅海的波浪推起一条条浪线涌向海滩奔跑的人们。散装啤酒、海风和梧桐树,这是夏天的青岛,酷暑中的避风港。
  青岛人不能离开啤酒,尤其在盛夏的阳光中。海风固然能吹干被汗水浸湿的衣襟,但不能熄灭焦灼烦躁的心火。唯有略带甘苦清凉的啤酒,由喉咙开始,慢慢将凉爽带到身体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中,浸透整个身体。
  在圣弥厄尔教堂哥特式尖顶投下的阴影里,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店门前堆着9个锡桶,一个老人从对面的门楼中走过来,将一个小桌子摆在门前的树荫中,再把一盘刚炒好的花蛤摆在桌子上,旋即向着商店走来。老板扔掉手中的烟,顺手拎起其中一个铁皮桶装在啤酒机上。老汉花了5元钱在小店买了一塑料袋当天出厂的青岛生啤,慢悠悠的走回自己门前的树荫下。
  1903年,欧洲人在登州路建起了啤酒厂,青岛啤酒响当当的牌子从此确立起来。一百年了,世事沉浮,从殖民地到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唯独德国人带来的青岛啤酒与这个城市越缠越紧,有割不断的缘分。
  在青岛,瓶啤不冰镇,大多青岛人是不愿意喝的,这个老毛病有些年月了。现在散啤涨到两块五一杯,老百姓的银子不多,比起空调酒店里天天大鱼大肉的消费,每天买上几袋啤酒树荫海边消消暑还是挺从容的。散啤也的的确确是青岛人的一大嗜好,因啤酒厂就在市里,这散啤成为了青岛一个特殊的本土符号。
  改革开放之前,物质匮乏什么都缺,啤酒也不例外。有一段时期啤酒只在饭店有供应,想喝啤酒只能到饭店喝大碗散啤,那个时期的散啤,是把新出产的啤酒原浆倒进一个大缸里,还要掺进一些自来水。想带回家喝的,就要拿着暖壶或燎壶去排队,另外还要根据打的酒量,买上几个凉拌菜。打酒要代菜,不花上些许菜钱,甭想买到散啤,也是当年饭店里的规矩。
  到了塑料袋打散啤的时候,啤酒敞开供应,每天几乎都是当日生产的最新鲜的青岛啤酒,大街小巷每个商店都能买到,人们下班后用塑料袋打上几斤,悠哉悠哉地拎着啤酒,踱步于被树荫遮蔽的小路上,成为青岛老城区常见的街头影像,这让我想起北京有些年满街都是拿着北冰洋汽水散步的情景。
  从栈桥开始,沿着曲曲折折的青岛海岸线,一路走下去,木栈道上,脚下发出“空空”的回音。青岛是座很彻底的石头城,一百多年的石板路、石阶路,连通着街与街的门户,石头老墙、石头老门阶,在石板光滑处,岁月留下足迹,唯独这条栈道是木头的,感觉是青岛最柔软的地方。虽然现在踩过栈道的脚步大多是游客的,但这里依然属于青岛人。
  白天汹涌的人潮随着夕阳西下,渐渐地变得稀松。石板路开始蒸腾起白天积攒的热量,住在海边附近的居民这才走出城市,向海边栈道聚集。他们不像游客那样东张西望,四处探看,只是慢慢挪动着慵懒的步伐,任海风推着身体行走。
  这木栈道像一条戴在青岛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将一个个海湾、一处处景点串联起来。跟随着青岛居民慵懒的步伐,在鲁迅公园吃一串烧烤,在第二海滨浴场堆一座沙丘,在汇泉湾的礁石上看一看夜钓人的战果,在五四广场的台阶上坐下,听一听散发在海风中的小提琴若隐若现的小夜曲。凉意天成。
  
其他文献
北京的夏夜,最适合纳凉。一入夜就凉起来,单车的铰链声在胡同里响着,熟悉的人都在某个路灯下,彼此和对方闲聊着,拖着长长的尾音,只可惜胡同和大杂院越来越少。  南方的夏天,热像只幽灵,无处、无时不在。空气像是胡乱缠在身上的丝,扯不开。几个朋友去吃宵夜,在烦闷的夜里推杯换盏,慢慢我才知道,原来在南方、城市,纳凉就是坐在街头的排档里吃吃喝喝。  过长江,夜宵成了一种态度,无论暑寒,往往一条街的大排档,都是
期刊
晨泳 午泳 夜泳  有一夜,人群都聚集在阿亮吧,孵着空调喝大酒,突然断电,举村断电,人又都海浪样从各色房间里拍出。一时间阿亮吧与曾记烧烤前的小空地,烛光点点,人头攒动,双双夹角拖拍打着浮层热气的土地,百无聊赖的深更夜,突然就闻人语,“走,下海去”。  汽车从小巷中款款挪来,前灯在停电夜里剪影出光了膀、扛了轮胎泳圈的青年,像是有一声口哨,便一队人跟上,有种老胶片电影的气息。只需穿个马路,就可投身夜海
期刊
