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有媒体刊发了“今冬北半球将迎来‘千年极寒’的消息”,引发全民高度关注。截止10月26日,关于“千年极寒”的相关网页搜索达到4,670,000篇。记者采访发现,“千年极寒”的说法,早早触动了商家的敏锐嗅觉,做起保暖产品的文章来。
网络商品穿上“千年极寒”
“昨天还准备在网上淘件风衣,今天就改主意买羽绒服了。”骤冷的天气让网购达人苏小姐,提前开始了冬天的网购计划。
网上的商家自然比苏小姐更早进入状态。记者在第九大道特卖会网站上看到,羽绒服和秋季当道的卫衣、针织衫起上了热门搜索榜首,该网站10月份时还曾打出过“羽绒服199元起,气温降1摄氏度羽绒服加价20元”的广告,显然也是瞄准了寒冷的天气搞促销。
一家网站的销售数据显示,本周各种保暖用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近三天,羽绒服销售狂增至5万多件,比此前周增长约40%。保暖内衣、毛衣、暖宝宝等产品也都出现了30%以上的增长。
此外,不少购物网站以“千年极寒”为广告噱头,为冬装产品做宣传。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发现,贴上“千年极寒”标签的有979件商品,其中女靴和女装数量最大。此外冬季常见的护腰、护膝、男女内衣等小商品,也都功能变强大,宣传语是能抵御“千年极寒”。
羽绒服成了“早产儿”
与网络相比,商场里跟随天气的脚步要慢一些,记者24日在柳巷几家商场发现服装品牌店中,还是以风衣、外套为主,大约一半的品牌有羽绒服上柜,上柜时间最早的在9月底,有的在最近的一周之内,还有一些品牌23日刚刚到货。不少营业员表示,今年羽绒服上柜时间比去年略早一些。
在一些同时销售去年旧款和今年新款羽绒服的品牌店内,记者发现了价格的涨幅。一家高档品牌店,旧款的中长羽绒服原价1999元,现在促销打5折,新款的短羽绒服标价2670元,还不打折;另一家中档品牌店中,同样充绒量80%的旧款羽绒服以原价939元对折价格促销,新款羽绒服卖到1189元。记者发现,今年的羽绒服价位多在800元~1200元。一家休闲品牌店的营业员说,第一批羽绒服价位相对低,随着天气进一步降温,下一批货的价格还会走高。
一家服装品牌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羽绒服的价格大约上涨了150元,不过他们对涨价原因的解释是羽绒服原料价格的上涨和款式的变化。
取暖用品紧俏
除了服饰以外,很多和保暖沾边的保暖用品今年也都上柜比较早。记者在长治路一家电器卖场看到,取暖器柜台摆在大门显眼处,电热炉、暖风机、快热炉、小太阳等多种取暖设备已经全部上柜。
一位姓曾的销售人员介绍,去年这时候,工作一天,取暖器一共卖几台都数得过来。但是今年,各种品牌都卖得不错,上周末,格力一款快热炉都卖断货了。
据销售人员介绍,取暖设备中,防水的暖风机和快热炉最热销,很多顾客都是因为洗澡嫌冷要提前买个防水的取暖器放进浴室。因为取暖设备提前进入热销状态,商家都叮嘱厂家一定要备足货源,不少品牌的进货量都有所提升。
此外,暖气供应比往年提前数天,记者所住小区供暖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今年气温骤降,将依据具体情况加大供暖压强,确保居民正常取暖。
“千年极寒”:波动股市
“千年极寒”对于中国整个煤炭行业来说可谓是颗重磅炸弹,这意味着煤炭下游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以及供暖企业、居民生活等将不得不大量增加采购,以满足届时巨大的需求量。
股民秦女士这两天格外兴奋,她买的兖州煤业今天又是一个涨停。
国庆过后,煤炭股一直是一片大好形势。山西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陈先生表示,近期疯涨的煤炭股除了具有资源概念外,也有可能是投资者瞄准了寒冷的预期,进行炒作。不少煤炭股前期跌势汹涌,估值较低,加上四季度本身就是用煤旺季,煤炭股具有炒作价值。
不过,一些资深炒股人士指出,虽然煤炭板块大热,但是上涨空间已经到位,各板块此起彼伏,下一个热点出现时,煤炭股就可能不是热点,建议股民不要盲目追高。
针对“千年极寒”炒作激发能源股上涨争议,记者从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了解到,“千年极寒”顶多只是煽风点火的作用,占非常小的比例。截至目前,全国及山西省重点电厂煤炭库存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华东电网直供库存为14天,南方电网升至32天。预计随着天气转冷,电厂耗煤将增加,电厂库存将有定程度的下降。一位市场人士也称,虽然此次煤炭股上涨外因更直接,但究其原因,低估值才是机构敢于放手大干的主因。整个煤炭行业2010年平均市盈率仍然仅有17.5倍,估值水平仍偏低。
业内人士提示相关企业,无论是煤炭生产企业还是用煤企业都需要密切关注千年极寒消息,并且提高过冬意识,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以及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机。
