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慈在文学评论界一直被视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言人。在这个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自然美的歌颂和崇敬。本文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济慈的一首小诗——《仙灵之歌》进行文学批评,力求展现济慈对自然的爱和尊崇,以及其重要的生态思想。
一、生态批评概述
生态批评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的生态思潮。生态思潮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新审视人类文化,进行文学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而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是当代生态思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生态批评的出现并非偶然。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为求发展置地球安危于不顾,导致能源枯竭,生态平衡被打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批评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上的批评。它的目的在于挖掘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然后对其进行批判。当然,生态批评也并非只有这一个目的,它还有一个很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观察和对待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并试图将它们联系起来。
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仅包括那些明确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而且还包括所有类型的任何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绿色的视角来审视。另外,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也是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浪漫”的济慈热爱自然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五大诗人之一,济慈有历史的重要性。他的诗歌形式和风格极具浪漫主义特征,其语言富丽华美,感官描写丰富而细腻,表现手法舒适恬静。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大自然是众多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主题。同样,“浪漫”的济慈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的许多不朽诗篇中,很大一部分是以自然为主题的。
济慈对大自然美的爱慕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秋颂》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温暖的丰收盛景,运用金色的阳光,红色的苹果,绿色的树叶,紫色的藤蔓等一系列意象来呈现大自然的美。在诗歌《哦,我的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中,济慈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动态的三维立体画:流淌的清澈小溪,笑盈盈的烂漫野花,跳跃的麋鹿,纷飞的蜜蜂,无不凸显自然的盎然生机。而在《蛐蛐和蝈蝈》一诗里,诗人则用极其细致的手法抒写了夏日乡郊外的蝈蝈和寒冬炉火边的蛐蛐此起彼伏交替歌唱的场景。想象不可谓不丰富,表现力不可谓不大胆。
也许,济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对大自然的渴求和崇敬体现出他自己尚未成形的自然生态观。《仙灵之歌》这首小诗包含着诗人潜藏在字里行间中的生态意识。
三、《仙灵之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
如同诗歌的名字——《仙灵之歌》(FairySong)——这首诗就像是一曲与轻风交织的舞曲。诗歌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安慰那些为着鲜花衰败而暗自落泪的人们。告诉他们:不必伤心,春去冬来,明年此时,鲜花依然会开得如火如荼。那年幼的花蕾不是正安静地沉睡在果实的中心么?还不赶快擦干泪水,欣喜地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第二部分,济慈摇身一变,成为一株石榴枝上的轻盈小鸟,抖动着羽毛,正为一冲蓝天作准备。诗人此刻的心情雀跃不已,不住地让读者抬头看:看他在那红花白云间自由自在,看他即欲在空中飞翔的身姿,看他闪着银光的鸟喙。为什么哭泣呢?花儿不是还没有凋谢么?不去欣赏这转瞬即逝的美景,却在那边独自伤神,真是傻瓜一个。抬起头好好欣赏这春景吧,它们可以治愈心灵的伤痕。别再流泪了,难道你们不知道“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又要错过群星和月亮了。”(泰戈尔)。那么,再会了,朋友们,我要飞了,飞上这蓝天,消失于天际;再见,再见,一如这就要消失的灿烂春季。此刻,诗人已经与春景,大自然融为一体,春逝他亦去,春回他又归。诗人的心情始终如快乐的乐曲,同时也希望读者也能感受到这曲“欢乐颂”。
自然是多么的无情。不会因为人类的感情和愿望擅自改变自己的节奏。济慈无意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自然美景禁锢收藏,反而遵循自然规律,劝告读者,认清这事实,理性地看待自然规律。济慈对自然的认识并没有只是停留在对表面之美的欣赏这个层面上,而是进一步认知了自然的更替规律。他没有将自然完全地理想化和浪漫化。否则,他大可以盛赞春天之美,丝毫不去顾虑自然的更替。因而,济慈有着理性的自然生态思想,而不是一味地用“浪漫主义眼光”去看待自然。
整首诗歌有人,有花,有树,有鸟,有蓝天白云,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体现出自然特有的秩序、平衡与和谐,是一个有机体,并非人类统治的无机世界。体现出了作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想。
作者对自然的观察相当仔细,白色的果实中心,银色的鸟喙,蓝蓝的天际,红红的花朵……说明作者对自然和自然现象很熟悉。花开花败,年年如此,是生态规律,没有伤心的必要。今天的逝去代表明年的再来,娇艳的花朵总能在春季如期开放。倘若像作者一样,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能清楚地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大自然保持相同的频率,悲伤也会随春天的消逝而散去。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诺.生态与心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生态批评概述