苦夏漫长,在前空调的年代里,消夏、纳凉是人们夏天最重要的生活。  自古的热闹事,什么都得摊一个人气,纳凉也不例外。  旧时光里的纳凉,是一整条街巷、一整个乡村、一整座城市的全民运动,自然又“市侩”,充满了“人味儿”,以至我们在今天回忆起这种生活,心中除了感念,总还有那么点淡淡的忧伤。  空调制冷快,讲求效率,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但纳凉有个过程,这过程里的欢声笑语、碎嘴八卦和土气的活泼劲,是专属“
期刊
北京也热,热到拿一个鸡蛋在地上敲开,熟了……  北京也闷,总有那么几天,就像把人放进开锅的蒸笼,转用文火慢慢蒸熟……  对于北京人而言,夏天来了,并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站在阳光下看着眼前的柏油路面,悠悠的有一层蒸汽飘向天空。但,就算在心里暗骂,饭要吃,日子也要过。总有些老法子,让老百姓耐过这三个月的炎炎夏日。    我小时候的北京城,绿树多过楼房,虽然是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但二环以内还是有几
期刊
撒哈拉日落、洞穴旅馆、麦地那、古斯-古斯 、地中海浴疗、《星球大战》、  迦太基、蓝白小镇、沙漠绿洲。这些关键词,  构成突尼斯的美妙变奏——观赏、体验、美食、购物。  年初的一场“革命”,让隶属于非洲版图的突尼斯看起来酷烈又深重。  然而,这大约只是一种来自遥远之地的“想象”,择取与生发于CNN镜头,  并不能代表真实。真实是什么,骚乱后半年,  再次踏上突尼斯国土,意识到这里与两年前我来时几乎
期刊
去上垟的路上,司机顺道带我们去看一处廊桥。那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一座桥,已不是传统的拱形的廊桥形制,然而,透过桥上木窗望出去,远景是连绵的山,阴雨云彩下,翠得格外的重,几乎要晕染开来;中景是披了蓑衣的农夫,正躬身在水田里插秧,乌的水映铮绿的秧苗,很是好看;近景便是桥下的水,我盯着那水看了半天,惊觉这水,竟能变幻出四五种不同的绿色,而这几种不同的绿,似乎都能在这几天一路看下来的青瓷釉色中找到:水深处是沉
期刊
在武汉,纳凉跟水有关。首先是一口井,那些散布在旧城区大街小巷的井,大多杂木丛生,一方青石覆盖,每到七月,临近盛夏时才开启。个子小的孩子们踊跃报名,沿着布满青苔的井壁被吊到深井中,下井掏出枯叶和淤泥。不过几天,清冽的井水盈出。黄昏时分,各家用井水泼街,为晚些时候的“竹床阵”铺设战场。冰凉的井水接触到烈日烘烤一天的地面,顿时像刚撬开的汽水一样冒着泡沫,孩子们雀跃着赤脚踩水。暮色下的欢笑,使辛苦一天下班
期刊
月饼分苏式、广式、京式,各地夏季纳凉也是同样道理,各有风格。姑苏城原本不是什么火炉,自古“人家尽枕河”,四周又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坐镇,密集的水网和大海一样营造出小气候,别处七月流火奈何天,姑苏城不管,依旧过着闲庭信步杨柳岸的舒雅生活。  偶有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的日子,苏州人也有对策,而且每一项都贴合江南细致情愫。油纸伞大概只是电影里的剧情,20多年前当我还只会背诵“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候,撑着
期刊
在都江堰的河边,清一色的凉棚、竹椅、麻将馆和大排档,专供受不了夏天憋闷的人们消夏。在更加上游的虹口一带,遮阳伞下是更亲近河水的竹椅,人们可以把脚泡在冰冷的水里喝茶。类似青城山这样的地方,山民们原先修建的房子早被怕热又懂得享受的成都人买下了,哪怕买的只是一个房间,周末来住两天也非常惬意,惟一的坏处是山里的蚊子比较毒。    早有成都人在本地温度第一次达到三十度时开始喊热了。这个盆地里的人越来越怕热,
期刊
这个城市的夏天如火如荼……  点燃了太阳,点燃了生活,  也点燃了很多记忆中的故事。  蝉鸣声、拖板儿慵懒的步伐、奶奶的冰凉稀饭、  爷爷在树荫下的背影……  这个城市夏天的故事,  在一天到晚避暑的忙碌中开始……    南京是“火炉”。夏天,大清早,梧桐树上的蝉鸣像是在替烈日呐喊,我被院子里大人们噼里啪啦的靸板儿响声吵醒,再也无法入眠。靸板儿是南京人夏天贪图凉快穿的拖鞋,两块鞋底模样的木板,前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