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ed societ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ers. To generate interests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students’ desire of reading must be stimulated. It is vital to design a unique lead-in for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English reading lead-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case-based teaching
摘 要: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单调乏味、效率低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欲望,设计一个别出心裁的导入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导入;体验法;游戏法;头脑风暴法
威廉·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曾经写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堂导入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成功的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导入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如体验法,游戏法,案例法,头脑风暴法,设置悬念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一、体验法。体验式学习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受训者之间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很多情况下,身临其境要胜于隔岸观火,学习亦是如此。在学海轮·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时,老师先邀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将其眼睛蒙上,让她拿着水杯到饮水机旁接水,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用参与体验的学生的话说“好像过了一个世纪,简直寸步难行”。老师顺势导入:“是啊,三分钟的黑暗也许我们可以应付,假如你的一生都处在黑暗当中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聆听一下海伦·凯勒的心声吧。”通过这次体验,学生对盲人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学习《灰姑娘》这篇英语童话时,课堂从播放动画中的一个片断开始,就是王子拿着水晶鞋找到灰姑娘的情景。看完以后老师把那一段台词发给大家,让同学们分组分角色表演,然后邀请同学到台上现场配音,同学们一改往日的羞涩和矜持,表演非常投入,有些同学还进行了有趣的发挥,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这篇课文在边玩边学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二、游戏法。Joy M. Reid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与动作或视觉刺激或任何一种能够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活动相结合。其实游戏并不是儿童的专利,它适合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设计至关重要。一次上课,老师先写了一些单词在黑板上,包括知识(knowledge),爱(love),运气(luck),金钱(money),领导力(leadership)和态度(attitude),让同学们衡量每一项的重要程度,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建议用公式来证明一下,假设A=1,B=2,C=3…Z=26,把上面单词中所含的字母全部加起来,看看等于多少。同学们马上动手计算,很快就算出,knowledge=96,love=54,luck=47,money=72,leadership=89,而最后一个attitude恰好等于100。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同学们马上反映出“态度决定一切”, Attitude Is Everything,正是我们要学的新课的题目,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自然就引导到了课文上。
三、案例法。案例法是讲授法律、管理和营销常用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适时把它运用到英语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讲《抓住机遇》(Opportunities Where You Are)那课时老师就先提供一个案例:上个世纪,美国加州发现了金矿,许多做着淘金梦的热血青年为了得到黄金,纷纷蜂拥而至,而一条大江挡住了必经之路,怎么办?老师让同学们都发表意见,同学们马上开动脑筋,有人决定原路返回,另寻出路,有的沿着河边继续走寻找涉江之路,有的打算就地取材造一个小木筏渡过去,有的干脆放弃淘金,在当地开个船运公司,专门接送淘金的人,或者开个旅馆、饭店。老师针对每一种回答都进行了分析,并请其他的同学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总结,我们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熟悉的地方没有好风景,其实人们往往忽略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金矿。这篇文章《抓住机遇》就是告诉我们机遇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四、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电脑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备品,我们每天都用它处理文件,上网,玩游戏,除了这些用途,你还能想出电脑的其他用途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班里举行了头脑风暴会,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多地想出电脑的用途,越新越离奇越好。同学们一开始思维打不开,只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想法,慢慢地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启发下就出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比如有的同学说电脑机箱可以设计成椅子状,一物两用,废键盘可以用作脚部按摩,鼠标与台灯合二为一,等等。这些想法正应了《电脑新用》(New Application)的主题。
五、设置悬念法。《女人还是老虎》(The Lady or the Tiger)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故事,老师先用英语复述这个故事:有一个国王野蛮成性,满脑子怪念头,总想把怪念头变成现实。他修建了一座公共竞技场,当有人犯罪而他恰好对这个案件比较感兴趣的时候,他就把犯人带到竞技场上,让犯人从一模一样的两扇门中做出选择,其中一扇门后是老虎,另一扇门后是美女,是死是活就看自己的运气了。他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平民百姓家的男青年,国王不同意,就把年轻人投入了监狱,并决定由他自己在竞技场上选择自己的命运。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出来了:你猜猜,他会选择那扇门呢?各自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老师先让同学们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结果,留给读者一个永久的谜,这恰恰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在这个悬念的引导下,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精彩的导入犹如为我们的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会带领学生轻松踏进英语知识的殿堂。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加上丰富表情和动作,更会成为课堂气氛的活化剂。只要精心设计,成功的课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陈桂荣. 学习方式与有效课堂初探 [J]. 新课程教研 2011,8。
