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平时做练习,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自己感叹是“没看清题目”,而老师将之归结为粗心、马虎的错误,这种错误,大多是因数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缺失而导致的。本文从数学阅读在当前教学中的现状;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意义;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的练习中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错误,当我们给学生分析此类错题时,尤其是提到某一关键条件时,学生会大呼一声:“这题我本来会的,只因为没看清条件”。“没看清条件”,归根结底是数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缺失的表现。
一、数学阅读在教学中的现状。
谈到阅读,我们马上会想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知道阅读在语文、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却不知道阅读在数学学习中同样也很重要。
平时,我们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重算式演算步骤的规范性及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很多时候,唯恐学生不懂,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题意,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题意的机会少之又少。一节课下来,往往课本都不翻,或者只是将它作为练习题的载体,阅读教材谈不上,更不要说进行数学阅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了。
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在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思维转换上迟缓,进而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少学生,别人帮助读题时能顺利解题,自己单独解题时会觉得无从下手。
二、培养数学阅读习惯,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新课标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会学”,首先要让学生会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1.增强数学阅读意识。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积极意义,形成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因未能认真读题而产生的学习错误,让他们认识到认真阅读、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阅读的思想,增强数学阅读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才有可能。
2.用好数学阅读材料。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写专家们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堂上,我们要留些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整、仔细地阅读一遍,同时将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用笔圈画出来,回想老师是怎么讲解这些内容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有时,我们还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有关内容,进行讨论评判,这样可使学生对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数学课外补充读本》等数学课外读物,拓宽数学视野,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3.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保证。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从听开始的,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要让学生学会边听边记,学抓重点。只有通过听,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会读。读准标题、读懂例题,这是数学阅读的出发点也是关键点。要训练学生完整读题,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会用简洁的语句表述题意。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将重点知识、关键词句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以便讨论交流。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数学信息是通过文字、符号及图形等多种形式来传递的,要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全面而有重点的收集信息,培养他们综合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思维的能力。
会想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动脑筋去想问题。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阅读前可以布置学生思考:是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又有什么关系?等等。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习惯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影响数学教学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但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想学好数学是不可能的。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多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葳.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
[2]钟有平.浅议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
[3]许正梅.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意义;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的练习中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错误,当我们给学生分析此类错题时,尤其是提到某一关键条件时,学生会大呼一声:“这题我本来会的,只因为没看清条件”。“没看清条件”,归根结底是数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缺失的表现。
一、数学阅读在教学中的现状。
谈到阅读,我们马上会想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知道阅读在语文、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却不知道阅读在数学学习中同样也很重要。
平时,我们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重算式演算步骤的规范性及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很多时候,唯恐学生不懂,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题意,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题意的机会少之又少。一节课下来,往往课本都不翻,或者只是将它作为练习题的载体,阅读教材谈不上,更不要说进行数学阅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了。
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在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思维转换上迟缓,进而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少学生,别人帮助读题时能顺利解题,自己单独解题时会觉得无从下手。
二、培养数学阅读习惯,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新课标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会学”,首先要让学生会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1.增强数学阅读意识。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积极意义,形成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因未能认真读题而产生的学习错误,让他们认识到认真阅读、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阅读的思想,增强数学阅读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才有可能。
2.用好数学阅读材料。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写专家们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堂上,我们要留些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整、仔细地阅读一遍,同时将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用笔圈画出来,回想老师是怎么讲解这些内容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有时,我们还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有关内容,进行讨论评判,这样可使学生对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数学课外补充读本》等数学课外读物,拓宽数学视野,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3.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保证。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从听开始的,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要让学生学会边听边记,学抓重点。只有通过听,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会读。读准标题、读懂例题,这是数学阅读的出发点也是关键点。要训练学生完整读题,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会用简洁的语句表述题意。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将重点知识、关键词句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以便讨论交流。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数学信息是通过文字、符号及图形等多种形式来传递的,要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全面而有重点的收集信息,培养他们综合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思维的能力。
会想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动脑筋去想问题。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阅读前可以布置学生思考:是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又有什么关系?等等。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习惯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影响数学教学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但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想学好数学是不可能的。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多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葳.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
[2]钟有平.浅议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
[3]许正梅.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