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以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通过分析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面临挑战,提出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对中医药创新技术的开发、全面提升中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提升策略。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 科技创新 中药现代化
一、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被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一些国家已开办了中医药正规学历教育。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并向各国郑重推荐。我国的中药已出口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5-7亿美元。
“十五”期间,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医药产业作为全市的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扶持,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49.79亿元、销售收入92.40亿元、利税15.48亿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药和生物制药的销售收入雄居西部各城市之首。在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制药、菌疫苗、血液制品、抗生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药生产工艺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生产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医药工业聚集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中药现代化及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加强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加快中药现代化及重大新药创制的进程,推动实现我市医药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我市医药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成都市中成药品种已达500多种,年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约占全国市场10%左右。有中医药专业高等院校3所,占到了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总数的10%,另外还有4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专业。全市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业人员有4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家或政府津贴的专家26人,积聚了一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人才资源。已通过GMP认证的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有140余家,还建立了7个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了中药安全性评价(GLP)中心、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GAP)基地。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纲要”,出台了《成都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投资优惠政策,对专利成果实施了专利补助专项和《专利奖励办法》。在科研基础方面,全市现有中药类实验室59个,其中国家级实验室8个,部级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室11个。研发机构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开发的全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以中医医疗、中药材种植(养殖)、中医药研究、中成药生产到中药材商贸流通环节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具备了从药物种植(养殖)、药物筛选、临床实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研究开发能力。
二、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成都市技术贮备不足、中医药产权保护法规缺失、创新型实用人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投融资能力不强是影响成都市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医药产业因其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加之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日本等国家也成为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医药行业的竞争对手空前强大,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中医药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中医药产业的面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增强垄断程度,我国中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
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必须面对激烈挑战。
日本、韩国等传统医药生产的大国,加强了传统医药现代化的研究,通过加大对中医药企业的投入,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实施GMP认证。台湾最大的中药生产厂家顺天堂可生产300多个品种的中药,其产品50%以上进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西方的天然药物生产销售也异军突起,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发展十分迅速,90年代以来,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药物药品已占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1270亿美元。
成都市的中药产业同国内其它区域一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一方面,传统中药的生产工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国内外同类药的生产厂家很多,市场争夺十分激烈;另一方面,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比较,成都市还存在着中医药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资金少、人才流失严重、研发力量分散、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三、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与对策
面对激烈的市场,中医药产业如何应对挑战?答案是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实现中药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研究开发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优良的方法和手段,使中药现代化成为可能。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培育和增强区域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提高中成药的制备工艺和提取工艺水平,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近年来,该市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倍。中药材种植、中药提取物加工、中药饮片和颗粒生产、中成药制造等门类齐全的中药产业体系业已形成。中医药产业直接产出和关联产出已接近成都市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为继续维持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传统优势,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体系营建、高新技术项目引领、创新人才培育、创新理论研究策略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些策略与对策的实施,努力提高中医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1、实施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营建策略与对策
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医药科技投融资平台以及中医药专业孵化平台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新性活动开展,提高对创新成果保护能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为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具体做法方面,一要启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强化维权意识,降低专利权人维权成本,保护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二要建设科技风险投融资平台。加强风险投资机构与商业性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培育中医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降低金融部门投资风险,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增强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能力,增加各方面资金对中医药产业投资额度;三要加大中医药专业孵化平台建设力度。打造开放实验、公共中试平台,完善孵化功能,提高“成都天河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平台的服务能力。
2、实施中医药产业高新技术项目引领策略与对策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着力进行中医药产业技术专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的培育。通过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增强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制药、中药材现代商贸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较强的产业技术优势。通过在中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创新,凸现中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启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以发展中药材无公害规模化种植(养殖)技术、中药材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中药材现代检测检验手段、中成药先进加工生产技术、中医医疗诊断先进技术及手段、中药材现代化贮运流通手段为研究重点,设置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加强中医药领域具有前瞻性先进技术手段的研究,为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和积累。
3、实施中医药产业创新人才培育策略与对策
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科技、管理、经营队伍的总体目标,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医药产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启动中医药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安排科技经费对杰出科技人才予以专项资助,重点加强对中医药产业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沟通、协作,联合中医药企业、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人才培育计划,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专项培养基金,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实用人才。
4、实施中医药产业创新理论研究策略与对策
通过中医药领域各种理论的研究和碰撞,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突破。争取取得理论认识的突破,形成一批软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有较强操作性的措施建议。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加强发展中医药产业软科学研究,在每年的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安排若干个研究专题,重点开展中医药现代理论研究、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医药产业创新机制体制研究、中医药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融资模式研究、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体系等课题的研究。
同时,要加强对中医药创新成果及产品的扶持,对疗效确切、安全稳定的中药新药品种,加大在药品招标和政府采购中的倾斜和补助,促进中医药高技术成果和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研发实力,构筑医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经济委员会课题组:工作调研,2005(9)