[2]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Joy M. Rei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12
Key words:English reading lead-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case-based teaching
摘 要: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单调乏味、效率低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欲望,设计一个别出心裁的导入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导入;体验法;游戏法;头脑风暴法
威廉·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曾经写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堂导入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成功的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导入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如体验法,游戏法,案例法,头脑风暴法,设置悬念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一、体验法。体验式学习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受训者之间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很多情况下,身临其境要胜于隔岸观火,学习亦是如此。在学海轮·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时,老师先邀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将其眼睛蒙上,让她拿着水杯到饮水机旁接水,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用参与体验的学生的话说“好像过了一个世纪,简直寸步难行”。老师顺势导入:“是啊,三分钟的黑暗也许我们可以应付,假如你的一生都处在黑暗当中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聆听一下海伦·凯勒的心声吧。”通过这次体验,学生对盲人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学习《灰姑娘》这篇英语童话时,课堂从播放动画中的一个片断开始,就是王子拿着水晶鞋找到灰姑娘的情景。看完以后老师把那一段台词发给大家,让同学们分组分角色表演,然后邀请同学到台上现场配音,同学们一改往日的羞涩和矜持,表演非常投入,有些同学还进行了有趣的发挥,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这篇课文在边玩边学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二、游戏法。Joy M. Reid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与动作或视觉刺激或任何一种能够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活动相结合。其实游戏并不是儿童的专利,它适合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设计至关重要。一次上课,老师先写了一些单词在黑板上,包括知识(knowledge),爱(love),运气(luck),金钱(money),领导力(leadership)和态度(attitude),让同学们衡量每一项的重要程度,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建议用公式来证明一下,假设A=1,B=2,C=3…Z=26,把上面单词中所含的字母全部加起来,看看等于多少。同学们马上动手计算,很快就算出,knowledge=96,love=54,luck=47,money=72,leadership=89,而最后一个attitude恰好等于100。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同学们马上反映出“态度决定一切”, Attitude Is Everything,正是我们要学的新课的题目,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自然就引导到了课文上。
三、案例法。案例法是讲授法律、管理和营销常用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适时把它运用到英语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讲《抓住机遇》(Opportunities Where You Are)那课时老师就先提供一个案例:上个世纪,美国加州发现了金矿,许多做着淘金梦的热血青年为了得到黄金,纷纷蜂拥而至,而一条大江挡住了必经之路,怎么办?老师让同学们都发表意见,同学们马上开动脑筋,有人决定原路返回,另寻出路,有的沿着河边继续走寻找涉江之路,有的打算就地取材造一个小木筏渡过去,有的干脆放弃淘金,在当地开个船运公司,专门接送淘金的人,或者开个旅馆、饭店。老师针对每一种回答都进行了分析,并请其他的同学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总结,我们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熟悉的地方没有好风景,其实人们往往忽略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金矿。这篇文章《抓住机遇》就是告诉我们机遇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四、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电脑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备品,我们每天都用它处理文件,上网,玩游戏,除了这些用途,你还能想出电脑的其他用途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班里举行了头脑风暴会,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多地想出电脑的用途,越新越离奇越好。同学们一开始思维打不开,只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想法,慢慢地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启发下就出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比如有的同学说电脑机箱可以设计成椅子状,一物两用,废键盘可以用作脚部按摩,鼠标与台灯合二为一,等等。这些想法正应了《电脑新用》(New Application)的主题。
五、设置悬念法。《女人还是老虎》(The Lady or the Tiger)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故事,老师先用英语复述这个故事:有一个国王野蛮成性,满脑子怪念头,总想把怪念头变成现实。他修建了一座公共竞技场,当有人犯罪而他恰好对这个案件比较感兴趣的时候,他就把犯人带到竞技场上,让犯人从一模一样的两扇门中做出选择,其中一扇门后是老虎,另一扇门后是美女,是死是活就看自己的运气了。他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平民百姓家的男青年,国王不同意,就把年轻人投入了监狱,并决定由他自己在竞技场上选择自己的命运。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出来了:你猜猜,他会选择那扇门呢?各自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老师先让同学们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结果,留给读者一个永久的谜,这恰恰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在这个悬念的引导下,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精彩的导入犹如为我们的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会带领学生轻松踏进英语知识的殿堂。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加上丰富表情和动作,更会成为课堂气氛的活化剂。只要精心设计,成功的课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陈桂荣. 学习方式与有效课堂初探 [J]. 新课程教研 2011,8。
[2]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Joy M. Rei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