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以宽松愉悦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等诸多优势获得幼儿及教师的青睐,但区域活动的开展也确实存在着流于形式,盲目抄袭,表面上开展得红红火火,却没有真正发挥区域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寻求对策,有现实意义。
  一、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区域活动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活动区的建立形式化。我们不少老师片面追求环境布置的新颖,追求环境的外部形式,如美观、整洁、安全,而不是考虑对幼儿的实际影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活动区的创设目的性不强。区角设置不当,不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要求设置区角;区角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每个幼儿活动的需要;各区域位置分割凌乱,相互干扰,不能充分发挥区角的教育特点。
  (3)活动区域的创设不具开放性。如材料、玩具摆放的位置、高度不便于幼儿取放;不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主动活动的机会与条件等。
  2.区域活动目标确立方面存在的问题。
  缺乏设计目标的意识,无活动目标和计划。很多老师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操作的实践活动,认为完全不需要目标及计划。
  缺乏设计目标的能力。即便意识到确立目标的必要,但却不知道如何为这种比较灵活、松散的活动设计教育目标。
  3.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对区域活动的过程——情节的发展缺乏真正的观察。要么过于重视局部和个别的观察,要么过于重视全局和整体的观察。
  有些老师总还是习惯把现成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有时会轻易打断幼儿的活动。
  有些年轻老师对幼儿的年龄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往往以自己的既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活动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
  (二)幼儿方面
  1.幼儿自身兴趣不同导致偏区。
  幼儿的个性不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他们选择区域。有的幼儿喜爱唱歌跳舞,就去音乐区;有的幼儿喜欢娃娃家;有的幼儿喜欢绘画,他就会去美术区等等。这些幼儿在他们喜欢的区域里是百玩不厌,每次都会固定去那个区域。
  2.对其他区域不了解导致偏区。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始时,围着各个区域转一圈后就走了,不知道自己该到哪个区域玩,最后只好去最传统的图书角。这一类孩子一般比较胆小,不敢或者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导致他对其他的区域不了解,害怕自己不会玩或玩不好。
  3.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导致偏区。
  每个区域的活动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娃娃家可以自由扮演角色,音乐区可以唱唱跳跳,建筑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拼拼搭搭。但是类似于数学区、美工区、图书区则有一定的活动规则,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幼儿是这里的稀客。活动时,这类区域里往往是“空空荡荡”,而其他区域里则是“熙熙攘攘”。
  4.因材料的投放而导致偏区。
  区域活动区是否吸引幼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是否有吸引幼儿的材料。教师应该经常丰富、变换操作材料,但有时也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不受幼儿欢迎的情况。比如娃娃家,教师投放了真实的蔬菜,点心等现成的东西,这些真实的和现成的物品,不但引不起幼儿的兴趣,而且抑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二、区域活动中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教师方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选择区域的内容。
  在确定区域内容前首先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如年龄层次,体格特征、运动特征、求知需求、独立需求等方面。然后结合本阶段教育目标、本班幼儿人数、活动室空间状况,在了解各个区域功能的基础上确定设置哪些区域。
  2.划定各区的范围。
  在区域划分上,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
  根据静、动、闹的不同层次和布局安排,充分考虑幼儿用眼卫生,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安排一些动手、动脑、较安静的区域。每个区域要留有畅通的通道以提供方便快捷的空间。
  老师在布置时,要以安全为主,各区域的布局要合理,避免不安全的因素发生。同时还要兼顾整体布局的艺术性,即美观,布局明朗,各区入口明显,各区域的装饰和材料丰富不凌乱,操作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
  3.区域活动目标确立。
  (1)提高认识,增强目标的意识。
  教师首先要明确设计区域活动目标的意义,还要明确区域活动目标的层次性特点。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拟定各个区域的学期目标,在学期目标的指导下,涉及各个阶段的分期目标,最后就是设计每次活动的目标。
  (2)提高教师设计目标的技能。
  教师制定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除了要遵守一般教育目标的需要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区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比如,从认知、情感、操作技能等几方面着手。
  4.区域活动的具体指导。
  (1)首先确定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指导的角色。
  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角色。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可以先设计一些观察记录表,针对本班幼儿情况进行记录。其次,应合理运用整体观察和局部观察。一般来说,在活动的头尾两段应该采用整体观察,常用的方法是扫视、巡视,所花时间较少。在活动进行中,教师需要了解个别幼儿活动的状况,对新材料的适宜性进行检验,对幼儿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跟踪观察或寻找新的热点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局部观察。
  (2)合理运用各种指导方法。
  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指导法,即观察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直接参与法,即教师直接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启发发现法,即老师是通过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仔细探索,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经验;经验迁移法,使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有一定联系的问题的方法;鼓励激励法,是教师用赞许、称赞、鼓励的语言、眼神、动作或小贴画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肯定评价的方法;还有材料暗示法、同伴互动法等。
  对以上的方法运用,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合理、有效地选用。
  (二)幼儿方面
  对于因幼儿自身兴趣不同而导致偏区问题,老师要采取“将兴趣带入其他区域”的方法。比如,喜欢动手的孩子到图书角去补补书,爱唱爱跳的孩子去美术区把自己跳舞的姿势、唱歌的表情画出来等等,要让孩子们带着自己兴趣到另一个区域去玩。
