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深厚的情感,并且恰当地体现相应的情感,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能有效地调动情感功能,就能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和学生愉悦对话的平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的情感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直接的作用。进行情感教学,教师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要有愉悦之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让人感觉愉悦、舒适、安全的氛围中,人的心情放松、思维活跃,可以促进教学;反之,不适的氛围则让人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局促不安的感觉可以导致学生自我封闭,阻碍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感染、激发和调控。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应在课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烦恼抛开,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用微笑把饱满、积极、愉悦之情向学生传递,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开始学习。当然,好的开端只是基础,要想让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延续,还需要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较高的课堂调控能力等丰富的教学、教育智慧来实现,从而让师生在对话、交流、沟通中达到真情交融、心灵交融,形成教与学的相互推进。
二、要有赏识之情。马克·吐温说过:“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受人赞扬、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动力。人们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羡慕和尊重,所以外界的夸奖和赞美,哪怕是一句最简单、最普通的话语,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它能使人兴奋、愉悦、快乐,有时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课堂的听课效率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赏识是制胜之宝。记得在我接手的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班的学困生特别多,课堂纪律不佳,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这种困境,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节课至少要表扬鼓励两名学生,其中要有一名学困生;每星期至少要发现班级的一个闪光点,并要“夸大其辞”的表扬。例如我要求科代表在预备铃响之后带领全班朗读课文,刚宣布的第二天,我就肯定此班的朗读声音较大,过了一星期,我又煞有介事地对他们说:“你们班是我教的四个班中,唯一能每节课坚持朗读的班级,说明你们已经具备了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品质……”此外,我还利用参加班级活动的机会,多深入到他们中间,把我的注意、赏识与关爱及时、直白地传递给他们。有一次在元旦迎新晚会上,我发现几个“刺头”唱歌很出色,当时因为手中没有花,我灵机一动,把学生送给我的棒棒糖当做花,跑上台去献给他们,并由衷的说了一句;“你们唱得真好。”此时,台下传来了欢乐的掌声。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班在去年的中考中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要有信任之情。在我们身边存在很多的不信任,教师不信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信任经常犯错的学生,不信任自己认为不可信任的学生。诸多的“不信任”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们会令基础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变得更加懦弱;会使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本加厉;会让班级里充满浓重的火药味,成为教育、教学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信任还给学生。车尼斯曾经说过:“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记得有一次测验前,我在晚自习上把B班的测验卷拿到A班去改,一不小心被一个上讲台问问题的一个同学看到了选择题的答案,当时我并不知情。在第二天的测验中,该同学的选择题得了满分。过后,有同学告诉了我真相。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单独找他来谈话,当面戳穿他呢?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不能这样。这样做可能让这个孩子感觉老师不再信任他,会永远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在全班表扬他。面对大家羡慕和鼓励的目光,这位同学的脸慢慢变红。“老师,”他打断我的话,站起来说道,“这次考试的选择题我不应该得满分,因为有几道题我是看了答案的。”我愣住了,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他能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是我没想到的。随即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我说道:“同学们,虽然某某同学的卷子不再是满分,但老师仍然要给他打满分。这是他用可贵的诚实换来的满分。”片刻沉寂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现实告诉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都是金子,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你的肯定,它们是学生渴望的宝藏;不要随便丢弃“信任”,这是师生共存的纽带。
情感是粘合剂,是桥梁,是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的情感,才能产生特有的一种感召力;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感情,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学生紧紧地团结在教师周围;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感情,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闪烁心灵的火花,产生强大的能量,从而达到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良好效应。
一、要有愉悦之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让人感觉愉悦、舒适、安全的氛围中,人的心情放松、思维活跃,可以促进教学;反之,不适的氛围则让人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局促不安的感觉可以导致学生自我封闭,阻碍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感染、激发和调控。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应在课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烦恼抛开,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用微笑把饱满、积极、愉悦之情向学生传递,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开始学习。当然,好的开端只是基础,要想让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延续,还需要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较高的课堂调控能力等丰富的教学、教育智慧来实现,从而让师生在对话、交流、沟通中达到真情交融、心灵交融,形成教与学的相互推进。
二、要有赏识之情。马克·吐温说过:“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受人赞扬、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动力。人们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羡慕和尊重,所以外界的夸奖和赞美,哪怕是一句最简单、最普通的话语,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它能使人兴奋、愉悦、快乐,有时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课堂的听课效率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赏识是制胜之宝。记得在我接手的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班的学困生特别多,课堂纪律不佳,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这种困境,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节课至少要表扬鼓励两名学生,其中要有一名学困生;每星期至少要发现班级的一个闪光点,并要“夸大其辞”的表扬。例如我要求科代表在预备铃响之后带领全班朗读课文,刚宣布的第二天,我就肯定此班的朗读声音较大,过了一星期,我又煞有介事地对他们说:“你们班是我教的四个班中,唯一能每节课坚持朗读的班级,说明你们已经具备了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品质……”此外,我还利用参加班级活动的机会,多深入到他们中间,把我的注意、赏识与关爱及时、直白地传递给他们。有一次在元旦迎新晚会上,我发现几个“刺头”唱歌很出色,当时因为手中没有花,我灵机一动,把学生送给我的棒棒糖当做花,跑上台去献给他们,并由衷的说了一句;“你们唱得真好。”此时,台下传来了欢乐的掌声。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班在去年的中考中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要有信任之情。在我们身边存在很多的不信任,教师不信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信任经常犯错的学生,不信任自己认为不可信任的学生。诸多的“不信任”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们会令基础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变得更加懦弱;会使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本加厉;会让班级里充满浓重的火药味,成为教育、教学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信任还给学生。车尼斯曾经说过:“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记得有一次测验前,我在晚自习上把B班的测验卷拿到A班去改,一不小心被一个上讲台问问题的一个同学看到了选择题的答案,当时我并不知情。在第二天的测验中,该同学的选择题得了满分。过后,有同学告诉了我真相。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单独找他来谈话,当面戳穿他呢?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不能这样。这样做可能让这个孩子感觉老师不再信任他,会永远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在全班表扬他。面对大家羡慕和鼓励的目光,这位同学的脸慢慢变红。“老师,”他打断我的话,站起来说道,“这次考试的选择题我不应该得满分,因为有几道题我是看了答案的。”我愣住了,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他能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是我没想到的。随即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我说道:“同学们,虽然某某同学的卷子不再是满分,但老师仍然要给他打满分。这是他用可贵的诚实换来的满分。”片刻沉寂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现实告诉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都是金子,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你的肯定,它们是学生渴望的宝藏;不要随便丢弃“信任”,这是师生共存的纽带。
情感是粘合剂,是桥梁,是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的情感,才能产生特有的一种感召力;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感情,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学生紧紧地团结在教师周围;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深厚感情,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闪烁心灵的火花,产生强大的能量,从而达到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良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