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

来源 :风采童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像往常一样冒出某种想法时(或评判某个社会现象),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你能确定这些是你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吗?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看待事物的本来面目,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的影响,而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生命?”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中说:“你的心一直毫無选择地吸收各种影响力,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内化的影响成了你的想法、感觉和信仰。”我们所做的每个评判,都可能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的结果,只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眼镜的存在。摘掉眼镜,用心看世界,看西方,看东方。
  《虎妈战歌》一书介绍了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虎妈的教育方式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2011 年初,《华尔街日报》发表了该书的摘要,并刊发了一篇书评,题目是《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于是《虎妈战歌》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当时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美国主流社会舆论纷纷表示:“虎妈”代表了当代中国父母的育儿观念,但它是否就当真代表了“当下中国”,还是说它硬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扣上了“当代中国”的帽子? 听罢老丁夫妇的育儿经,我禁不住思考,究竟谁才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谁才该被当今世界奉为教育圣经?在《虎妈战歌》炙手可热的当下,我们是否还可以保持冷静的思考和判断,还原家庭教育一个原本温馨、和谐、天伦之乐的氛围。
  近几年,美国各地风起云涌般掀起了对国内教育危机的讨论,尤其是当2010年底美国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竞赛上失利后,更是加剧了这种社会心理。这一项目中,美国高中学生的教学、科学和阅读能力在65个经济地区的排位分别是31、23和17。而中国上海的学生在3 个类别中均名列前茅,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测试。“对我来说,这是一记声响巨大的警钟。”测试结果公布时,时任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就这样告诉《华盛顿邮报》:“我们什么时候对美国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平庸的表现满足过?那是我们的目标吗?我们的目标是领导世界教育。”
  美国经济危机以来一直陷入脆弱心理,对于中国崛起十分紧张,一惊一乍的美国人对中国有一种敌对的情绪,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侵犯。《时代周刊》关于虎妈的文章中写道,“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了有气无力的2.6%,但许多经济学家已然预计失业率将徘徊在9%。部分原因就是很多工作都外包给了像巴西、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的房价不断降低,退休和教育基金大幅缩水。即使想要改变我们根基于现有消费之上的生活方式,在付完每月的账单后我们也没有多少钱能够存下来。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却以每年10% 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对美国贸易顺差2524亿美元。中国政府把这些财富输送出国,建设高铁,开办工厂。”
  所以,每当有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发生,美国人就会情绪爆发。而微妙的社会心理总是野心家的温床。所以,一直有各种公司、智囊机构甚至声名显赫的个人,利用这种微妙的社会情绪做文章,做大与中国有关的舆论。所以,不如说《虎妈战歌》是硬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扣上了“当代中国”的帽子!《虎妈战歌》显然是已经被误读了的中国教育。
  在“中国热”的今天,为了增进和中国的交流,西方人比以往更愿意雇用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人。要知道,具有上述外貌特征的人不仅是中国人,东南亚人也有相似的外貌特征。为什么不雇用他们呢?他们比在中国土生土长、通过考托福入学的华人具有更好的语言交流能力,且所要求的薪水也要明显低于华人,但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一早跟随父辈移民、可能至今除了旅游甚至从未踏入过中国这片土地的蔡美儿教授,对中国也并不了解,特别是正处在社会大变革中的当下中国。
  《虎妈战歌》一书因成功的商业运作和略带政治色彩的鼓噪情绪,也着实触动了东西方母亲们对教育精神和人生目标等一系列理念问题进行大辩论。要知道,在中国这个本应是“虎妈”聚集的国度里,大部分的妈妈并不赞同蔡美儿的做法,蔡美儿也无法代表当下中国母亲的教育观念。
其他文献
孩子在好的故事中阅读、欣赏、体验,同时可以于内心建立一定的道德判断图式,对他们未来成长产生深远的作用。《小王子》就是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神奇般开启着孩子们的心智,故事中展现出妙趣横生的情节和发散的思维,完全是从孩子的视角看过去,认识世界,认知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  2021年是法文版的《小王子》出版70周年,70年潜移默化中,传达的精神力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浓烈。而作为将《小王子》引进
