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分别从培养质疑的积极性、生发问题的场境、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强化学生的好奇心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问题 质疑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在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式和方法。其指导思想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体品德、语文水准得到完整的提升。在这样一个提升过程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将被彻底摒弃,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当前新课程改革探讨课中还是发现了这样的窘况:有的老师仍把学生能否出色回答好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目的,忽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有的课堂不乏学生热烈的讨论、深刻的思考,但往往大多是教师在引导着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圈子里“就范”,至于答案之外的学生有限的思考,最后都被一个无形的“手”笼罩着,这实际上仍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众所周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乐于探索,从而结出创新的硕果。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笔者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个论述告诉了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概念界定
我们知道,何谓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学生须要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者要求教师回答或者解释的题目。那么问题意识,就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悬而未决,说明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但又不应太难。只有这样,学生探究的热情才不会消退,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意识,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個问题更重要。”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幼稚,要告诉他们,没有人会笑话大家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如果你的脑子里展现不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的时候,你就要提问,即使打断老师的讲课也没关系。”如教学《曼哈顿街头夜景》后,一个学生问:“老师,课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冷漠无情的,而笔者前几天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女子不慎掉入河里,挣扎着,围观者甚多,却只有两个人跳下河去抢救,一个是解放军战士,另一个是老外。笔者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好。所以,课本反映的问题不符合今天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很显然,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他的质疑积极性,说明了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观察、创新等思维能力。
质疑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点。
(二)创设问题生发的课堂场境
教师在主观上要给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去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质疑,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从质疑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再创新。著名教育家S.L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巧妙设计提问,让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中,激活思维,探究讨论,从而体味语言,感悟语境,提高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1.选取发散点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笔者记得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曾提出这么一个要求: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外,你们还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吗?学生兴趣倍增,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设想了许多结尾进行交流、讨论、比较,还是一致认为课文的结尾更妙。经笔者这样一点拨,学生体会到,作者设计这么一个看似矛盾又合乎情理的结尾,使读者对男主人公遭受的悲惨境遇产生震撼,这样的结尾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更感结尾之妙。
2选取兴趣点提问,提升思考要领
所谓的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知识点。兴趣点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曾经在上《理想的阶梯》的时候,一开始发问;“这么一篇1700字左右的课文你要多长时间看完?”有的学生回答七、八分钟,有的说六、七分钟。笔者说;“你们只有三分钟时间,而且看完后要回答老师,文章依次论述了那几方面的内容。”结果三分钟后,不仅所有的学生都看完了课文,而且课堂提问时,有几个学生还回答得相当出色。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促使学生认知飞跃的极好时机。笔者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原先估计七、八分钟读完的课文只需三分钟就读完了,又让回答出色的学生谈他自己的阅读体会,最后师生得出的共识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句,抓关键句就能提高阅读速度。然后笔者又从文章学的角度对阅读时抓关键句的道理作了简要说明。课后,学生反映掌握得不错。
3.选取疑难点提问,培养感知能力 抓住疑难点提问,既可化难为易,又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要提的问题太多了,经过多次地挑选,最终笔者只设置了一个核心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后才能得出结论,并且结论不是唯一的。如此一来,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整体感知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因为学生得到的结论是多样的,自然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列出理由,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又分析了一些其他人物的性格。长文章的难教问题至此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4.选取聚合点提问,理清问题思路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提问,可以抓住一点突破课文要领。如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教师可围绕春设疑、质疑:①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重点写了什么?②抓住了春天景色的哪些特点?③按怎样的顺序写春的?④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什么样的感情?紧扣课题设疑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分清主干,理清思路,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5.选取模糊点提问,巩固信息生存
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点,提问引导,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核舟记》中有这样一节:“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若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学生读到此处,对内中涉及到的场景、方位、服饰、人物的神态、姿势、位置关系,一头雾水,不甚了了。怎么办?笔者灵机一动,对学生说:“下面有哪两位同学敢上来扮演片段中的东坡和鲁直?给大家示范一下。”学生们跃跃欲试,然后笔者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一左一右,同坐一条长凳上,一人充东坡,一人扮鲁直,共执一张报纸(权充手卷)衣襟遮住双膝。全班学生一看,豁然大悟,“卷端”、“卷末”、“卷底”、“两膝相比”、“各隐卷底衣褶中”等陌生的概念、词眼,一一化解,惟妙惟肖的“共阅”画面在头脑中清晰展现。再读那节“枯燥、别扭”的文字,直觉到人文景观历历在目,情趣意味绵绵无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场境,是学生问题意识生发的前提。