百年记录怎生千年判断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地区恐怕会出现超低温的极端天气,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千年极寒”近在眼前,欧洲、中国都将波及,一场有关“这个冬天特别冷“的热议最近甚嚣尘上,能源股也闻风而动。推究下来,或许这只是“真实的谎言”。
“谎言”的作者,神秘“波兰科学家”——来自波兰气象与水务管理研究所的气候学家科瓦尔沃斯基一再“澄清”:“千年极寒”纯属误传!是媒体断章取义了我在波兰Tok FH广播电台的讲话。
新华社10月12日报道刊发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的意见:根据“拉尼娜”现象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科学依据很不充分。
气候专家认为,用“千年”、“极”这些字眼来谈几个月后的天气状况,本身就是极不靠谱的。准确的气象记录历史不过150年,何来“千年极寒”之说?按照现在的气候预报水平,科学家只能谈谈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大概的变化区间。他们可以预报几个月或者几年后的平均状况大概是什么样子,但要预报几个月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具体天气状况,比如极端低温,超强风暴等,现阶段的气候模型还是无能为力。
切勿迷信国际“权威”
“千年极寒”的说法源自一位波兰科学家对欧洲今年冬天气候的预测,他认为过去两年内,负责向北大西洋输送热量的湾流减弱到原强度的一半,所以欧洲今年会出现千年里面最冷的冬天。这种推论真实性尚未考证,媒体就纷纷夸大“千年极寒”的做法似乎并不陌生。
一旦理论、数据、文件搭上“国际”的招牌往往会变得“令人信服”,真相却被忽视。“外来和尚会念经”并无依据,“权威”也会有真假,此次“千年极寒”闹剧也许正是迷信权威的恶果。
专家认为,“千年极寒”论与气象部门的正式预告并不吻合,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气象杂志发表了类似的预测,而有些媒体却接连不断地说欧洲气象学家预告今冬将遭遇千年最冷的天气,这一切无疑显得毫无道理。
实际上,很多的气象研究机构都会做出关于短期气候的预测。近日,权威机构——“哥伦比亚大学IRI中心”所预报的2010.12—2011.2这三个月的气温,结果显示气温不降反升,与“千年极寒”论唱起反调。
网络商品穿上“千年极寒”
“昨天还准备在网上淘件风衣,今天就改主意买羽绒服了。”骤冷的天气让网购达人苏小姐,提前开始了冬天的网购计划。
网上的商家自然比苏小姐更早进入状态。记者在第九大道特卖会网站上看到,羽绒服和秋季当道的卫衣、针织衫起上了热门搜索榜首,该网站10月份时还曾打出过“羽绒服199元起,气温降1摄氏度羽绒服加价20元”的广告,显然也是瞄准了寒冷的天气搞促销。
一家网站的销售数据显示,本周各种保暖用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近三天,羽绒服销售狂增至5万多件,比此前周增长约40%。保暖内衣、毛衣、暖宝宝等产品也都出现了30%以上的增长。
此外,不少购物网站以“千年极寒”为广告噱头,为冬装产品做宣传。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发现,贴上“千年极寒”标签的有979件商品,其中女靴和女装数量最大。此外冬季常见的护腰、护膝、男女内衣等小商品,也都功能变强大,宣传语是能抵御“千年极寒”。
羽绒服成了“早产儿”
与网络相比,商场里跟随天气的脚步要慢一些,记者24日在柳巷几家商场发现服装品牌店中,还是以风衣、外套为主,大约一半的品牌有羽绒服上柜,上柜时间最早的在9月底,有的在最近的一周之内,还有一些品牌23日刚刚到货。不少营业员表示,今年羽绒服上柜时间比去年略早一些。
在一些同时销售去年旧款和今年新款羽绒服的品牌店内,记者发现了价格的涨幅。一家高档品牌店,旧款的中长羽绒服原价1999元,现在促销打5折,新款的短羽绒服标价2670元,还不打折;另一家中档品牌店中,同样充绒量80%的旧款羽绒服以原价939元对折价格促销,新款羽绒服卖到1189元。记者发现,今年的羽绒服价位多在800元~1200元。一家休闲品牌店的营业员说,第一批羽绒服价位相对低,随着天气进一步降温,下一批货的价格还会走高。
一家服装品牌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羽绒服的价格大约上涨了150元,不过他们对涨价原因的解释是羽绒服原料价格的上涨和款式的变化。
取暖用品紧俏
除了服饰以外,很多和保暖沾边的保暖用品今年也都上柜比较早。记者在长治路一家电器卖场看到,取暖器柜台摆在大门显眼处,电热炉、暖风机、快热炉、小太阳等多种取暖设备已经全部上柜。
一位姓曾的销售人员介绍,去年这时候,工作一天,取暖器一共卖几台都数得过来。但是今年,各种品牌都卖得不错,上周末,格力一款快热炉都卖断货了。
