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播学理论课程是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基础核心教学课程,在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认知体系建构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基于教学实践活动,从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导向,加强传播学理论课程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结合,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对传播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素养;媒介素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基金项目“应用型人才视野下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9KJYYB07)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传入我国后,随着40年的中国本土化发展,与越来越多的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在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播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在广告行业、自媒体行业、商务营销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而在高校,传播学理论课程普遍都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这时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方面需要在生活上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需要适应从高中学习模式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比如在学习方法上需要适应大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學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但是,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甚至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认知体系建构和学生毕业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能力,因此传播学的理论的学习在整个新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传播学概论》这样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怎样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响应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坚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号召培育人才,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本文将从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两方面对传播学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新的思考。
1. 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早已被普遍应用于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高校都在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实施网络教学,教师普遍采用如腾讯课堂、雨课堂、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直播授课。但是,利用网课来教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根据笔者对笔者所在的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学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在线理论学习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上主要体现为网络信号较差造成的延时、教学环节上主要体现为师生间互动困难、学生的主观意识上的主要问题是在家很难集中注意力等。复课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把已经网络授课学过的理论进行梳理,并且指导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的传播活动,尤其是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理解传播学理论成为课题。
由于传播学理论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不在少数。研究者多从对课程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课程的教学评估等进行分析。经研究者实践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传播学理论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在现阶段,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多使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得出,案例分析法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传播理论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结合现实的传播案例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也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分组后,共同完成一个传播案例的PPT,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全班同学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在案例选取方面,偏重于传统媒体实践、或是经典的传播案例等。选择经典的传播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有利有弊,利在于经典的传播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案例理解理论,而弊在于分析以前的传播案例容易脱离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传播环境。
2. 不断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
现如今,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或是建立了独立的新闻传播学院,或是依托人文学院文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成立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20世纪70年代北美兴起的全人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其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某一媒介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各类媒体的人才需要,因此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推行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实用课程交叉建构的课程体系。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其中一条是:培养能够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或新媒体传播管理相关工作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媒体事业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使用电脑软件,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全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体对人才的诉求。
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也要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新闻采编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能力,而这项能力与汉语言的运用组织能力息息相关。虽然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如大学语文等通识必修课,但很多学生误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的某种程度的延伸学习,从而不够重视。并且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业课程中,专门设置了辅助学生文学素养能力提升的课程,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等。虽然这些课程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但据笔者问卷调查,部分学生依然认为这些课程和专业课程并没有多少相关性。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现阶段,大学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还不够,学生还有没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编辑出版专业,在其他需要学习汉语相关课程的专业也同样存在。因此,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支撑。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学习,加强学生对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学生多利用图书馆、电子书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3.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如今,网络人肉搜素、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媒体为了获取点击量而不顾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客观真实而进行错误报道,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目前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有待提高。
在校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远远大于其他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但是,传播学的很多基本理论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媒介而进行的研究。传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讲究连贯性,也要從传统媒介的传播理论开始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理论和现实传播环境的一个适用性。比如学习大众传播的受众观时,学生不仅要理解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的理论缘起,还需要了解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的相关实证研究。例如在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所做的一次史称“伊里调查”的实证调查。这项实证调查分析得出“选择性接触假说”,后来证实这一假说不仅存在于政治信息领域,在消费领域、文化领域和娱乐领域,这种机制都是普遍存在的。选择性接触假说是在美国政党选举的背景下做的调查,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由于在我国,微博、抖音、短视频新闻拥有更为庞大的用户基数,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些媒介有不同的舆论场,存在单一型或者综合型的意见领袖,因此当教师讲授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媒介环境。
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对相关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适用,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生同样具备适用范围。因为学生面对信息量巨大的信息社会,能够去质疑、选择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是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今天加强自律,做一位合格的传播者的能力。
4. 结语
我国的传媒场域正处于从融媒体时代向智能化媒体时代跨越的关键节点,主流媒体必须要朝着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的大体方向转型发展。为了较好地适应智能化媒体时代的媒介变局,作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大学传播理论课程,发挥着不断向社会输送新闻传播类学生的重要作用。传播学理论课程的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变。
参考文献:
[1]田俐.应用型人才视域下传播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01)
[2]李玉媛.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的变革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04)
