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希毛孢子菌顶体观察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菌丝生长与顶体(spitzenkper)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染剂FM4-64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T.asahii进行荧光染色,经不同浓度细胞松弛素D抑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 在T.asahii芽胞、芽管以及菌丝顶端和亚顶端均可见到FM4-64荧光聚集;随着细胞松弛素D浓度的增加,其顶体荧光逐渐消失。T.asahii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T.asahii存在与真菌极性生长密切相关的顶体,其在控制菌丝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celium growth and spitzenkper in Trichosporon asahii (T.asahii). Methods 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T.asahii cultured in YPD liquid medium with fluorescent dye FM4-64 was carried out. After being inhibi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ytochalasin D, the staining results were observed unde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Results FM4-64 fluorescence aggregates were observed in T.asahii sprouts, germ tubes and mycelium apical and apical apices. The acrosome fluorescence gradually disappear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ytochalasin D concentration. T.asahii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onclusion There is an acrosome closely related to polar growth of fungi in T.asahii,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mycelial growth.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拟诊小肠疾病的186例患者进行检查.43例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例患者经
晚明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张鹤鸣之二弟张鹤腾、长子张大同皆于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所部攻陷颍州时被杀。张鹤腾既为名宦,又为名医。张大同亦为当世名士。尽管二人皆有著述一直流传
采用自洽场方法获得体系电荷密度分布 ,根据激子理论分析体系电荷密度矩阵 ,推导出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的频谱分布 ,并在原子轨道函数基上构造电流输运的矩阵等式 ,然后采
目的比较平坦型腺瘤和隆起型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两者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选取2002年至2006年间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平坦型和隆起型腺瘤,比较两者的病理学特
目的 观察间接法门静脉血栓溶解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间接法门静脉血栓溶解术治疗.术
目的 研究联用复方谷氨酰胺和益生菌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病毒、护肝、利尿和支持治疗的
便秘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症状,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便秘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也称直肠性便
自从1980年第一次报告经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以来[1],现已日益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有Pull (Ponsky)、Push(Sachs-Vine)、Intro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肝硬化患者148例(已排除了合并原发性甲亢、甲减以及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其它相关因素者,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重度有机磷并发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 40例重度有机磷并发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及阿托品治疗组;采集入院1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