[2] 万幼清: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研究.商业时代,2006(22)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 科技创新 中药现代化
一、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被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一些国家已开办了中医药正规学历教育。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并向各国郑重推荐。我国的中药已出口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5-7亿美元。
“十五”期间,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医药产业作为全市的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扶持,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49.79亿元、销售收入92.40亿元、利税15.48亿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药和生物制药的销售收入雄居西部各城市之首。在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制药、菌疫苗、血液制品、抗生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药生产工艺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生产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医药工业聚集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中药现代化及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加强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加快中药现代化及重大新药创制的进程,推动实现我市医药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我市医药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成都市中成药品种已达500多种,年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约占全国市场10%左右。有中医药专业高等院校3所,占到了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总数的10%,另外还有4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专业。全市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业人员有4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家或政府津贴的专家26人,积聚了一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人才资源。已通过GMP认证的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有140余家,还建立了7个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了中药安全性评价(GLP)中心、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GAP)基地。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纲要”,出台了《成都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投资优惠政策,对专利成果实施了专利补助专项和《专利奖励办法》。在科研基础方面,全市现有中药类实验室59个,其中国家级实验室8个,部级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室11个。研发机构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开发的全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以中医医疗、中药材种植(养殖)、中医药研究、中成药生产到中药材商贸流通环节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具备了从药物种植(养殖)、药物筛选、临床实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研究开发能力。
二、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成都市技术贮备不足、中医药产权保护法规缺失、创新型实用人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投融资能力不强是影响成都市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医药产业因其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加之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日本等国家也成为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医药行业的竞争对手空前强大,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中医药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中医药产业的面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增强垄断程度,我国中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
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必须面对激烈挑战。
日本、韩国等传统医药生产的大国,加强了传统医药现代化的研究,通过加大对中医药企业的投入,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实施GMP认证。台湾最大的中药生产厂家顺天堂可生产300多个品种的中药,其产品50%以上进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西方的天然药物生产销售也异军突起,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发展十分迅速,90年代以来,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药物药品已占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1270亿美元。
成都市的中药产业同国内其它区域一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一方面,传统中药的生产工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国内外同类药的生产厂家很多,市场争夺十分激烈;另一方面,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比较,成都市还存在着中医药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资金少、人才流失严重、研发力量分散、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三、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与对策
面对激烈的市场,中医药产业如何应对挑战?答案是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实现中药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研究开发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优良的方法和手段,使中药现代化成为可能。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培育和增强区域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提高中成药的制备工艺和提取工艺水平,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近年来,该市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倍。中药材种植、中药提取物加工、中药饮片和颗粒生产、中成药制造等门类齐全的中药产业体系业已形成。中医药产业直接产出和关联产出已接近成都市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为继续维持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传统优势,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体系营建、高新技术项目引领、创新人才培育、创新理论研究策略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些策略与对策的实施,努力提高中医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1、实施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营建策略与对策
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医药科技投融资平台以及中医药专业孵化平台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新性活动开展,提高对创新成果保护能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为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具体做法方面,一要启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强化维权意识,降低专利权人维权成本,保护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二要建设科技风险投融资平台。加强风险投资机构与商业性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培育中医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降低金融部门投资风险,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增强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能力,增加各方面资金对中医药产业投资额度;三要加大中医药专业孵化平台建设力度。打造开放实验、公共中试平台,完善孵化功能,提高“成都天河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平台的服务能力。
2、实施中医药产业高新技术项目引领策略与对策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着力进行中医药产业技术专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的培育。通过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增强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制药、中药材现代商贸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较强的产业技术优势。通过在中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创新,凸现中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启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以发展中药材无公害规模化种植(养殖)技术、中药材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中药材现代检测检验手段、中成药先进加工生产技术、中医医疗诊断先进技术及手段、中药材现代化贮运流通手段为研究重点,设置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加强中医药领域具有前瞻性先进技术手段的研究,为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和积累。
3、实施中医药产业创新人才培育策略与对策
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科技、管理、经营队伍的总体目标,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医药产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启动中医药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安排科技经费对杰出科技人才予以专项资助,重点加强对中医药产业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沟通、协作,联合中医药企业、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人才培育计划,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专项培养基金,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实用人才。
4、实施中医药产业创新理论研究策略与对策
通过中医药领域各种理论的研究和碰撞,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突破。争取取得理论认识的突破,形成一批软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有较强操作性的措施建议。
在具体做法方面,要加强发展中医药产业软科学研究,在每年的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安排若干个研究专题,重点开展中医药现代理论研究、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医药产业创新机制体制研究、中医药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融资模式研究、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体系等课题的研究。
同时,要加强对中医药创新成果及产品的扶持,对疗效确切、安全稳定的中药新药品种,加大在药品招标和政府采购中的倾斜和补助,促进中医药高技术成果和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研发实力,构筑医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经济委员会课题组:工作调研,2005(9)
[2] 万幼清: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研究.商业时代,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