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是母亲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一个早晨,在非洲中部的丛林里,一只黑猩猩正在专心地教它的孩子砸坚果。
  小猩猩出生后,黑猩猩除了哺乳外,还要教它各种生存的技能,其中一项便是砸坚果。
  因无法像人类一样言传,黑猩猩便只能身教。黑猩猩把坚果放在一块木头的凹陷处——有时也放在石头的凹陷处,然后举起木棍,砸向坚果。



  这时候,小猩猩便趴在它的肩背上,睁大眼睛看着。一遍,两遍,三遍……黑猩猩耐心地示范十遍二十遍乃至更多遍后,小猩猩才开始照着妈妈的样子去做。可是,它不是把坚果砸飞了,就是把坚果砸得满地乱滚。它手中的棍子太长,这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但要经过许多次的失败之后,它才能看清这一点。
  一只小猩猩要学会砸坚果,必须持续学习好多年。一般来说,小猩猩要长到10岁时,才能完全掌握这门技能。因此,黑猩猩必须耐心地指导孩子近10年之久。
  鱷鱼把卵产在湖边的林子里后,就回到了湖里。鳄鱼自己并不孵卵,鳄鱼卵是靠太阳的热能和草叶受潮发酵所产生的热量孵化的。但鳄鱼每天都会回来,用尾巴为它的巢穴洒水,以免巢穴干燥。鳄鱼的性别是由孵化的温度决定的。为了平衡儿女的比例,鳄鱼会在温度较高的坡上建一个巢,又在温度较低的坡下建一个巢。
  经过近90天的孵化,小鳄鱼出壳了。这时,鳄鱼妈妈便用它的长嘴拨开浮土,将小鳄鱼连同杂草一同铲起,然后,把小鳄鱼含在嘴里,慢慢向湖边爬去。
  鳄鱼的牙齿十分锋利,无论多么坚硬的骨头,它都能一口咬碎。但现在,它把小鳄鱼含在嘴里,而且不需费力,它就能恰到好处地掌控力度——既能含住小鳄鱼,又不伤害到它们。因为这时的它,不再是一只凶狠的爬行动物,而是一位温柔的母亲。
  小鳄鱼要跟着妈妈在这个湖里生活三年之久,而后才能独立生活。也就是说,在这三年里,鳄鱼妈妈会经常把小鳄鱼含在嘴里。但是,它是不会出错的。不管含多少次,它都不会伤到小鳄鱼,因为它是母亲。
  万物皆我师。鳄鱼的牙齿极其锋利,却能把孩子温柔地含在嘴里。因为爱是有智慧的。猩猩不会言传,却懂得身教,这也是智慧。言传固然必不可少,但身教也许更为重要。所以,史怀哲博士说:我们只有三种方法教导儿童,第一种是以身作则,第二种亦是以身作则,第三种仍然是以身作则。
其他文献
2020年在微博上见到史航老师转过一个帖子,内容是这样的:  《僧祇律》中说: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一日一夜有30须臾。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弹指=7.2秒,瞬间=0.36秒,刹那=1念=0.018秒。  惊叹!我不知道这算是知识帖,还是冲击脑仁的哲学帖。我在转发的时候写的是“时间的姓名”。随后见史航老师又转,说:“为右边闪闪的五个字
期刊
我家林子里有两种响尾蛇,一种叫森林响尾蛇,一种叫钻石背响尾蛇。前者穿黑棕相间的格子服,背上有珠宝图案。后者穿黄棕花纹装,背上有钻石图案。这两种响尾蛇,模样财大气粗,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尾巴上有一串铃铛,它们在行进中会摇动这串铃铛。  当你在林子里走动,听到这样的铃铛声,千万别侧耳聆听,更别回眸一笑,快逃命吧。响尾蛇的铃声,除了宣战,也用于坑蒙拐骗,它会摇出一串呢喃之声,像纺织娘在歌唱,也像蛐蛐在轻
期刊
倘若你在大海的波涛中看到一条这样的鱼,体形椭圆而扁平,又粗又壮却又短秃,完全像没长尾巴的猪,就像人们嘲弄身材过于矮胖者:站着坐着一般高,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却又哈哈大笑,这也是鱼吗?然而,这确实是鱼,而且鱼的名字更让你觉得可笑:“翻车鱼”。  从海洋资料上看,翻车鱼竟然是正经八百的学名,来自拉丁文的译称,是著名的瑞典自然学家林纳所命名。  别看翻车鱼身体短秃,但体重有数吨之重,然而这体魄庞大之鱼,却不
期刊
潮汐,使海拥有自己的心跳,于是海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具有生物学特征的活体:蓝皮肤的海巨人有着古老而饱满的生命,我们能从潮汐里感受到原始情欲般不息的律动。  最初只是缓梯形的波浪,渐渐,海面现出猛虎的条纹……涨潮时的大海暗蓄风雷。  当波涛如战鼓,当默默积聚的浪就像鲸鱼涌起的背,大海以令人震撼的席卷之力传达着它的愤怒。它似乎渴望着某种破坏和审判。巨浪澎湃,组成巴洛克式的白色塔尖——海洋。  海
一个夏末的星期天,我在维也纳,阳光灿烂,城里空空荡荡,正好欣赏这座伟大的城市。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都,帝国已不复存在,但首都还是首都。到过那座城市的人会同意,“伟大”二字绝非过誉。在那个与莫扎特等伟大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歌剧院附近,我遇上三个人在街头演奏。不管谁在这里演奏,都显得有点不知寒碜。只有这三个人例外。  拉小提琴的是个金发小伙子,穿件毛衣、一条宽松的裤子,简朴但异常整洁。他似是这三个人的头头
期刊
法国作家蒙田说过,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地品。  其实,好日子与坏日子没有静止的标准。我的体会缘于我的经历。  二十几岁时,我有一个发小,北方人,在家排行老二,大家喊他二娃。我那时大学刚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山区,女朋友家嫌我没出息,断了我和她的联系。那时我和她的感情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不知道太阳明天升起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像往常一样爬起来。  有一天晚上,大约十二点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