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海,你是我的骄傲。
在你尚年幼时,你母亲就时常为你担忧:她希望你多出去走走,跟同龄人嬉戏。你只是笑着拒绝她:“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一个人看书吧。”何止是喜欢,你整日痴迷于我所有关于海洋的藏书,产生了近乎狂热的感情。你毫不掩饰地对我说:“葬身大海是我最崇高的理想。”
这让我不安。我想起叶文洁教授曾跟我提过的她女儿杨冬充斥着压抑与愤怒的杂乱无章的画。后来的我也曾因你的命运而自我反省,如果你不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你是否也不会承受命运百转千回的变迁?但尚令我安慰的是,那時,我仍能一眼望到你简单透明的心灵。
你十七岁了。那天,我带你去到临海的作战基地观看军事演习。你站在竖立五旗的落地窗前,深深凝望怒海的碧波万顷,沉默不语。我也注视着你,我的儿子,我观察你日渐凌厉的轮廓与眼神中的坚毅。你不再喜怒形于色了,我分明感受到,我们父子将相同的信念,深深埋入了心底。
你参军入伍,逐渐成长为即将启动的“唐号”指挥官之一。三体危机也在这时爆发了,引起了社会恐慌。“唐号”工程被叫停。年轻的指挥官长久地立于海港前,像与那艘永无机会下水的战舰,做庄严的告别。我绝不信你毫无遗憾,而你也明白,你的命运自此从头,你不再能拥有你所热爱的。
但你积极地投身于太空军的部署计划,选择了高级科研组,成为硕果仅存的坚定的胜利主义者。你的热情与当年不遑多让,连常伟思将军都羡慕你意念之坚定。可是北海,我知道你是成熟的孩子,你早已过了狂热的年纪。我不再能一眼看穿你,也仍然能触到你实际痛苦不堪的内心。
不久后我听闻,几位航天航空界的权威死于陨石雨,多人受伤。我知道,你做了对的事情。你长大了,因为这场战争。我从未如此深刻地认识到。你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果断与冷酷,都远远地超乎我的想象。但你别无选择,人类也别无选择。所以你开枪时,并不因为他们无辜而眨过一下眼。我想本应如此。
冬眠前你来见我。那个残阳如血的黄昏,金色的阳光笼罩着汹涌的怒海,折射出的光芒如同闪闪的龙鳞。你坐在病床前,像儿时一样无助地望向我。我知道你或许被过多的痛苦反噬了,在巨大的命运面前,你的内心承载了太多的困惑。你分明要走不下去了,你在外人眼中坚定的目光,显现出疲倦与脆弱。
“要多想。”
“想了之后呢?”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之前要多想。”
你明白了。你的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坚不可摧,这一次,它将永不瓦解。
你以增援未来的名义,代替我去看那注定的未来,进入了百年的冬眠。
“前进四!”这一次我们终于战胜了命运。最起码,人类文明不至于永远绝迹了。后来的事一如我们多年前所想而发生了,令人欣慰的是,冬眠者对战争的嗅觉,起码为你们的出走壮大了队伍。我的孩子,你终于能歇下了,你终于能不被命运所左右了。你喜欢太空就像喜欢海洋,你放松自己去欣赏科技。之后你仍然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却不复冷酷,慢了一步。我想你心里的某些东西复苏了,看清你大半生的我也永远不会知道你那一刻内心的想法,因为我知道你并不害怕成为罪人。
你回头说:“没关系的,都一样。”
后面的事或许你知道了,地球遭遇了降维打击。然而我们已经尽力了,孩子。命运已经戏弄了我们一辈子,至今我们仍然看不清。这个谜只是像先前的许多次一样,将我们的灵魂再度抛入痛苦的深渊。这一次,我们永不能得到安宁了。
(指导老师:易贞贞)
写作背后的故事
我热衷于写随笔。
一直将发呆作为人生最大乐趣。坚信“空不是无”,灵感来自于语文老师传授的考试技巧:答题前先看一眼作文题目,答题时大脑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思考了,因为没有全神贯注去想,反而思维更加发散,更加跳跃。只有在有目的性地放空时,才能用“空”填满自己,从而获得答案与平静。
因为崇尚万物都在冥冥中,而尊重任何难以理解的决定和事物。
★寒云留言
这是一篇以章北海父亲口吻写给章北海的信,可以说,作者对于章北海这个人物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否则是写不了这么准确的。也看得出她对于《三体》的热爱。这次的放胆作文中,写《三体》的不多,我们从中选取了这篇刊登。《三体》的小说结构是非常宏大的,所涉及的物理及天文知识亦非常多,初中生稍有吃力,但是,如果能从《三体》的阅读中引发对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和天文的兴趣,是非常好的。小编前些日子在社里的读书会上也刚分享过《三体》这三本书,6期的策划也是科幻,对于大刘的宏大构建,我是十分叹服的。《三体》中营造了一个冷酷残忍的宇宙法则,而章北海,是书中几乎仅次于逻辑的冷静的人。他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心中的理想,隐忍而坚定,为了使技术的发展方向正确而不惜刺杀数名科学家;淡然而超脱,当他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带领人类留下火种的时候,对于是他还是另一艘飞船存活下来已经不在意,才有那句“都一样”。这样的冷静与博大让人由衷敬佩。没有读过《三体》的同学可能读这篇文章会有些懵懂,但,希望这篇文章,希望章北海的魅力,能够让你捧起《三体》,那一定是刘嘉琪同学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在你尚年幼时,你母亲就时常为你担忧:她希望你多出去走走,跟同龄人嬉戏。你只是笑着拒绝她:“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一个人看书吧。”何止是喜欢,你整日痴迷于我所有关于海洋的藏书,产生了近乎狂热的感情。你毫不掩饰地对我说:“葬身大海是我最崇高的理想。”
