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跟踪误差实证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TF自1993年在美国推出后,迅速在美国乃至全球发展起来。ETF是一种指数化投资基金,而指数化投资基金运行业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追踪误差。本文将对中国市场上目前交易的四支基金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板ETF的追踪误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这四支ETF的投资业绩给予综合的评价。
  【关键词】ETF 追踪误差 实证分析
  
  1999年到2004年,ETF在亚洲地区快速发展:香港在1999年发行第一只ETF产品盈富基金,发行规模高达43亿美元;台湾2003年推出第一只ETF产品,市值由1亿美元增至13亿美元。截止2005年6月,全球共有390只ETF,总资产规模达到3360亿美元,短短12年时间里规模增长420倍!我国也在2005年2月推出了首支ETFs-上证50ETF,后来又有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板ETF,而且发展及其迅速。
  
  一、ETF的基本概念
  
  指数基金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度量和控制跟踪误差。一般来讲,跟踪误差被定义为指数化投资组合与基准投资组合之间收益率的差额,度量了指数化投资组合跟踪基准投资组合的准确程度。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如果存在较大的跟踪误差,那么将是一种很大的风险,因为这意味着投资组合在未来的收益率将会与指数的收益率出现较大的偏离。所以,努力实现跟踪误差最小化是指数基金的首要目标。
  
  二、追踪误差产生的原因
  
  影响跟踪误差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七个方面:
  1、流动性。股票的流动性是影响指数基金跟踪误差的首要因素。成份股的流动性好,指数基金在进行组合拟合的时候对价格的冲击越小,跟踪误差也就越小。反之,跟踪误差就越大。
  2、交易成本。在指数型基金依照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的时候,需要支付买卖股票的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这些构成了投资中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指数型基金的投资组合在构建的过程中与理论上的标的指数成份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得跟踪误差不可避免。
  3、基金的申购与赎回。指数型基金的申购与赎回(特别是大额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很大,它会增加基金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冲击成本,扩大与标的指数间的跟踪误差。
  4、分红再投资。分红再投资也会影响指数型基金的跟踪误差,这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分红再投资时,其本身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产生了跟踪误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分红之后需要征收20%的红利税,从而减少了分红再投资的金额,再次放大了基金的跟踪误差。
  5、成份股的变更。在现行中国证券市场,成份股的调整已经司空见惯,而每次成份股的调整,迫使与其相对应的指数型基金的投资组合也随即改变,从而影响了指数型基金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及其市场表现,导致基金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就不可避免。
  6、标的指数的波动性。标的指数的波动性对跟踪误差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增强型指数基金来说影响则更大,因为增强型指数基金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与成份股不完全一致,这会加大标的指数的波动性,从而使得指数型基金的跟踪误差更加明显。
  7、基金契约的设计条款。不同基金契约中的设计条款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复制型基金因为完全复制标的指数中的成份股及其相应的权重,从而提高了拟合效果,降低了跟踪误差;非复制型基金则因为投资组合与成份股间的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客观上造成了指数基金的拟合效果不够理想,跟踪误差自然也大。
  
  三、追踪误差的实证分析
  
  计算跟踪误差的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采用最基本的定义式的方法,即通过跟踪偏离度(TrackingDifference)来计算。跟踪偏离度采用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标的指数增长率之差来衡量。若以IOPV(IndicateOptimizedPortfolioValue)代表基金份额净值,计算公式如下:
  


  而跟踪误差则采用跟踪偏离度的波动率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Dt为跟踪偏离度TD-的样本均值,n为收益率的计算个数,它等于计算期内交易日数减去1。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以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板ETF发行以来(2005年10月1日-2006年10月1日)的净收益为数据,采样频率为1天、3天、5天、7天、10天、20天和40天,年化处理的结果(所有的数据来自Wind资讯数据系统),计算结果如下表:
  跟踪误差计算结果表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采样数据频率越大,则跟踪误差越小,而且在这四支ETF中,相对来说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要小些,主要是上证50ETF是完全复制上证50指数的,这支指数的成分股在市值规模和换手率上都要优于其他的几支ETF。
其他文献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担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高等学校,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章探讨了和谐校园的内涵、核心及构建和谐校园的机制。  【关键词】 高校 和谐校园 内涵 核心 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落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国外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大都已经在国内合资建厂,同时他们也带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而本土企业也通过模仿和学习,发展出了适应中国本土特点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汽车OEM零部件供应商 销售预测准确度    由丰田公司发展的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已在中国各个汽车生产厂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对降低整车厂的库存成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
期刊
【摘要】软件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一直把软件产业作为战略性和先导型产业优先发展。文章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湖北软件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分析了湖北软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提出湖北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软件产业 SWOT分析 “天平型”模式 24小时知识工厂 
期刊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保险业务活动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增强;金融混业经营程度提高;保险业务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保险公司经营的理念发生新的变化,从传统的注重市场份额逐步转变为注视人力资本开发和提高效率。文章从分析国际化与混业经营背景下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保险本科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人才,并具体解析了这种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以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通过分析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面临挑战,提出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对中医药创新技术的开发、全面提升中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提升策略。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 科技创新 中药现代化    一、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
期刊
【摘要】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是缘板理论,缘板理论是建立在缘板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学说,缘板构成的因素在这一学说中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然建立在这一学说之上,缘板理论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缘板 缘板理论 区域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一五”的一项重要任务。旅游经济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
期刊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中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进行比较,指出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方面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完善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 规范研究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开发利用,医院内部管理走向信息化,医院的收入信息几乎全部由HIS系统产生,而医院收入是补偿医疗活动中各项支出和耗费的来源,是医疗事业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加强医院收入管理,确保收入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门诊收入流程控制、住院收入流程控制、价格的制定和执行控制、收款票据控制、退费审查控制五个方面阐述HIS系统下医院收入控制。  【
期刊
【摘要】 文章根据大型GSM网管对性能异常发现的要求,结合NGOSS提出的基于策略的管理的理念,提出基于策略的网络性能异常的自动方法,并给出模块结构设计和主要流程。该方法减轻了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异常发现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GSM策略性能管理异常分析    一、概述    GSM网管系统需要采集GSM网络中的网元的性能、资源、告警信息。而其中所需采集的性能数据量最大:一个中等省份的运营商网
期刊
【摘要】在信息经济时代,绩效管理要体现战略性特点,而员工素质是保证企业战略实现的根本前提,需要体现于绩效管理过程与结果。在分析关键业绩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法基础上,构建员工素质导向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ESPM模型,是以员工的职业成熟度为起始,员工发展潜力识别为基础,BSC为导向的KPI绩效评价为方法,绩效提升为目的的循环发展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  【关键词】 员工素质 战略性 绩效管理 ES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