6.保护群体学生的质疑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地向教师质疑问难。柳斌同志说得好;“学生智慧的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造。有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为有问题的学生鼓掌,这是自主探究教学实验研究始终贯彻的一个新理念。学生会提出问题,这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表现。如学生学习刘心武的《起点之美》和鲁迅的《最先与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谈学习体会。一位学生认为:刘心武的“找到新的起点”之美和鲁迅的“敢为最先”之美都失之偏颇。光有起点之美,没有持之以恒地朝前跑,就会失美;光有憧憬美好的未来的理想,超越别人的壮志,不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足下去实践,去跑也会失美,过程奋斗之美最可宝贵。这位学生发言后,全班同学及老师一致鼓掌叫好,一位学生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迷信名人,无疑具有创新精神。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老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相反,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的问题,尤其在课堂上听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教案上设计的问题时,就避开或无情地“梳理”掉,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伤,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说起。笔者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卢沟桥的狮子》时,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卢沟桥的狮子有501只,不是书上说的498只,教师在一愣之后,说了一句“下课再帮你解决,好吗?”教师用了这样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把问题回避了。学生失望地坐下了。“好吗?”看似在和学生商量,实际上不好也得好,看似是对学生尊重,实际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教师利用这个学生的问题引起讨论,不更使学生加深了“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千姿百态,不好数清楚”的认识吗?这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该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对于学生的任何质疑,不使其受到何种原因而冷落或者排挤,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
7.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强化学生的好奇心需注意以下3方面问题:
(1)重视学生的研究。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为其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再次,要给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信息资料。
(2)要排除对学生好奇心的否定、敌意和顾虑。教师只有在自身知识结构呈现知识多元化、多层次,又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和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才可能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加强美育。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和想象力;美育能够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除了以上三点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创造人格方面的研究,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起着动力、激励、强化等作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①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②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
学生好奇心的培养是学生产生问题的基础。
四、结论
伟大的数学家西尔伯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灭亡或中止……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的自由的境界。”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前行;如果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如果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如果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如果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思考;如果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那么笔者们有理由相信,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前途必将是更灿烂、更辉煌!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教育文化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0
[2] 刘范美.更新观念 成人为先[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3] 张春光.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0
[关键词] 问题 质疑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在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式和方法。其指导思想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体品德、语文水准得到完整的提升。在这样一个提升过程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将被彻底摒弃,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当前新课程改革探讨课中还是发现了这样的窘况:有的老师仍把学生能否出色回答好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目的,忽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有的课堂不乏学生热烈的讨论、深刻的思考,但往往大多是教师在引导着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圈子里“就范”,至于答案之外的学生有限的思考,最后都被一个无形的“手”笼罩着,这实际上仍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众所周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乐于探索,从而结出创新的硕果。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笔者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个论述告诉了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概念界定
我们知道,何谓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学生须要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者要求教师回答或者解释的题目。那么问题意识,就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悬而未决,说明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但又不应太难。只有这样,学生探究的热情才不会消退,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意识,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個问题更重要。”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幼稚,要告诉他们,没有人会笑话大家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如果你的脑子里展现不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的时候,你就要提问,即使打断老师的讲课也没关系。”如教学《曼哈顿街头夜景》后,一个学生问:“老师,课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冷漠无情的,而笔者前几天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女子不慎掉入河里,挣扎着,围观者甚多,却只有两个人跳下河去抢救,一个是解放军战士,另一个是老外。笔者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好。所以,课本反映的问题不符合今天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很显然,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他的质疑积极性,说明了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观察、创新等思维能力。
质疑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点。
(二)创设问题生发的课堂场境
教师在主观上要给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去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质疑,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从质疑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再创新。著名教育家S.L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巧妙设计提问,让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中,激活思维,探究讨论,从而体味语言,感悟语境,提高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1.选取发散点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笔者记得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曾提出这么一个要求: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外,你们还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吗?学生兴趣倍增,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设想了许多结尾进行交流、讨论、比较,还是一致认为课文的结尾更妙。经笔者这样一点拨,学生体会到,作者设计这么一个看似矛盾又合乎情理的结尾,使读者对男主人公遭受的悲惨境遇产生震撼,这样的结尾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更感结尾之妙。
