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坚持在课堂中进行阅读训练,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阅读能力 兴趣 培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读”在小学教育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也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呢?
1、阅读的内容要层次化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们开设有关的绘本课程,和孩子们一起来品读绘本故事中的精彩内容,并且还可以让孩子们依据绘本故事的模式自己去画一画,编一编有趣的绘本故事。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积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强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读书后,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要求学生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并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演一演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的潜能和表现欲望,这就要求学生把所读改编成课本剧、童话剧等,并且要利用班队会进行课本剧、童话剧等的表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读一读、讲一讲
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可经常要求学生开“故事会”,给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还应评出“故事大王”。
(4)读一读、比一比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语感。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知道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刚上二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 ,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拼音,字典认字,借助字典理解词语。如在教学《泉水》这课时,让学生按上诉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上记号。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课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知道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在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如,为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
1、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而好奇好问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索的动力,收获的喜悦。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启发主动质疑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浓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厚积薄发”,积土成山,在读书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阅读能力 兴趣 培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读”在小学教育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也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呢?
1、阅读的内容要层次化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们开设有关的绘本课程,和孩子们一起来品读绘本故事中的精彩内容,并且还可以让孩子们依据绘本故事的模式自己去画一画,编一编有趣的绘本故事。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积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强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读书后,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要求学生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并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演一演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的潜能和表现欲望,这就要求学生把所读改编成课本剧、童话剧等,并且要利用班队会进行课本剧、童话剧等的表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读一读、讲一讲
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可经常要求学生开“故事会”,给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还应评出“故事大王”。
(4)读一读、比一比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语感。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知道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刚上二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 ,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拼音,字典认字,借助字典理解词语。如在教学《泉水》这课时,让学生按上诉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上记号。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课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知道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在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如,为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
1、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而好奇好问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索的动力,收获的喜悦。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启发主动质疑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浓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厚积薄发”,积土成山,在读书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