据销售人员介绍,取暖设备中,防水的暖风机和快热炉最热销,很多顾客都是因为洗澡嫌冷要提前买个防水的取暖器放进浴室。因为取暖设备提前进入热销状态,商家都叮嘱厂家一定要备足货源,不少品牌的进货量都有所提升。
此外,暖气供应比往年提前数天,记者所住小区供暖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今年气温骤降,将依据具体情况加大供暖压强,确保居民正常取暖。
“千年极寒”:波动股市
“千年极寒”对于中国整个煤炭行业来说可谓是颗重磅炸弹,这意味着煤炭下游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以及供暖企业、居民生活等将不得不大量增加采购,以满足届时巨大的需求量。
股民秦女士这两天格外兴奋,她买的兖州煤业今天又是一个涨停。
国庆过后,煤炭股一直是一片大好形势。山西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陈先生表示,近期疯涨的煤炭股除了具有资源概念外,也有可能是投资者瞄准了寒冷的预期,进行炒作。不少煤炭股前期跌势汹涌,估值较低,加上四季度本身就是用煤旺季,煤炭股具有炒作价值。
不过,一些资深炒股人士指出,虽然煤炭板块大热,但是上涨空间已经到位,各板块此起彼伏,下一个热点出现时,煤炭股就可能不是热点,建议股民不要盲目追高。
针对“千年极寒”炒作激发能源股上涨争议,记者从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了解到,“千年极寒”顶多只是煽风点火的作用,占非常小的比例。截至目前,全国及山西省重点电厂煤炭库存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华东电网直供库存为14天,南方电网升至32天。预计随着天气转冷,电厂耗煤将增加,电厂库存将有定程度的下降。一位市场人士也称,虽然此次煤炭股上涨外因更直接,但究其原因,低估值才是机构敢于放手大干的主因。整个煤炭行业2010年平均市盈率仍然仅有17.5倍,估值水平仍偏低。
业内人士提示相关企业,无论是煤炭生产企业还是用煤企业都需要密切关注千年极寒消息,并且提高过冬意识,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以及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机。
百年记录怎生千年判断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地区恐怕会出现超低温的极端天气,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千年极寒”近在眼前,欧洲、中国都将波及,一场有关“这个冬天特别冷“的热议最近甚嚣尘上,能源股也闻风而动。推究下来,或许这只是“真实的谎言”。
“谎言”的作者,神秘“波兰科学家”——来自波兰气象与水务管理研究所的气候学家科瓦尔沃斯基一再“澄清”:“千年极寒”纯属误传!是媒体断章取义了我在波兰Tok FH广播电台的讲话。
新华社10月12日报道刊发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的意见:根据“拉尼娜”现象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科学依据很不充分。
气候专家认为,用“千年”、“极”这些字眼来谈几个月后的天气状况,本身就是极不靠谱的。准确的气象记录历史不过150年,何来“千年极寒”之说?按照现在的气候预报水平,科学家只能谈谈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大概的变化区间。他们可以预报几个月或者几年后的平均状况大概是什么样子,但要预报几个月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具体天气状况,比如极端低温,超强风暴等,现阶段的气候模型还是无能为力。
切勿迷信国际“权威”
“千年极寒”的说法源自一位波兰科学家对欧洲今年冬天气候的预测,他认为过去两年内,负责向北大西洋输送热量的湾流减弱到原强度的一半,所以欧洲今年会出现千年里面最冷的冬天。这种推论真实性尚未考证,媒体就纷纷夸大“千年极寒”的做法似乎并不陌生。
一旦理论、数据、文件搭上“国际”的招牌往往会变得“令人信服”,真相却被忽视。“外来和尚会念经”并无依据,“权威”也会有真假,此次“千年极寒”闹剧也许正是迷信权威的恶果。
专家认为,“千年极寒”论与气象部门的正式预告并不吻合,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气象杂志发表了类似的预测,而有些媒体却接连不断地说欧洲气象学家预告今冬将遭遇千年最冷的天气,这一切无疑显得毫无道理。
实际上,很多的气象研究机构都会做出关于短期气候的预测。近日,权威机构——“哥伦比亚大学IRI中心”所预报的2010.12—2011.2这三个月的气温,结果显示气温不降反升,与“千年极寒”论唱起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