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纲要》的颁布为我国幼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向广大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向引领教师认真领会《纲要》的精神,并将之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是市级幼教教研部门近年来教研的中心任务。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幼教的现状,即:教师们在思想上十分认同新的教育理念,但在实践上,观念仍比较陈旧,与《纲要》的精神还有相当的距离,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实施《纲要》的教育技能。我们确立的工作思路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教研工作方式 ,更好地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以专题研究和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及方式为途径转变老师的观念,为区县(市)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以专题研究为先导,为贯彻《纲要》提供典型经验
新《纲要》作为国家管理幼儿园教育的宏观文件,体现了先进的教育观念,同时又比较概括。帮助广大教师架起从《纲要》到实际工作的桥梁是教研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因此,我们以教育实践背景,以教师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专题研究,以典型引路。通过学习,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按照《纲要》精神实施教育的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我们在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的基础上,以探究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为研究的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如何有机整合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题试点园教师初步实现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即:从课程内容形式上的整合到追求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机整合,认识其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从教师指导上的灌输,控制或放纵努力转变为关注幼儿、了解幼儿原有的水平,需求兴趣点,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
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由于教研员关注的更多的是教师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形成了以“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为主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不能切实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我们从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让教研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适宜的方式激发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反思教育行为、自觉调整教育策略的教研工作方式。
1、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展的个体,都有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也有被理解、被接纳,渴望成功的需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她们希望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她们需要帮助、指导,更需要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1)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想——了解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设想及关注点,了解教师对本班幼儿实际状况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程度。
(2)倾听教师的自我评价——了解教师的原有认识,判断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认识程度。
(3)倾听教师真实想法和困惑、营造宽松、理解的氛围——给教师表达自我真实想法的机会,通过了解教师的困惑发现教师的内在需要,寻找阻碍教师发展的关键点。
2、做积极的支持者
作为教研员要深入了解教师所做的每一点努力,及时帮助教师反思、总结、提炼,肯定教师的进步,让教师获得“乐在研中”的主体性体验。
(1)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了解和分析教师的原有经验,并有效利用这些经验,作为教师主动研究、不断提高的基础。
(2)共同挖掘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平等对话,与教师一起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将已有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引导教师挖掘自身行为中的闪光点——通过呈现幼儿的客观行为和表现,引导教师从幼儿的表现中发现自身行为中的价值,并适时给予肯定,以增强教师的自我价值感、胜任感、自主感,并把它作为教师向自身教育实践学习,实现教育行为创新的基础。
3、做可信赖的合作者
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行为,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研人员真诚的合作,和老师一起尝试做一做,共同实践,用实践获得的成功体验帮助教师理解和感悟新的观念和要求,促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内化。
(1)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提建议让教师感觉到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可以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主感,为接下来新的尝试提供了前提。
(2)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与教师共同实践——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尝试、验证、丰富和发展新的认识,获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
(3)以建议的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导向——建议虽然是供教师自主选择的,但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更趋专业化的导向,教师即使不对此做出选择,也会受到一些思考方向和设计思路上的启发。
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贯彻《纲要》的今天,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及单一的培训方式,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尊重学习者的特点,引导教师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从而使获得的经验不断内化,以此达到调整自身教育行为的目的。
1、教师实地体验操作的培训方式
为了引导教师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进一步理解幼儿 在活动中内心感受及真实需要,体验指导的适宜性,教师分别做游戏者和指导者,亲自进行游戏和指导,活动后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分析、反思,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以此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2、预操作培训方式
我们鼓励教师面对不好突破的问题或开展某项探究活动之前,先亲自进行预操作,预测幼儿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教师对该活动的关键经验、原理、重点难点、幼儿水平和原有经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把握。以此提供适合幼儿水平的内容和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克服以往仅靠教师教学经验和主观臆断的做法。
3、案例分析培训方式
即选择典型、真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活动案例。例如评选汇编的福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活动案例荟萃》、福州市“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整合”课题优秀活动案例汇编《有机整合,促进发展》。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思,使教师在研讨和交流中领悟和明晰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这种培训方式的优势在于能结合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具体的活动进行剖析,使教师关注活动中每一细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并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4、针对不同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确立培训内容
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区县教研员、园长和教师,他们在贯彻《纲要》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引领者和主力军的作用,为促进不同层面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不同的培训重点。
例如,为提高区县教研员分析和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我市通过组织教研员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观摩研讨、议教评教、评选等活动,有效地提升区县教研员分析、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在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只请专家做评委的做法,而是将评比活动作为提高教研员分析,指导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研员首先参加评价标准的制定,以此作为引导教研员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纲要》精神的过程,明确在评选活动中应关注什么,把握到什么程度;其次是承担评委工作,依据评价标准,学会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及行为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同时,在研讨与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相互学习与分享,使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纲要》精神的落实
近几年来,我们在区域活动,主题活动、领域及游戏活动、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整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将研究的成果面向全市进行推广和交流,以此提高我市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全市性活动,如现场观摩研讨、分析点评、经验交流论坛以及发放光盘等,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我市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掀起了各区县深入开展研究的热潮。几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群众性教学评比、评选活动,有利地增强了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扩大了参与研究的范围,推动了研究的不断深入。
