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理解能力主要是通过现代文和文言文来培养。文言文教学不应再拘泥于死抠字、词、句的呆板教学方式,应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文言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文言文教学,应该通过背诵经典选文,体会其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一、文言文学习当注重“读”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的学习。咬文嚼字的方式根本体会不到文言文的魅力,学生会认为文言文生僻难懂,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从而丧失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去,逐渐地沉静下来,去体味那种意境。“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正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以《过秦论》为例,文中的句子,大量对偶排比句式地运用,使得文句音节铿锵,音韵优美。《过秦论》的排比性的长句一气呵成,笔酣墨饱,意兴淋漓。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虎视眈眈、咄咄逼人的情态,诵读之中,就能感受到那内在的运动感、力量的速度感。汉代艺术还不懂得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铺天盖地,满幅而来,文字塞得满满的。唐代就不同,晚唐的作品似乎也雄浑厚重,但那种狂放的气势、力量、速度,与汉代就有些距离。诵读教授文言文,自然、亲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感情所在,把握文章特色、思想、基调。教师对诵读方法的指导要做好四个结合,自读和范读相结合,讲前读和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速读与精读相结合。速读就是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当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后,就要精读语句。对其停顿处千万不要疏忽,以免造成歧义。理清楚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为深入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文言文学习当注重“疏解”
文言文一般会给学生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这些注释通常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理解注释,对语义理解不清的,强调重新返回参照注释,并在课文内做适当的标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更好地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感悟中心。
1.关键字词的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关键字词的学习,尤其是一字多义,要多总结归纳。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如“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这样,在做课外文言文时,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特殊文言句式的学习
字词的含义理解后,学生也不一定会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言句式进行总结,这样句意的疏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这里,笔者总结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者,……也”、“……者”、“……也”等。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学生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做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学生将这些琐碎的知识加强记忆,才能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文言文要注重巧“背”
文言文的巩固和加强学习,要依靠适当的背诵。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的背诵,学会理解性背诵。其前提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总体思路来背诵。这里简单列举几种背诵方法: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按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过渡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指导学生理清“文脉 ”(《桃花源记》),抓警句(《岳阳楼记》),抓关键词语来背诵。除此之外,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师还要注重“补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重视背景知识的必要补充。文言文往往离不开时代背景,不借助时代背景往往难以真正的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适当补充这些知识,间接地将历史结合起来,这样学习会更有帮助。
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其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都与现代文的理解大相庭径,因此,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要想提高学生对初中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就应该从生活实践出发,让文言文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文言文教学从情感上贴近学生,使学生认同文言文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学生一开始兴致不高,认为所谓愚公精神早己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在分析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较熟悉的《永不妥协》、《阿甘正传》、《永不放弃》等影视作品入手,让学生把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与愚公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看到现代“愚公”的形象,等同学们对这一人物形象产生共鸣时,再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很好地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展语文知识。
五、结语
以上对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教学效果,总结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在指导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不是割裂的,而是综合运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心浮气躁,奢求一蹴而就,而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认真总结,积极思考,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教师也应善于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并激发其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向文本,从文本的学习中熟悉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初级中学(221314)
一、文言文学习当注重“读”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的学习。咬文嚼字的方式根本体会不到文言文的魅力,学生会认为文言文生僻难懂,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从而丧失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去,逐渐地沉静下来,去体味那种意境。“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正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以《过秦论》为例,文中的句子,大量对偶排比句式地运用,使得文句音节铿锵,音韵优美。《过秦论》的排比性的长句一气呵成,笔酣墨饱,意兴淋漓。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虎视眈眈、咄咄逼人的情态,诵读之中,就能感受到那内在的运动感、力量的速度感。汉代艺术还不懂得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铺天盖地,满幅而来,文字塞得满满的。唐代就不同,晚唐的作品似乎也雄浑厚重,但那种狂放的气势、力量、速度,与汉代就有些距离。诵读教授文言文,自然、亲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感情所在,把握文章特色、思想、基调。教师对诵读方法的指导要做好四个结合,自读和范读相结合,讲前读和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速读与精读相结合。速读就是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当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后,就要精读语句。对其停顿处千万不要疏忽,以免造成歧义。理清楚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为深入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文言文学习当注重“疏解”
文言文一般会给学生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这些注释通常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理解注释,对语义理解不清的,强调重新返回参照注释,并在课文内做适当的标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更好地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感悟中心。
1.关键字词的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关键字词的学习,尤其是一字多义,要多总结归纳。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如“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这样,在做课外文言文时,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特殊文言句式的学习
字词的含义理解后,学生也不一定会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言句式进行总结,这样句意的疏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这里,笔者总结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者,……也”、“……者”、“……也”等。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学生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做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学生将这些琐碎的知识加强记忆,才能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文言文要注重巧“背”
文言文的巩固和加强学习,要依靠适当的背诵。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的背诵,学会理解性背诵。其前提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总体思路来背诵。这里简单列举几种背诵方法: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按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过渡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指导学生理清“文脉 ”(《桃花源记》),抓警句(《岳阳楼记》),抓关键词语来背诵。除此之外,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师还要注重“补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重视背景知识的必要补充。文言文往往离不开时代背景,不借助时代背景往往难以真正的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适当补充这些知识,间接地将历史结合起来,这样学习会更有帮助。
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其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都与现代文的理解大相庭径,因此,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要想提高学生对初中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就应该从生活实践出发,让文言文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文言文教学从情感上贴近学生,使学生认同文言文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学生一开始兴致不高,认为所谓愚公精神早己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在分析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较熟悉的《永不妥协》、《阿甘正传》、《永不放弃》等影视作品入手,让学生把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与愚公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看到现代“愚公”的形象,等同学们对这一人物形象产生共鸣时,再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很好地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展语文知识。
五、结语
以上对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教学效果,总结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在指导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不是割裂的,而是综合运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心浮气躁,奢求一蹴而就,而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认真总结,积极思考,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教师也应善于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并激发其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向文本,从文本的学习中熟悉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初级中学(2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