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创新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趣味性,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使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下面试举几例:
1.书面作业口头化
2.对字词的掌握是小学低年段语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巩固知识,教师总不免让学生十遍、八遍地反复抄写。可这样的作业不仅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不能适应他们的思维特点,更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因为这个学龄段的孩子能够安心静坐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我们不妨应用“形象记忆作业”和“延伸扩展作业 ”的方式,让学生多想多说少写。依此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反复抄写的枯燥与劳累。
4.画画作业
一年级学到“花”字我会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到公园认一认花,请你把花各部分的名称、花的种类写下来或画下来。我布置这个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掌握生字“花”。传统巩固生字的作业就是抄上几遍,或者是组几个词,这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机械记忆,并无思维的发展。而在这个作业中,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词语,了解了许多自然常识,而且与家人、同学、老师、大自然作了充分的交流。此作业融语文、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那种愉悦的心情。
5.表演作业
在学习了一些故事性较强、情节适合于表演的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们自由组合,自认角色,表演课文剧。
二、作业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他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而会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新课标下,教师更应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让作业与学生的思维共进,让作业走进学生的快乐生活,成为学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面对新课程,作业也应呈现新的内容和形式,面对新课程,我们呼唤新作业。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创新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趣味性,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使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下面试举几例:
1.书面作业口头化
2.对字词的掌握是小学低年段语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巩固知识,教师总不免让学生十遍、八遍地反复抄写。可这样的作业不仅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不能适应他们的思维特点,更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因为这个学龄段的孩子能够安心静坐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我们不妨应用“形象记忆作业”和“延伸扩展作业 ”的方式,让学生多想多说少写。依此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反复抄写的枯燥与劳累。
4.画画作业
一年级学到“花”字我会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到公园认一认花,请你把花各部分的名称、花的种类写下来或画下来。我布置这个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掌握生字“花”。传统巩固生字的作业就是抄上几遍,或者是组几个词,这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机械记忆,并无思维的发展。而在这个作业中,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词语,了解了许多自然常识,而且与家人、同学、老师、大自然作了充分的交流。此作业融语文、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那种愉悦的心情。
5.表演作业
在学习了一些故事性较强、情节适合于表演的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们自由组合,自认角色,表演课文剧。
二、作业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他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而会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新课标下,教师更应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让作业与学生的思维共进,让作业走进学生的快乐生活,成为学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面对新课程,作业也应呈现新的内容和形式,面对新课程,我们呼唤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