2选取兴趣点提问,提升思考要领
所谓的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知识点。兴趣点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曾经在上《理想的阶梯》的时候,一开始发问;“这么一篇1700字左右的课文你要多长时间看完?”有的学生回答七、八分钟,有的说六、七分钟。笔者说;“你们只有三分钟时间,而且看完后要回答老师,文章依次论述了那几方面的内容。”结果三分钟后,不仅所有的学生都看完了课文,而且课堂提问时,有几个学生还回答得相当出色。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促使学生认知飞跃的极好时机。笔者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原先估计七、八分钟读完的课文只需三分钟就读完了,又让回答出色的学生谈他自己的阅读体会,最后师生得出的共识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句,抓关键句就能提高阅读速度。然后笔者又从文章学的角度对阅读时抓关键句的道理作了简要说明。课后,学生反映掌握得不错。
3.选取疑难点提问,培养感知能力 抓住疑难点提问,既可化难为易,又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要提的问题太多了,经过多次地挑选,最终笔者只设置了一个核心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后才能得出结论,并且结论不是唯一的。如此一来,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整体感知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因为学生得到的结论是多样的,自然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列出理由,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又分析了一些其他人物的性格。长文章的难教问题至此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4.选取聚合点提问,理清问题思路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提问,可以抓住一点突破课文要领。如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教师可围绕春设疑、质疑:①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重点写了什么?②抓住了春天景色的哪些特点?③按怎样的顺序写春的?④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什么样的感情?紧扣课题设疑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分清主干,理清思路,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5.选取模糊点提问,巩固信息生存
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点,提问引导,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核舟记》中有这样一节:“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若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学生读到此处,对内中涉及到的场景、方位、服饰、人物的神态、姿势、位置关系,一头雾水,不甚了了。怎么办?笔者灵机一动,对学生说:“下面有哪两位同学敢上来扮演片段中的东坡和鲁直?给大家示范一下。”学生们跃跃欲试,然后笔者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一左一右,同坐一条长凳上,一人充东坡,一人扮鲁直,共执一张报纸(权充手卷)衣襟遮住双膝。全班学生一看,豁然大悟,“卷端”、“卷末”、“卷底”、“两膝相比”、“各隐卷底衣褶中”等陌生的概念、词眼,一一化解,惟妙惟肖的“共阅”画面在头脑中清晰展现。再读那节“枯燥、别扭”的文字,直觉到人文景观历历在目,情趣意味绵绵无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场境,是学生问题意识生发的前提。
6.保护群体学生的质疑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地向教师质疑问难。柳斌同志说得好;“学生智慧的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造。有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为有问题的学生鼓掌,这是自主探究教学实验研究始终贯彻的一个新理念。学生会提出问题,这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表现。如学生学习刘心武的《起点之美》和鲁迅的《最先与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谈学习体会。一位学生认为:刘心武的“找到新的起点”之美和鲁迅的“敢为最先”之美都失之偏颇。光有起点之美,没有持之以恒地朝前跑,就会失美;光有憧憬美好的未来的理想,超越别人的壮志,不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足下去实践,去跑也会失美,过程奋斗之美最可宝贵。这位学生发言后,全班同学及老师一致鼓掌叫好,一位学生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迷信名人,无疑具有创新精神。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老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相反,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的问题,尤其在课堂上听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教案上设计的问题时,就避开或无情地“梳理”掉,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伤,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说起。笔者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卢沟桥的狮子》时,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卢沟桥的狮子有501只,不是书上说的498只,教师在一愣之后,说了一句“下课再帮你解决,好吗?”教师用了这样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把问题回避了。学生失望地坐下了。“好吗?”看似在和学生商量,实际上不好也得好,看似是对学生尊重,实际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教师利用这个学生的问题引起讨论,不更使学生加深了“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千姿百态,不好数清楚”的认识吗?这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该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对于学生的任何质疑,不使其受到何种原因而冷落或者排挤,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
7.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强化学生的好奇心需注意以下3方面问题:
(1)重视学生的研究。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为其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再次,要给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信息资料。
(2)要排除对学生好奇心的否定、敌意和顾虑。教师只有在自身知识结构呈现知识多元化、多层次,又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和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才可能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加强美育。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和想象力;美育能够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除了以上三点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创造人格方面的研究,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起着动力、激励、强化等作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①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②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
学生好奇心的培养是学生产生问题的基础。
四、结论
伟大的数学家西尔伯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灭亡或中止……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的自由的境界。”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前行;如果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如果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如果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如果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思考;如果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那么笔者们有理由相信,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前途必将是更灿烂、更辉煌!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教育文化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0
[2] 刘范美.更新观念 成人为先[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3] 张春光.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