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美景我描绘”习作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中的“习作练习”是这样提示的:一说到秋天的景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景象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根据提示与要求,我拟定“秋天美景我描绘”为本次习作题目。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次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有一种放松的心态,消除写作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自我教育,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秋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景,在写景中学会抒情。
  2.通过观察景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活动中大胆想象,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重点与难点]
  
  1.会抓住秋天的特点。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课前准备]
  
  1.预先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找秋景”的活动。
  2.准备有关秋景的幻灯片及儿童歌曲磁带。
  3.布置学生自带绘图纸、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找秋景”的活动。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秋景在哪里?(让学生交流讨论。如天空、枝头、草地、田野等各种景象) 2.幻灯片出示:多美的一幅秋景的图画呀!你们找到的秋景与图画上的内容相似吗?(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回忆)
  
  二、绘图再现秋景
  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秋天的景物,又都这么喜爱秋天,你们能不能把这美丽的秋景变成优美的图画呢?快动手,把你们观察的某一处的秋景画下来,比一比谁画得好!(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对秋景的兴趣。)
  1.学生自画,边画边播放儿童歌曲。
  2.作品展示。
  3.师生评议:作品内容是否体现秋景。
  
  三、提出习作要求
  1.谈话引入。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画的一幅秋景图,图中都体现出秋天景色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用文字把它们写下来。
  2.幻灯片出示习作要求。
  ①描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②抓住秋天的特点。
  ③按一定顺序写,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四、指导习作
  1.谈话。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便是它的特点,刚才你们在画图时都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来画,画得很美。要把美景变为美文,也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2.讨论写作技巧。一幅画上添上色彩后才会变得鲜艳夺目,那我们如何才能给文章也描上“艳丽的色彩”,使色彩变得生动、有趣呢?
  ①启发学生讨论(四人一组)。
  ②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讨论出的这些写作技巧都有可取之处,下面大家运用恰当的技巧,把秋天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3.学生先是各自口头练说,同桌之间自评后再互相评议。
  4.各组派一名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
  5.组织学生评议,在评议中自我发现、自我改进。
  
  五、起草习作
  
  六、指导评议。修改原稿
  1.自读自改。
  2.互读、评议、再改。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七、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练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讨论交流)
  
  [总评]
  “秋天美景我描绘”习作指导,选题新颖,指导具体,其特点有三:其一,从生活中选取习作内容,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就是自己所见、所闻的再现。其二,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体会,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其三,消除写作神秘感,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从而达到了自主写作、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界对于司法改革的动因以及司法改革终极目标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制度层面。笔者提出,最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公正和效率是司法改革的直接目标;根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我们分析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眼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使得全新的利益观、收入观与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