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它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着手分析,在微观中寻找宏观的方向。以《说书人》教学为例,旨在以“文本细读”为驶向彼岸的小帆之一,引导学生在文本鉴赏的海洋里沉潜涵泳,反复玩味和推敲,从而获得语言之味。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说书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3-0029-02
【作者简介】顾淋丽,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
笔者最近听了4节同题异构课,课题是《说书人》,很有感触。这4节课优点不少,问题也很明显,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几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没有吃透教材的情况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活动设计上,因而不能准确理解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不能从前后教材的相互联系上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核心知识并赋予教材新意,从而教学时本末倒置,冲淡主题,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知道,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的关键一步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要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本细读”。
“文本解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本的理解、阅读,它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所以,文本细读包含在文本解读中,是对文本进行的微观分析。文本细读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着手分析,是在微观中寻找宏观的方向。若用文本细读的原则来教授《说书人》这篇文章,笔者以为可做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细读标题,整体感知
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一篇优秀的作品,它们往往也具有一个令人难忘、引人深思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又能透射出作品的内容概要,能使读者或观众从这双“眼睛”中窥探到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说书人》一文可以先从细读标题入手,依次抓住“书”“说”“人”这3个关键字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整体感知说书人的形象。
首先,细读“书”字——“请从文章中找到反映说书人说书内容的语句及这些故事背后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学生从文中共找到4处语句并总结得出这些故事基本上是表现“义勇”这个主题的。
然后,细读“说”字——“再读文本,找到文章中描写说书人‘说’书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说书人‘说’的特点。”在学生概括出诸如“绘声绘色”“如临其境”“精彩绝伦”等词语的基础上,师生最终选用“妙绝”二字来概括。
最后细读“人”字——“在分析‘说’的基础上,请问这样的说书人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找到相应语句并用词语概括。”学生讨论之后,归结到文章最后一段的一句话:“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从而提炼出诸如“感动”“指引心灵”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师生以“走心”一词,来表现说书人对听者心灵的触动。
这样通过对标题中3个关键字的细读分析,学生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位说书技艺堪称“妙绝”之人,一位将“义勇”正能量撒播向全社会之人,一位能够感动世人、将人的心灵引向深远之人,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世间最为美好之人。而这一教学流程则是建立在“细读”的基础上的,从标题出发进而细读文本,从而引导出学生对说书人形象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细读情节,领悟情感
通过细读标题,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中描绘的主人公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抓住文本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实质了。《说书人》是一篇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优秀作品。那如何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这一内涵呢?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读情节的变化,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情感。
在教学中,笔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情节的关注:“这样一位美好之人,结局却又如何呢?”让学生从说书人“神”一般的形象中走了出来,通过再次细读文本来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找到了具体语段,抓住了“葬在乱坟岗”“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有”等关键语句,这时,学生已经清楚,我们不仅仅是要了解说书人光鲜的一面,更要细读情节的转折,从而读出说书人背后的苦——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后方能明白这才是作者师陀最想通过文本传递的内涵。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说:“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发出来。”好的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阅读的表面,而要抓住文本的“矛盾”处,把它揭发出来,让学生理解。比如,通过细读情节,让说书人结局的“惨”与开篇的“妙”形成矛盾对比,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作者的真实情感表现得更加充分,学生的理解也必然更加深刻。
三、引导学生细读背景,触类旁通
毋庸置疑,文本创作与“背景”息息相关。背景解读,是了解那个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过程,也是感受作者心灵思考的过程。为实现这样的阅读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把握特定时代的历史基调,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俯视文本内容,咀嚼文本词句,进而正确理解与评价作者的心灵思考与文本内容。符合作者本意及时代特征的解读,是对文本作者最大的尊重。
以《说书人》教学为例,怎样让学生关注文章背景呢?笔者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美好之人结局却最为凄惨,到底原因为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带着问题让学生再次细读文章,注意文中与背景有关系的语段。通过几次见面时的肖像描写和别人的议论可以概括出说书人的“穷”“病”“孤”这些个人原因,而文章中表现出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传统文化衰败,听客减少,离开小城,无暇听;城隍庙改成俱乐部,新文化的入侵;问者急切,只因心存疑虑与关注;答者懒散不耐烦,甚至嘲弄地说,只因与己无关,可见人心之麻木,世情之冷漠”等语句则可以概括出“物价飞涨、文化衰败、人情冷漠”等社会原因。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并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说书人的死让‘我’内心沉重,于是有感而发‘这个小城多荒凉啊’,作者认为“荒凉”的是什么呢?”最终师生总结出“荒凉”的更是人们的“内心状态”——“人性”“文化”“社会”的荒凉。课堂进展到这里,对于文章主旨的分析也已经基本到位了。
所以,正如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所言:“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单单了解他的词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但是,甚至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动机。直到这个层面,对一种言语的心理分析才算完整。”因而引导学生细读背景,是全面理解文章的重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引导绝不是“舍一不可”,更不是“万全之策”,對于不同的文本我们要“因地制宜”。但是任何文章都要抓住文本言语这个“缰绳”,综合其他解读要素,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我们以“文本细读”为驶向彼岸的小帆之一,在文本鉴赏的海洋里沉潜涵泳,反复玩味和推敲,真正获得语言之味。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说书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3-0029-02
