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中的“习作练习”是这样提示的:一说到秋天的景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景象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根据提示与要求,我拟定“秋天美景我描绘”为本次习作题目。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次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有一种放松的心态,消除写作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自我教育,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秋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景,在写景中学会抒情。
2.通过观察景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活动中大胆想象,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重点与难点]
1.会抓住秋天的特点。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课前准备]
1.预先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找秋景”的活动。
2.准备有关秋景的幻灯片及儿童歌曲磁带。
3.布置学生自带绘图纸、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找秋景”的活动。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秋景在哪里?(让学生交流讨论。如天空、枝头、草地、田野等各种景象) 2.幻灯片出示:多美的一幅秋景的图画呀!你们找到的秋景与图画上的内容相似吗?(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回忆)
二、绘图再现秋景
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秋天的景物,又都这么喜爱秋天,你们能不能把这美丽的秋景变成优美的图画呢?快动手,把你们观察的某一处的秋景画下来,比一比谁画得好!(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对秋景的兴趣。)
1.学生自画,边画边播放儿童歌曲。
2.作品展示。
3.师生评议:作品内容是否体现秋景。
三、提出习作要求
1.谈话引入。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画的一幅秋景图,图中都体现出秋天景色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用文字把它们写下来。
2.幻灯片出示习作要求。
①描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②抓住秋天的特点。
③按一定顺序写,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四、指导习作
1.谈话。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便是它的特点,刚才你们在画图时都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来画,画得很美。要把美景变为美文,也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2.讨论写作技巧。一幅画上添上色彩后才会变得鲜艳夺目,那我们如何才能给文章也描上“艳丽的色彩”,使色彩变得生动、有趣呢?
①启发学生讨论(四人一组)。
②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讨论出的这些写作技巧都有可取之处,下面大家运用恰当的技巧,把秋天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3.学生先是各自口头练说,同桌之间自评后再互相评议。
4.各组派一名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
5.组织学生评议,在评议中自我发现、自我改进。
五、起草习作
六、指导评议。修改原稿
1.自读自改。
2.互读、评议、再改。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七、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练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讨论交流)
[总评]
“秋天美景我描绘”习作指导,选题新颖,指导具体,其特点有三:其一,从生活中选取习作内容,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就是自己所见、所闻的再现。其二,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体会,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其三,消除写作神秘感,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从而达到了自主写作、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中的“习作练习”是这样提示的:一说到秋天的景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景象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根据提示与要求,我拟定“秋天美景我描绘”为本次习作题目。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次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有一种放松的心态,消除写作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自我教育,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秋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景,在写景中学会抒情。
2.通过观察景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活动中大胆想象,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重点与难点]
1.会抓住秋天的特点。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课前准备]
1.预先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找秋景”的活动。
2.准备有关秋景的幻灯片及儿童歌曲磁带。
3.布置学生自带绘图纸、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找秋景”的活动。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秋景在哪里?(让学生交流讨论。如天空、枝头、草地、田野等各种景象) 2.幻灯片出示:多美的一幅秋景的图画呀!你们找到的秋景与图画上的内容相似吗?(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回忆)
二、绘图再现秋景
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秋天的景物,又都这么喜爱秋天,你们能不能把这美丽的秋景变成优美的图画呢?快动手,把你们观察的某一处的秋景画下来,比一比谁画得好!(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对秋景的兴趣。)
1.学生自画,边画边播放儿童歌曲。
2.作品展示。
3.师生评议:作品内容是否体现秋景。
三、提出习作要求
1.谈话引入。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画的一幅秋景图,图中都体现出秋天景色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用文字把它们写下来。
2.幻灯片出示习作要求。
①描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②抓住秋天的特点。
③按一定顺序写,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四、指导习作
1.谈话。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便是它的特点,刚才你们在画图时都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来画,画得很美。要把美景变为美文,也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2.讨论写作技巧。一幅画上添上色彩后才会变得鲜艳夺目,那我们如何才能给文章也描上“艳丽的色彩”,使色彩变得生动、有趣呢?
①启发学生讨论(四人一组)。
②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讨论出的这些写作技巧都有可取之处,下面大家运用恰当的技巧,把秋天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3.学生先是各自口头练说,同桌之间自评后再互相评议。
4.各组派一名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
5.组织学生评议,在评议中自我发现、自我改进。
五、起草习作
六、指导评议。修改原稿
1.自读自改。
2.互读、评议、再改。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七、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练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讨论交流)
[总评]
“秋天美景我描绘”习作指导,选题新颖,指导具体,其特点有三:其一,从生活中选取习作内容,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就是自己所见、所闻的再现。其二,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体会,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其三,消除写作神秘感,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从而达到了自主写作、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