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写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班固在《汉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咏之声发。”可见“读”拥有着不容忽视的魅力。曾经“读”依附着“写”而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许就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吧!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该怎么去创造、耕耘?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将告诉你:照搬模仿并不能使你驾驭自如,反而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而只有深入到学生心中去,进入到文本情中去,摸索出自己的个性闪光点,用读粘连上每篇文章的情感,才能闪烁出学生的情感火花。为读而狂,为情而学,我着力通过四个阶段的读弹奏出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1 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还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培养了自己的语感。
2 挖掘文本空白,把握文章内涵
海明威曾说过“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想象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补足文本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不断充实、丰满文本。
有位教师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空白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运用平台——设计一个总统的演说词。让学生先通过读文本,弄清演说词包括那些内容,然后结合前文所学,从领会全文内容出发,巧妙地运用文中的规范语言,从而流淌出精练、概括、感人肺腑的语言。在演说词中体现出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在对“演说词”的语言训练中,这位教师又让学生过了一把总统瘾,还亲身体会了葬礼仪式。接着,他又引导学生回到“特殊”,让学生谈谈此刻对“特殊”又有什么理解。看似对全文的回顾小结,其实是对文章中心的深层次理解,即特殊的葬礼还有意义的特殊,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葬礼,更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开始。真可谓是以“言”促“意”,“言意”共现!
有人说:“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以方法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的确,有时候,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就是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能否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留白和补白,让课堂更具节奏与张弛之美。
3 启发想象,激活思维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想象的功能,指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达到文中有我、我与文融的境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
如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晏子语言表达的巧妙,从而理解他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特点呢?我认为表演朗读是加深对课文理解,感受人物形象的最佳办法。指导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搭建一个朗读的舞台,先让学生各自揣摩晏子和楚王说话时的语气,然后一起讨论:有的说,楚王说话时口气很骄横、傲慢,有的说,晏子说话含有嘲讽戏耍的语气,还有学生边说边模仿晏子的神态、动作。揣摩领悟之后再让学生表演朗读,他们读得非常好,时而傲慢,时而嘲弄,极富有感情色彩。他们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对于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得真切深刻,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表演朗读不但能让学生读好课文,还培养了他们对朗读的热情、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想象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大大地丰富和拓展文本内容,便于学生人文入情。
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记得一位教师说过:“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的宣讲,而是在倾心的交谈。不是在展示口才和词汇量,而是在付出爱心传递信息。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是平等的对话聊天。不是师生间已知向未知的倾斜,而应是朋友间走向共识的心灵共振。”我想这样的阅读课堂定会深深地冲击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感受到文本的永恒魅力。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该怎么去创造、耕耘?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将告诉你:照搬模仿并不能使你驾驭自如,反而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而只有深入到学生心中去,进入到文本情中去,摸索出自己的个性闪光点,用读粘连上每篇文章的情感,才能闪烁出学生的情感火花。为读而狂,为情而学,我着力通过四个阶段的读弹奏出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1 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还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培养了自己的语感。
2 挖掘文本空白,把握文章内涵
海明威曾说过“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想象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补足文本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不断充实、丰满文本。
有位教师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空白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运用平台——设计一个总统的演说词。让学生先通过读文本,弄清演说词包括那些内容,然后结合前文所学,从领会全文内容出发,巧妙地运用文中的规范语言,从而流淌出精练、概括、感人肺腑的语言。在演说词中体现出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在对“演说词”的语言训练中,这位教师又让学生过了一把总统瘾,还亲身体会了葬礼仪式。接着,他又引导学生回到“特殊”,让学生谈谈此刻对“特殊”又有什么理解。看似对全文的回顾小结,其实是对文章中心的深层次理解,即特殊的葬礼还有意义的特殊,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葬礼,更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开始。真可谓是以“言”促“意”,“言意”共现!
有人说:“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以方法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的确,有时候,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就是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能否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留白和补白,让课堂更具节奏与张弛之美。
3 启发想象,激活思维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想象的功能,指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达到文中有我、我与文融的境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
如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晏子语言表达的巧妙,从而理解他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特点呢?我认为表演朗读是加深对课文理解,感受人物形象的最佳办法。指导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搭建一个朗读的舞台,先让学生各自揣摩晏子和楚王说话时的语气,然后一起讨论:有的说,楚王说话时口气很骄横、傲慢,有的说,晏子说话含有嘲讽戏耍的语气,还有学生边说边模仿晏子的神态、动作。揣摩领悟之后再让学生表演朗读,他们读得非常好,时而傲慢,时而嘲弄,极富有感情色彩。他们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对于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得真切深刻,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表演朗读不但能让学生读好课文,还培养了他们对朗读的热情、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想象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大大地丰富和拓展文本内容,便于学生人文入情。
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记得一位教师说过:“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的宣讲,而是在倾心的交谈。不是在展示口才和词汇量,而是在付出爱心传递信息。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是平等的对话聊天。不是师生间已知向未知的倾斜,而应是朋友间走向共识的心灵共振。”我想这样的阅读课堂定会深深地冲击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感受到文本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