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中“四大平台”建设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大平台”是新形势下汇集力量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加强思想理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工程。推进“四大平台”建设,要把推动思想理论工作创新发展作为共同使命,把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共同任务,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
  【关键词】:思想理论建设;四大平台建设;
  我们党所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建党之初就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可以说,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四大平台”建设。
  一、新形势下“四大平台”建设及其重大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论为实践注入灵魂与动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多变,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改革途中,无论是作为一个政党,还是作为一个大国,都不能迷失方向,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做引导。为此,我们党围绕思想理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四大平台”建设。所谓“四大平台”,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四大平台"建设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且四个方面要一体化建设,使理论思想建设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深入推进“四大平台”建设,是新形势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和系统工程。
  首先,围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四大平台”建设针对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指导,集中力量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究,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持用中国话语、中国思想、中国理论等思想意识到抢占广大民众的思想理论阵地, 加强对民众思想的引导。针对西方侵入我国的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进行深入批驳,及时地对当前社会中出来的社会思潮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让我国广大干部以及群众,能够清楚认识到不良思想的腐朽,增强对不良思潮的鉴别能力,进而坚定我党的思想理论定力,真正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重大理论问题上不失语,在关键性理论问题上不模糊的目标。
  其次,围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四大平台”建设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能够更好地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及矛盾给予解答。“四大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其所具有的回答现实问题的功能进行构建,这不仅需要针对当前民众所关注的利益问题进行解决,还需要发挥其平台的作用,完美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所呈现出来的重点问题。通过理论的强化与宣传,让我党思想理论工作能够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时代感,满足干部以及民众本源上的思想需求。当前,“四大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中央所制定的治国理政的方针和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等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主题,整合全社会中的力量针对所呈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系统化、规范化、交叉性的研究,来创新更多的思想理论,让我党的思想理论成为指导全局推进发展的关键思想,促进我党、我国以及全社会的高速发展。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党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也促进了我党思想理论工作迈向了新的高度,这对于坚定广大干部以及民众的信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再次,围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四大平台”建设对于重大实践经验进行深度的总结,展示出了一种重要的学术担当。对中国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需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进行主导,应该说也只有中国人自己才最具有发言权。“四大平台”建设,结合我党以及先辈们所创造的实践经验,认真地总结并提炼改革创新经验,以此来深化对我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端正、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来谋划具有创新意识以及新锐气的研究课题,认真严肃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进行诠释,可以使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成为中国发展探路的一个先锋力量。
  总体而言,“四大平台”建设作为我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点领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求;是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理论创新带动思想观念的革新,利用理论支持来分析当前发展的详细规律,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推进“四大平台”建设,实现我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以及主动权,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龙头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征途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近百年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永恒课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为此,中共中央在2004年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十余年来,该项工程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当代中国,持久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跨入新的世纪,人们的物质条件、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当前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工作,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必须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   在人们看来,马克思主义似乎是高深莫测的,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属于上层建筑,是理论工作者的工作范畴,普通百姓遥不可及。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是一种政治信仰。作为政治信仰,就与每一位百姓都休戚相关,马克思主义包括科学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对于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都有指导作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就是需要每一个人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习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和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深入推动研究这一理论体系,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密切结合实际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放眼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以理论之思答实践之问。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及理论工作者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更需做到:既有政治定力又有责任担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阐释工作;既有建设意识又有亮剑意识,用科学的理论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既求理论之思又解实践之问,以问题导向、实践立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架起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既坚持开放融通又创新“中国话语”,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中外文明成果精华,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传播话语;既多出成果又多育人才,充分释放人才、资金、信息、平台等创新要素活力。重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探索、新型智库建设的培育和使用、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的扶持、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出富有说服力、解释力和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理论文章写好。
  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014年底全国第23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想的战略高度出发,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同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又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重要文件,就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位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是高校在学生中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阵地,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在理论武装、人才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势在必行。具体来讲:一是加大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师资队伍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加大重点项目投入,推出标志性成果,扩大综合影响力。