期刊
在童话故事里,始终表达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即儿童一定比成人强大。他们敢于追寻如天方夜谭般的幻想、可以做到成人无法企及的事情、还能够发现成人难以体悟的生命之真。在童话里,儿童被赋予了人类独一无二的灵感,能够敏锐的捕捉尚未显示充分征兆的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从而显示出生命的神奇之处。  在《小王子》中,作者将儿童敏锐的直觉加以放大,通过小王子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以达到探寻生命“本真”意义的目的。“作者给予小王子
期刊
当编辑让王亭文评论一下自己,王亭文的用词可爱又好笑:“我是一个争强好胜、淘气活泼且胆小的女孩。”褒义词贬义词混搭的说法让人觉得有趣,仿佛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这是一个简单、明快,不造作的小女孩。也让编辑很想感受一下她所说的这些词汇究竟是怎样的含义。  “灰姑娘”偶遇水晶鞋  童星界有一种惯性的认知,大部分知名童星都是家庭背景殷实,足够铺就孩子的演艺之路。那王亭文怎么当上演员的,是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星
期刊
王晶  红黄蓝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慧心父母家庭教育项目创始人  著有北师大出版家教畅销书《自我成长的力量》  北京妇女儿童基金会授予“爱心大使”家庭教育突出贡献奖  最近网上有个名字大火,对!丁真 。一个鲜为人知、偏远的地区因他的出现,一下子让全中国乃至海外的人都记住了这个地方——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丁真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双十一那天,大家都忙着抢购的时候,一位摄影师来到理塘采风,拍摄当地的风土
期刊
名校最看重社会活动能力  Q:很多招生官员认为,中国学生考试成绩都很优秀,其他方面相对较差,你认为目前中国学生不足的方面是哪些?最缺乏哪些方面的竞争力?  A:不足的方面是中国有的学生能力过于单一,仅仅是学业优秀,但自理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比较薄弱。  Q:看你的经历,个人才艺和个人经历都是很优秀和丰富的,这些是否为你被这些名校录取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  A:是的,可能我的个人
期刊
教育最讲究个性化  新浪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94.9% 的人感觉身边就有像“虎妈”这样严格教育孩子的母亲。调查还显示,55.1% 的人赞同“虎妈”严格教育孩子的方式,37.3%的人持反对态度。  宽高教育董事长、教育专家王金战认为,“放养”“圈养”均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从这两个案例看,孩子最终都进入了名校,说明两对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基本还是适合他们自己子女的。但无论是老丁夫妇的“放养式”还是“
期刊
从小被“放养”教育的中国女孩丁丽晴同时被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五所世界顶尖名校录取,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大洋彼岸的“虎妈”也同样培养出了考取哈佛大学的女儿,但她用的方法是与丁家截然不同的“圈养式”。  谁才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谁的理念才该被当今世界奉为教育圣经?请看老丁夫妇的“放养式”与虎妈的“圈养式”之间的终极对决! 
期刊
中国女孩丁丽晴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通过长时间近距离观察和采访丁丽晴的父母,我发觉他们拥有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暗藏玄机的中国教育智慧,我希望能通过文字再现和还原日常生活中“放养”教育的细节,以期能给中国的父母们一定的启发。  无独有偶,耶鲁“虎妈”蔡美儿所代表的“圈养”教育模式也被媒体大肆宣扬。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
期刊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罗丹  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一幅幅有思考、有创意的作品,再听一听他们和家长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切实的让我们看到了绘画给予孩子们精神上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拓展了他们更大的思维空间。  本期小小绘画家栏目邀请了由青岛酷娃美育中心潘洁老师推荐的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感悟,與我们分享他们看到和描绘的世界!
期刊
中国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只是有时物极必反。社会学家做过一项探讨父母教育子女态度的研究,发觉越是条件较好的家庭,越是过分保护孩子,并且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高度监管。这些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安排所有的活动——孩子的生活,就是父母的生活。很多妈妈甚至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中专职带孩子,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然而这些父母不知道,他们的过分投入,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不知不觉地把儿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