这让我不安。我想起叶文洁教授曾跟我提过的她女儿杨冬充斥着压抑与愤怒的杂乱无章的画。后来的我也曾因你的命运而自我反省,如果你不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你是否也不会承受命运百转千回的变迁?但尚令我安慰的是,那時,我仍能一眼望到你简单透明的心灵。
你十七岁了。那天,我带你去到临海的作战基地观看军事演习。你站在竖立五旗的落地窗前,深深凝望怒海的碧波万顷,沉默不语。我也注视着你,我的儿子,我观察你日渐凌厉的轮廓与眼神中的坚毅。你不再喜怒形于色了,我分明感受到,我们父子将相同的信念,深深埋入了心底。
你参军入伍,逐渐成长为即将启动的“唐号”指挥官之一。三体危机也在这时爆发了,引起了社会恐慌。“唐号”工程被叫停。年轻的指挥官长久地立于海港前,像与那艘永无机会下水的战舰,做庄严的告别。我绝不信你毫无遗憾,而你也明白,你的命运自此从头,你不再能拥有你所热爱的。
但你积极地投身于太空军的部署计划,选择了高级科研组,成为硕果仅存的坚定的胜利主义者。你的热情与当年不遑多让,连常伟思将军都羡慕你意念之坚定。可是北海,我知道你是成熟的孩子,你早已过了狂热的年纪。我不再能一眼看穿你,也仍然能触到你实际痛苦不堪的内心。
不久后我听闻,几位航天航空界的权威死于陨石雨,多人受伤。我知道,你做了对的事情。你长大了,因为这场战争。我从未如此深刻地认识到。你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果断与冷酷,都远远地超乎我的想象。但你别无选择,人类也别无选择。所以你开枪时,并不因为他们无辜而眨过一下眼。我想本应如此。
冬眠前你来见我。那个残阳如血的黄昏,金色的阳光笼罩着汹涌的怒海,折射出的光芒如同闪闪的龙鳞。你坐在病床前,像儿时一样无助地望向我。我知道你或许被过多的痛苦反噬了,在巨大的命运面前,你的内心承载了太多的困惑。你分明要走不下去了,你在外人眼中坚定的目光,显现出疲倦与脆弱。
“要多想。”
“想了之后呢?”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之前要多想。”
你明白了。你的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坚不可摧,这一次,它将永不瓦解。
你以增援未来的名义,代替我去看那注定的未来,进入了百年的冬眠。
“前进四!”这一次我们终于战胜了命运。最起码,人类文明不至于永远绝迹了。后来的事一如我们多年前所想而发生了,令人欣慰的是,冬眠者对战争的嗅觉,起码为你们的出走壮大了队伍。我的孩子,你终于能歇下了,你终于能不被命运所左右了。你喜欢太空就像喜欢海洋,你放松自己去欣赏科技。之后你仍然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却不复冷酷,慢了一步。我想你心里的某些东西复苏了,看清你大半生的我也永远不会知道你那一刻内心的想法,因为我知道你并不害怕成为罪人。
你回头说:“没关系的,都一样。”
后面的事或许你知道了,地球遭遇了降维打击。然而我们已经尽力了,孩子。命运已经戏弄了我们一辈子,至今我们仍然看不清。这个谜只是像先前的许多次一样,将我们的灵魂再度抛入痛苦的深渊。这一次,我们永不能得到安宁了。
(指导老师:易贞贞)
写作背后的故事
我热衷于写随笔。
一直将发呆作为人生最大乐趣。坚信“空不是无”,灵感来自于语文老师传授的考试技巧:答题前先看一眼作文题目,答题时大脑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思考了,因为没有全神贯注去想,反而思维更加发散,更加跳跃。只有在有目的性地放空时,才能用“空”填满自己,从而获得答案与平静。
因为崇尚万物都在冥冥中,而尊重任何难以理解的决定和事物。
★寒云留言
这是一篇以章北海父亲口吻写给章北海的信,可以说,作者对于章北海这个人物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否则是写不了这么准确的。也看得出她对于《三体》的热爱。这次的放胆作文中,写《三体》的不多,我们从中选取了这篇刊登。《三体》的小说结构是非常宏大的,所涉及的物理及天文知识亦非常多,初中生稍有吃力,但是,如果能从《三体》的阅读中引发对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和天文的兴趣,是非常好的。小编前些日子在社里的读书会上也刚分享过《三体》这三本书,6期的策划也是科幻,对于大刘的宏大构建,我是十分叹服的。《三体》中营造了一个冷酷残忍的宇宙法则,而章北海,是书中几乎仅次于逻辑的冷静的人。他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心中的理想,隐忍而坚定,为了使技术的发展方向正确而不惜刺杀数名科学家;淡然而超脱,当他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带领人类留下火种的时候,对于是他还是另一艘飞船存活下来已经不在意,才有那句“都一样”。这样的冷静与博大让人由衷敬佩。没有读过《三体》的同学可能读这篇文章会有些懵懂,但,希望这篇文章,希望章北海的魅力,能够让你捧起《三体》,那一定是刘嘉琪同学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