【作者简介】顾淋丽,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
笔者最近听了4节同题异构课,课题是《说书人》,很有感触。这4节课优点不少,问题也很明显,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几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没有吃透教材的情况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活动设计上,因而不能准确理解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不能从前后教材的相互联系上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核心知识并赋予教材新意,从而教学时本末倒置,冲淡主题,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知道,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的关键一步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要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本细读”。
“文本解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本的理解、阅读,它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所以,文本细读包含在文本解读中,是对文本进行的微观分析。文本细读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着手分析,是在微观中寻找宏观的方向。若用文本细读的原则来教授《说书人》这篇文章,笔者以为可做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细读标题,整体感知
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一篇优秀的作品,它们往往也具有一个令人难忘、引人深思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又能透射出作品的内容概要,能使读者或观众从这双“眼睛”中窥探到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说书人》一文可以先从细读标题入手,依次抓住“书”“说”“人”这3个关键字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整体感知说书人的形象。
首先,细读“书”字——“请从文章中找到反映说书人说书内容的语句及这些故事背后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学生从文中共找到4处语句并总结得出这些故事基本上是表现“义勇”这个主题的。
然后,细读“说”字——“再读文本,找到文章中描写说书人‘说’书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说书人‘说’的特点。”在学生概括出诸如“绘声绘色”“如临其境”“精彩绝伦”等词语的基础上,师生最终选用“妙绝”二字来概括。
最后细读“人”字——“在分析‘说’的基础上,请问这样的说书人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找到相应语句并用词语概括。”学生讨论之后,归结到文章最后一段的一句话:“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从而提炼出诸如“感动”“指引心灵”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师生以“走心”一词,来表现说书人对听者心灵的触动。
这样通过对标题中3个关键字的细读分析,学生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位说书技艺堪称“妙绝”之人,一位将“义勇”正能量撒播向全社会之人,一位能够感动世人、将人的心灵引向深远之人,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世间最为美好之人。而这一教学流程则是建立在“细读”的基础上的,从标题出发进而细读文本,从而引导出学生对说书人形象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细读情节,领悟情感
通过细读标题,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中描绘的主人公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抓住文本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实质了。《说书人》是一篇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优秀作品。那如何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这一内涵呢?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读情节的变化,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情感。
在教学中,笔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情节的关注:“这样一位美好之人,结局却又如何呢?”让学生从说书人“神”一般的形象中走了出来,通过再次细读文本来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找到了具体语段,抓住了“葬在乱坟岗”“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有”等关键语句,这时,学生已经清楚,我们不仅仅是要了解说书人光鲜的一面,更要细读情节的转折,从而读出说书人背后的苦——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后方能明白这才是作者师陀最想通过文本传递的内涵。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说:“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发出来。”好的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阅读的表面,而要抓住文本的“矛盾”处,把它揭发出来,让学生理解。比如,通过细读情节,让说书人结局的“惨”与开篇的“妙”形成矛盾对比,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作者的真实情感表现得更加充分,学生的理解也必然更加深刻。
三、引导学生细读背景,触类旁通
毋庸置疑,文本创作与“背景”息息相关。背景解读,是了解那个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过程,也是感受作者心灵思考的过程。为实现这样的阅读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把握特定时代的历史基调,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俯视文本内容,咀嚼文本词句,进而正确理解与评价作者的心灵思考与文本内容。符合作者本意及时代特征的解读,是对文本作者最大的尊重。
以《说书人》教学为例,怎样让学生关注文章背景呢?笔者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美好之人结局却最为凄惨,到底原因为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带着问题让学生再次细读文章,注意文中与背景有关系的语段。通过几次见面时的肖像描写和别人的议论可以概括出说书人的“穷”“病”“孤”这些个人原因,而文章中表现出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传统文化衰败,听客减少,离开小城,无暇听;城隍庙改成俱乐部,新文化的入侵;问者急切,只因心存疑虑与关注;答者懒散不耐烦,甚至嘲弄地说,只因与己无关,可见人心之麻木,世情之冷漠”等语句则可以概括出“物价飞涨、文化衰败、人情冷漠”等社会原因。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并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说书人的死让‘我’内心沉重,于是有感而发‘这个小城多荒凉啊’,作者认为“荒凉”的是什么呢?”最终师生总结出“荒凉”的更是人们的“内心状态”——“人性”“文化”“社会”的荒凉。课堂进展到这里,对于文章主旨的分析也已经基本到位了。
所以,正如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所言:“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单单了解他的词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但是,甚至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动机。直到这个层面,对一种言语的心理分析才算完整。”因而引导学生细读背景,是全面理解文章的重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引导绝不是“舍一不可”,更不是“万全之策”,對于不同的文本我们要“因地制宜”。但是任何文章都要抓住文本言语这个“缰绳”,综合其他解读要素,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我们以“文本细读”为驶向彼岸的小帆之一,在文本鉴赏的海洋里沉潜涵泳,反复玩味和推敲,真正获得语言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