  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以“互联网+”坚守宣传阵地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具,“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支持的主要力量。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在开展我党思想理论宣传时应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理论广场以网络化信息模式在全媒体渠道中进行传播。在融合后的全媒体环境中传播时,让广大民众能够在任何接收形式以及手段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共通、共享、共用,并且能够在全媒体的支持下,实现我党理论方针政策的解读。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以及交通不发达地区,要充分地发挥好报刊网络的作用,让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念以及我党思想理论的得力助手。加大对报刊网络的投入力度,深化科技支撑从本质上缓解相关理念以我党理论方针无法送达的问题,有效推动我党思想理论宣传工作有效开展。要结合地方网站以及报业集团企业,整合高校期刊系统以及科研单位等期刊系统,扩大整个网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在思想理论宣传引导上的主渠道作用。
  就目前互联网发展而言,其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阵营。利用网络来开展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则需要以更高的要求以及更新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转换。这其中并不是一味的把党的理论进行简单化、碎片化甚至娱乐化,而是需要结合当前我党理论研究的深度来进行传播,以此来确保我党理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其信息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利用网络开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需要坚持提升民众思想意识、增强民众精神境界为依托,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通过强化“互联网+”思维,及时地抢占网上思想舆论工作制高点。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打造一片网络理论宣传新天地。同时,除了加大网络信息的传播力度之外,为了把党报、党刊以及党网的理论宣传工作做大做强,也需要各个媒介之间通力合作,实现媒体深度融合以及资源共享,让不同形式的媒介优势能够得到体现,并且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就宣传的内容而言,需要汇集所有的社会科技学术力量,坚持以高端的思想意识来开创起点高、影响力大的网络理论平台。面对各种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要让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主流思想,通过提升栏目质量,对更多优秀理论成果实现多元化的深度加工,面向全媒体进行推送,力图让主流思想的“红色地带”更加宽广,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宣传魅力,具体体现于内容的深度以及话语的温度。网络自身具有话语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利用好这个特征,可以把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以网络语言的形式进行传播,让其理论能够从抽象到具体进行转化,从深奥到通俗进行转变,进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大家愿意听,大家都坚信的目标。在开展实践工作中,这就需要培养出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较深认识,同时还能够利用网络传播规律来进行理论传播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具有時代特征热词以及焦点,善于把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从专业术语转换成为民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使党的思想理论能够更加深入到民众心目当中。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的优势,敢于与错误思潮开展斗争,注重正能量的传播,不断扩大党的思想理论的影响力以及覆盖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刘云山:《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0.
  [4]李卫红.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阵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5]王燕文. 扎实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J]. 淮海文汇,2015,06.
  [6]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 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N]. 人民日报,2015-07-29.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和目标,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然而,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种种新的考验,但最根本的考验依然是信仰问题。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能否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列主义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针对消极的情感因素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过滤假说;动机;自信心;语言焦虑;大学生英语口语  长期以来,语言学习的认知方面一直受到学界研究的重视,而对学习者情感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才逐渐引起众多研究者和教师们的重视。研
期刊
【摘要】:“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教+言传是完美的统一,大学辅导员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其影响力有目共睹,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深感身教言传的必要性。  【关键词】:身教;言传;大学辅导员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荀子曾有这样的言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怏,人有怏,则法度坏”。这句话充分
期刊
【摘要】:思品课教学是进行公民品德常识与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品课教学的有效融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有效融入;思品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先进价值观的时代符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
期刊
【摘要】:自我国经济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互联网的连接之下多元文化激烈碰撞,我国在廉洁建设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可喜成绩的背后,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状况。成长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受到了网络新文化的熏陶,体验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意识形态上呈现多样化的状况,青少年在廉洁教育上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寻
期刊
【摘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在学界习惯性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大类来展开研究,但从不同的维度来划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现在笔者主要从可控和不可控的角度来阐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可控环境(家庭环境)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博客、播客等自媒体的迅速勃兴,颠覆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格局。它的传播和社会化的媒体平台等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成为影响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媒介。而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教育对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自媒体这一新事物在改变着青少年的信息获取、传播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
期刊
【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发扬教育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耐心教育、正面教育、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满意度  提高教师教学满意度是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本校学生的生源。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得到的教学认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尊敬和喜好。从当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
期刊
【摘要】:班会课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阵地,班会课的主题的选择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本文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案例为基础,探究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班会课的主题的选择应具有阶段性、目的性、生活性,以使班会课的开展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德育;班会课;选择策略  在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班会课是一次进行“群众思想运动”的好机会,是一个思想品德教育
期刊
【摘要】:小提琴因其音色优美、形式高雅且具有一定的技巧难度,因此也被人们称作是“乐器皇后”。小提琴最早出现于,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我国才正式开始小提琴音乐创作,因此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较为短暂。特别是在后期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十年文化大革命等社会环境下,使得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中带有强烈的社会文化色彩。  【关键词】: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社会文化  引言:小提琴作为西方常见的高雅乐器,传入我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