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实现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电子类专业应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电子类专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使毕业生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中担任技术方面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这种人才既要有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这种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院从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入手,以学导干,以干促学,建立起一个立足于高职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理实一体化要高效地开展,一要有好的教学载体,二要有能驾驭教学载体的教师,三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自主实践机会。通过对现有教学材料的调查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目前还存在教学载体与企业真实任务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高职院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多来自企业,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存在衔接问题。
2. 實践教学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以校内实训为主,而校内实训条件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够简单地了解掌握该课程基本的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仅限于参观、实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融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 也就更无法做到产、学、研的深层次结合。
3.人才培养高端性体现不明显的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行业分工的明细,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将逐渐在电子产品设备的工艺设计、辅助设计、高端设备仪器的操作、产品调测等中高级岗位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中,存在因为学生基础与专业知识难度的差距而精简教学内容、过多考虑岗位针对性而忽略可持续就业能力培养、注重操作技能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特别是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淹没于高中、中专甚至更低学历层次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职业教育的高端特性体现不明显。
二、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与对策。
1、调整课程结构
在课程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状况,针对每一堂课确定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采用:导入实例→分析讲解→实际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学以致用”教学单元的内容编排上,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内容。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一是依据每一单元、 每一堂课所制定的能力目标确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的针对性、 应用性教学特征明显。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展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带着好奇和疑问去思考与学习,社会在变化,信息不断翻新,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责任带领学生观察新事物,对于其中疑问,有必要师生共谋。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便会释放激情和创意。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及时肯定,并予以呵护,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到极致。
2、改革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 一个实践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按照专业能力目标在实训室或生产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强化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坚持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强调素质教育的原则, 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3.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电子类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在实验中,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 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学会基本实验方法。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2 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通过焊接技能训练、万用表的装
配与使用等实训项目, 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必需的焊接、安装、 调试、检测等技能。例如在进行电子实习时,要求学生组装一台完整的收
音机或组装调试出一台黑白电视机。
3.3 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真正学以致用。
在这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去寻找课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指导教师,由学生自行挑选合作者和制订方案,内容包括有关业务联系、工程洽谈、 选设备、购元件、人力组织等, 使学生既锻炼了专业能力,也增强了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吃、住在厂里,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要求完全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在毕业答辩中,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答辩专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成绩也由他们来认定。
4、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内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确保每个专业都设有相应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环境布置和设备要符合教学要求,设备要经常维修和更新。校外实习也是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前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可以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亮.如何改革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J].高教高职研究,2009(1)
[2]莫运国.研究性学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3]吕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8(4)
关键词: 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使毕业生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中担任技术方面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这种人才既要有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这种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院从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入手,以学导干,以干促学,建立起一个立足于高职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理实一体化要高效地开展,一要有好的教学载体,二要有能驾驭教学载体的教师,三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自主实践机会。通过对现有教学材料的调查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目前还存在教学载体与企业真实任务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高职院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多来自企业,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存在衔接问题。
2. 實践教学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以校内实训为主,而校内实训条件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够简单地了解掌握该课程基本的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仅限于参观、实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融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 也就更无法做到产、学、研的深层次结合。
3.人才培养高端性体现不明显的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行业分工的明细,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将逐渐在电子产品设备的工艺设计、辅助设计、高端设备仪器的操作、产品调测等中高级岗位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中,存在因为学生基础与专业知识难度的差距而精简教学内容、过多考虑岗位针对性而忽略可持续就业能力培养、注重操作技能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特别是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淹没于高中、中专甚至更低学历层次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职业教育的高端特性体现不明显。
二、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与对策。
1、调整课程结构
在课程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状况,针对每一堂课确定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采用:导入实例→分析讲解→实际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学以致用”教学单元的内容编排上,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内容。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一是依据每一单元、 每一堂课所制定的能力目标确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的针对性、 应用性教学特征明显。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展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带着好奇和疑问去思考与学习,社会在变化,信息不断翻新,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责任带领学生观察新事物,对于其中疑问,有必要师生共谋。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便会释放激情和创意。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及时肯定,并予以呵护,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到极致。
2、改革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 一个实践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按照专业能力目标在实训室或生产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强化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坚持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强调素质教育的原则, 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3.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电子类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在实验中,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 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学会基本实验方法。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2 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通过焊接技能训练、万用表的装
配与使用等实训项目, 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必需的焊接、安装、 调试、检测等技能。例如在进行电子实习时,要求学生组装一台完整的收
音机或组装调试出一台黑白电视机。
3.3 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真正学以致用。
在这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去寻找课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指导教师,由学生自行挑选合作者和制订方案,内容包括有关业务联系、工程洽谈、 选设备、购元件、人力组织等, 使学生既锻炼了专业能力,也增强了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吃、住在厂里,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要求完全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在毕业答辩中,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答辩专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成绩也由他们来认定。
4、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内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确保每个专业都设有相应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环境布置和设备要符合教学要求,设备要经常维修和更新。校外实习也是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前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可以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亮.如何改革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J].高教高职研究,2009(1)
[2]莫运国.研究性学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3]吕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