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法治、科技、行政等方式之外,辅之以相应的道德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有效选择。于是,生态道德这一新型的道德标准不断地走近人们的视野,并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德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意义重大。高校生态德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背景下,研究高校生态德育,找出高校在生态道育过程存在着的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有效路径,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48-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4]。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50.
〔4〕刘惊铎,王磊.生态教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2-11-8.
(责任编辑 徐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48-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4]。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50.
〔4〕刘惊铎,王磊.生态教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2-11-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