此外,我室还创办了内部刊物福州市《幼教课改简报》。拓宽了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视野。同时,我们还刊登了诸多教师的教育改革的经验文章、教育笔记、教育活动案例等,既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发挥教研部门的研究、培训、服务的职能作用,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
以专题研究为先导,为贯彻《纲要》提供典型经验
新《纲要》作为国家管理幼儿园教育的宏观文件,体现了先进的教育观念,同时又比较概括。帮助广大教师架起从《纲要》到实际工作的桥梁是教研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因此,我们以教育实践背景,以教师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专题研究,以典型引路。通过学习,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按照《纲要》精神实施教育的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我们在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的基础上,以探究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为研究的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如何有机整合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题试点园教师初步实现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即:从课程内容形式上的整合到追求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机整合,认识其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从教师指导上的灌输,控制或放纵努力转变为关注幼儿、了解幼儿原有的水平,需求兴趣点,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
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由于教研员关注的更多的是教师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形成了以“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为主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不能切实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我们从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让教研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适宜的方式激发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反思教育行为、自觉调整教育策略的教研工作方式。
1、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展的个体,都有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也有被理解、被接纳,渴望成功的需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她们希望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她们需要帮助、指导,更需要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1)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想——了解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设想及关注点,了解教师对本班幼儿实际状况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程度。
(2)倾听教师的自我评价——了解教师的原有认识,判断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认识程度。
(3)倾听教师真实想法和困惑、营造宽松、理解的氛围——给教师表达自我真实想法的机会,通过了解教师的困惑发现教师的内在需要,寻找阻碍教师发展的关键点。
2、做积极的支持者
作为教研员要深入了解教师所做的每一点努力,及时帮助教师反思、总结、提炼,肯定教师的进步,让教师获得“乐在研中”的主体性体验。
(1)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了解和分析教师的原有经验,并有效利用这些经验,作为教师主动研究、不断提高的基础。
(2)共同挖掘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平等对话,与教师一起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将已有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引导教师挖掘自身行为中的闪光点——通过呈现幼儿的客观行为和表现,引导教师从幼儿的表现中发现自身行为中的价值,并适时给予肯定,以增强教师的自我价值感、胜任感、自主感,并把它作为教师向自身教育实践学习,实现教育行为创新的基础。
3、做可信赖的合作者
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行为,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研人员真诚的合作,和老师一起尝试做一做,共同实践,用实践获得的成功体验帮助教师理解和感悟新的观念和要求,促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内化。
(1)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提建议让教师感觉到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可以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主感,为接下来新的尝试提供了前提。
(2)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与教师共同实践——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尝试、验证、丰富和发展新的认识,获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
(3)以建议的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导向——建议虽然是供教师自主选择的,但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更趋专业化的导向,教师即使不对此做出选择,也会受到一些思考方向和设计思路上的启发。
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贯彻《纲要》的今天,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及单一的培训方式,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尊重学习者的特点,引导教师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从而使获得的经验不断内化,以此达到调整自身教育行为的目的。
1、教师实地体验操作的培训方式
为了引导教师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进一步理解幼儿 在活动中内心感受及真实需要,体验指导的适宜性,教师分别做游戏者和指导者,亲自进行游戏和指导,活动后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分析、反思,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以此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2、预操作培训方式
我们鼓励教师面对不好突破的问题或开展某项探究活动之前,先亲自进行预操作,预测幼儿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教师对该活动的关键经验、原理、重点难点、幼儿水平和原有经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把握。以此提供适合幼儿水平的内容和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克服以往仅靠教师教学经验和主观臆断的做法。
3、案例分析培训方式
即选择典型、真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活动案例。例如评选汇编的福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活动案例荟萃》、福州市“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整合”课题优秀活动案例汇编《有机整合,促进发展》。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思,使教师在研讨和交流中领悟和明晰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这种培训方式的优势在于能结合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具体的活动进行剖析,使教师关注活动中每一细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并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4、针对不同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确立培训内容
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区县教研员、园长和教师,他们在贯彻《纲要》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引领者和主力军的作用,为促进不同层面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不同的培训重点。
例如,为提高区县教研员分析和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我市通过组织教研员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观摩研讨、议教评教、评选等活动,有效地提升区县教研员分析、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在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只请专家做评委的做法,而是将评比活动作为提高教研员分析,指导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研员首先参加评价标准的制定,以此作为引导教研员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纲要》精神的过程,明确在评选活动中应关注什么,把握到什么程度;其次是承担评委工作,依据评价标准,学会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及行为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同时,在研讨与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相互学习与分享,使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纲要》精神的落实
近几年来,我们在区域活动,主题活动、领域及游戏活动、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整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将研究的成果面向全市进行推广和交流,以此提高我市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全市性活动,如现场观摩研讨、分析点评、经验交流论坛以及发放光盘等,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我市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掀起了各区县深入开展研究的热潮。几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群众性教学评比、评选活动,有利地增强了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扩大了参与研究的范围,推动了研究的不断深入。
此外,我室还创办了内部刊物福州市《幼教课改简报》。拓宽了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视野。同时,我们还刊登了诸多教师的教育改革的经验文章、教育笔记、教育活动案例等,既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发挥教研部门的研究、培训、服务的职能作用,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