  对于因不了解区域而导致偏区的孩子,我们最好采取“带他进入活动区”的方法,先由老师带他进入每个区,在区域里老师既是游戏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观察者,及时给予孩子一些帮助和信心。带他们玩遍所有区域,让他们熟悉了解每个区域的玩法。
  对于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导致偏区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丰富、改变活动方式,单一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活动。比如,在图书区,教师先从书中选一些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听完故事再看书。这样可以建立语言、画面和文字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幼儿读书的兴趣。
  对于因材料的投放而导致偏区的现象,除了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操作性、可变性、游戏性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要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不仅使他们在游戏中兴趣盎然,而且还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必要性已在幼儿教育界形成共识。区域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礼貌、谦让、友爱、互助等优良品质;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能够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也必须不断地探索,力求最大限度上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2日至4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安徽省第三期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班”学习。在此期间,我们聆听了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给我们精心安排的关于幼教方面的各类讲座,参观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和芜湖市小燕子幼儿园两所知名幼儿园,第一时间听取了各位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课余时间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部分园长以及教师就办园经验、管理策略、幼儿园特色等问题进行交流。回
期刊
为期三个月的国培生涯,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国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
期刊
小班幼儿处于家庭与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与衔接阶段,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经历着教育生态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小班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才是有效的、有益的?在教师运用一些策略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是笔者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文献搜集时笔者也发现,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幼儿教师的引导策略多是理论上的分析,很少有实践运用方面的详尽研究。因此,笔者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周两至三天到幼儿园进行定点
期刊
又是一年春来到。只是这一年的春天对于我,一个来自农村一线的老师来说,有些不一样: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三月,我远离亲人和孩子,来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在我刚来时,被离愁和一个人旅程的孤寂感和陌生感所包围,见到接待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后,他亲切的笑容、温暖的话语给了我回家的感觉,使我忘却离愁,随后我被校园美丽的风景和热火朝天的球场所吸引,似乎又回到了我青春的岁月。最重要的是,通过十几天的学习,在这个春天,我播下
期刊
三月的芜湖春光明媚,我怀着期盼、憧憬、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安徽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1)——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培训”。为期15天的培训,紧张又充实,兴奋又专注,聆听、吸纳、交流和思考伴随着国培的每一天。在聆听中梳理;在吸纳中理解;在交流中碰撞;在思考中提升……此次的学习,是我幼教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为我的教育实践工作点亮了明灯,指引了方向;使我深刻明确了怎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激发
期刊
3月20日,合肥幼专的孙诚老师应邀来到安庆师范学院,在《学前教育新政策、新形势、新征途》的讲座中,孙老师简单地回顾我国幼儿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清晰直观的向我们呈现了我国学前教育由“恢复与规范阶段”到“跨越式发展阶段”的曲折历程;解析了新形式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趋势与标准;深入剖析了伴随着中国幼教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幼儿教师的成长也由“非专业、准专业”阶段向“自主发展阶段”的前进方向。当孙老师解读完《
期刊
国培心语  策划人语:我们这里说的“国培”是指始于2011年的“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该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培训对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包括:(一)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三)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可以这么说,“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
期刊
探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师只是作为顾问、咨询者和合作者存在,而不是作为知识与真理的化身,以及权威的仲裁者而存在。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不能过度介入,更不能代替他们做研究。因此,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理念,以适应和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  一、变一桶死水为一道清泉  过去经常提到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的说法,显然已不适应目前正在开展的探究性学习
期刊
2010年末,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指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国十条”在强调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如何在“国十条”的框架下,在实践中探索和落实民办园的扶持政
期刊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被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它分为AB两段,A段表现了小老鼠趁妈妈睡觉,悄悄出去玩的情景,B段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AB两段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表现了小老鼠可爱调皮的有趣形象。本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儿歌熟悉乐曲用自己的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