生态批评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的生态思潮。生态思潮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新审视人类文化,进行文学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而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是当代生态思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生态批评的出现并非偶然。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为求发展置地球安危于不顾,导致能源枯竭,生态平衡被打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批评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上的批评。它的目的在于挖掘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然后对其进行批判。当然,生态批评也并非只有这一个目的,它还有一个很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观察和对待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并试图将它们联系起来。
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仅包括那些明确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而且还包括所有类型的任何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绿色的视角来审视。另外,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也是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浪漫”的济慈热爱自然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五大诗人之一,济慈有历史的重要性。他的诗歌形式和风格极具浪漫主义特征,其语言富丽华美,感官描写丰富而细腻,表现手法舒适恬静。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大自然是众多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主题。同样,“浪漫”的济慈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的许多不朽诗篇中,很大一部分是以自然为主题的。
济慈对大自然美的爱慕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秋颂》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温暖的丰收盛景,运用金色的阳光,红色的苹果,绿色的树叶,紫色的藤蔓等一系列意象来呈现大自然的美。在诗歌《哦,我的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中,济慈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动态的三维立体画:流淌的清澈小溪,笑盈盈的烂漫野花,跳跃的麋鹿,纷飞的蜜蜂,无不凸显自然的盎然生机。而在《蛐蛐和蝈蝈》一诗里,诗人则用极其细致的手法抒写了夏日乡郊外的蝈蝈和寒冬炉火边的蛐蛐此起彼伏交替歌唱的场景。想象不可谓不丰富,表现力不可谓不大胆。
也许,济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对大自然的渴求和崇敬体现出他自己尚未成形的自然生态观。《仙灵之歌》这首小诗包含着诗人潜藏在字里行间中的生态意识。
三、《仙灵之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
如同诗歌的名字——《仙灵之歌》(FairySong)——这首诗就像是一曲与轻风交织的舞曲。诗歌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安慰那些为着鲜花衰败而暗自落泪的人们。告诉他们:不必伤心,春去冬来,明年此时,鲜花依然会开得如火如荼。那年幼的花蕾不是正安静地沉睡在果实的中心么?还不赶快擦干泪水,欣喜地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第二部分,济慈摇身一变,成为一株石榴枝上的轻盈小鸟,抖动着羽毛,正为一冲蓝天作准备。诗人此刻的心情雀跃不已,不住地让读者抬头看:看他在那红花白云间自由自在,看他即欲在空中飞翔的身姿,看他闪着银光的鸟喙。为什么哭泣呢?花儿不是还没有凋谢么?不去欣赏这转瞬即逝的美景,却在那边独自伤神,真是傻瓜一个。抬起头好好欣赏这春景吧,它们可以治愈心灵的伤痕。别再流泪了,难道你们不知道“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又要错过群星和月亮了。”(泰戈尔)。那么,再会了,朋友们,我要飞了,飞上这蓝天,消失于天际;再见,再见,一如这就要消失的灿烂春季。此刻,诗人已经与春景,大自然融为一体,春逝他亦去,春回他又归。诗人的心情始终如快乐的乐曲,同时也希望读者也能感受到这曲“欢乐颂”。
自然是多么的无情。不会因为人类的感情和愿望擅自改变自己的节奏。济慈无意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自然美景禁锢收藏,反而遵循自然规律,劝告读者,认清这事实,理性地看待自然规律。济慈对自然的认识并没有只是停留在对表面之美的欣赏这个层面上,而是进一步认知了自然的更替规律。他没有将自然完全地理想化和浪漫化。否则,他大可以盛赞春天之美,丝毫不去顾虑自然的更替。因而,济慈有着理性的自然生态思想,而不是一味地用“浪漫主义眼光”去看待自然。
整首诗歌有人,有花,有树,有鸟,有蓝天白云,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体现出自然特有的秩序、平衡与和谐,是一个有机体,并非人类统治的无机世界。体现出了作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想。
作者对自然的观察相当仔细,白色的果实中心,银色的鸟喙,蓝蓝的天际,红红的花朵……说明作者对自然和自然现象很熟悉。花开花败,年年如此,是生态规律,没有伤心的必要。今天的逝去代表明年的再来,娇艳的花朵总能在春季如期开放。倘若像作者一样,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能清楚地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大自然保持相同的频率,悲伤也会随春天的消逝而散去。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诺.生态与心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