[3]陆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传媒研究,2019(03)
[4]杨兴魁.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课程教学思考[J].新闻世界,2018(06)
【关键词】人文素养;媒介素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基金项目“应用型人才视野下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9KJYYB07)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传入我国后,随着40年的中国本土化发展,与越来越多的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在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播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在广告行业、自媒体行业、商务营销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而在高校,传播学理论课程普遍都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这时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方面需要在生活上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需要适应从高中学习模式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比如在学习方法上需要适应大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學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但是,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甚至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认知体系建构和学生毕业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能力,因此传播学的理论的学习在整个新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传播学概论》这样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怎样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响应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坚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号召培育人才,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本文将从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两方面对传播学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新的思考。
1. 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早已被普遍应用于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高校都在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实施网络教学,教师普遍采用如腾讯课堂、雨课堂、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直播授课。但是,利用网课来教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根据笔者对笔者所在的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学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在线理论学习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上主要体现为网络信号较差造成的延时、教学环节上主要体现为师生间互动困难、学生的主观意识上的主要问题是在家很难集中注意力等。复课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把已经网络授课学过的理论进行梳理,并且指导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的传播活动,尤其是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理解传播学理论成为课题。
由于传播学理论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不在少数。研究者多从对课程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课程的教学评估等进行分析。经研究者实践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传播学理论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在现阶段,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多使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得出,案例分析法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传播理论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结合现实的传播案例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也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分组后,共同完成一个传播案例的PPT,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全班同学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在案例选取方面,偏重于传统媒体实践、或是经典的传播案例等。选择经典的传播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有利有弊,利在于经典的传播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案例理解理论,而弊在于分析以前的传播案例容易脱离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传播环境。
2. 不断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
现如今,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或是建立了独立的新闻传播学院,或是依托人文学院文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成立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20世纪70年代北美兴起的全人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其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某一媒介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各类媒体的人才需要,因此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推行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实用课程交叉建构的课程体系。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其中一条是:培养能够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或新媒体传播管理相关工作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媒体事业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使用电脑软件,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全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体对人才的诉求。
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也要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新闻采编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能力,而这项能力与汉语言的运用组织能力息息相关。虽然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如大学语文等通识必修课,但很多学生误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的某种程度的延伸学习,从而不够重视。并且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业课程中,专门设置了辅助学生文学素养能力提升的课程,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等。虽然这些课程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但据笔者问卷调查,部分学生依然认为这些课程和专业课程并没有多少相关性。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现阶段,大学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还不够,学生还有没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编辑出版专业,在其他需要学习汉语相关课程的专业也同样存在。因此,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支撑。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学习,加强学生对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学生多利用图书馆、电子书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3.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如今,网络人肉搜素、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媒体为了获取点击量而不顾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客观真实而进行错误报道,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目前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有待提高。
在校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远远大于其他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但是,传播学的很多基本理论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媒介而进行的研究。传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讲究连贯性,也要從传统媒介的传播理论开始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理论和现实传播环境的一个适用性。比如学习大众传播的受众观时,学生不仅要理解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的理论缘起,还需要了解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的相关实证研究。例如在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所做的一次史称“伊里调查”的实证调查。这项实证调查分析得出“选择性接触假说”,后来证实这一假说不仅存在于政治信息领域,在消费领域、文化领域和娱乐领域,这种机制都是普遍存在的。选择性接触假说是在美国政党选举的背景下做的调查,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由于在我国,微博、抖音、短视频新闻拥有更为庞大的用户基数,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些媒介有不同的舆论场,存在单一型或者综合型的意见领袖,因此当教师讲授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媒介环境。
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对相关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适用,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生同样具备适用范围。因为学生面对信息量巨大的信息社会,能够去质疑、选择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是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今天加强自律,做一位合格的传播者的能力。
4. 结语
我国的传媒场域正处于从融媒体时代向智能化媒体时代跨越的关键节点,主流媒体必须要朝着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的大体方向转型发展。为了较好地适应智能化媒体时代的媒介变局,作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大学传播理论课程,发挥着不断向社会输送新闻传播类学生的重要作用。传播学理论课程的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变。
参考文献:
[1]田俐.应用型人才视域下传播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01)
[2]李玉媛.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的变革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04)
[3]陆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传媒研究,2019(03)
[4]杨兴魁.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课程教学思考[J].新闻世界,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