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国韵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寸寸古朴的宣纸,浸染着悠远的墨香;一件件硕美的瓷器,承载着厚重的中国韵。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带给我们颇多的成就,一首首唐诗,一句句宋词,一缕缕丝绸,一个个书案都向我们显示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元素,暗含那种醇厚却不浓烈的酒香式的意味。
  忘不了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婉宋词,又忆起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唐诗,一个阴柔,一个阳刚,却共同融入那中国文化中,变成中国韵,印刻在中国人的脑海,飘散着清香、雅致的滋味。
  喜欢那寂静却不失美丽的中国园林。错落有致的草木,叮咚作响的溪流,千奇百怪的石雕,还有那小巧的亭台楼阁,都让人激荡起心中那份美的感觉,沉浸在那曲径通幽,庭院深深的氛围中。美丽的园林带给那些忙里偷闲的人们几分闲适,几分恬淡。些许的中国韵,环绕在那一片禅静之中。
  去过几次博物馆,隔着厚厚的玻璃板看那印着青花的梅瓶,那雕满花纹的铜镜,那潇洒飘逸的书法卷轴,那虽已陈旧却依然艳丽的唐三彩,那技艺精湛的镂空玉雕……每一件珍品都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些朝代兴衰的烟云,那些文人墨客的偏爱,那些宫廷上流的奢靡还有百姓种种的疾苦。这些珍品挥洒出多彩的中国文化,荡漾着清幽的中国韵。
  从秦到汉,从明到清,从南方到北方,中国韵随着缓慢的历史步伐,悄悄地积淀着。细细品读,读到的是一个民族的伟大。
  中华民族屹立千年不倒,历史之轮在挫折中前行,靠的就是那不屈不挠,豪迈不羁的中国韵。无论是那秦朝的暴政还是那清朝的封闭,或是那抗日战争的艰险,从未阻挡过民族前进的步伐,中国韵是坚强,是团结,是勇敢。从四大发明到浑天仪、地动仪,无不彰显着中国韵的魅力,没错,中国韵是智慧,是创新。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这一片土地上开垦,播种,生生不息,创造熠熠生辉的中国文明,中国韵是勤劳,是踏实,是隐忍。中国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中国韵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孤傲;中国韵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乐观豁达;中国韵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
  中国韵是中国文化的标签,镌刻在每一件中国的器物上,中国韵又是一种民族情结,埋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我读中国韵,读到的是一种奇特典雅的东方魅力,更是一种顶天立地的民族气魄。
  [得分] 40分(基础等级) +14分(发展等级) = 54分(总分)
  [评分依据] ①构思精妙,充满文化气息。能构思出“中国韵”这个话题很不容易。文章从中国传统的器物、诗词、建筑文化出发阐释“中国韵”,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进一步阐释其内涵。其实还可更加深入。②整散结合,流畅优美。既有对偶句、排比句,又有句式不一的段落,在骈散中行文流畅又有韵味。
  [总评] 文章能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俯察中国文化中独特的“韵”之味,从器物文化到精神文化,随兴洒脱,奇特典雅。
其他文献
一位禅师与他的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  “依据古代的传说,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脱狐狸的追捕,这一只也可以。”师父说。  “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  “但兔子定可避开狐狸!”师父仍然坚持己见。  “师父,您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因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而兔子是在逃命!”师父说。  可令人叹息的是,大部分人过日子都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尽的时候,便放弃了自己的
期刊
禅师有两名弟子。每天早上,两个弟子都要去山下村东头的路口边挑两担水。起初,两个弟子都沿着山上的大路走,半个小时后即可到达。有一天,小弟子发现了一条通往山下的近道,沿此而去,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只是路面崎岖,所以很少有人走。从此,小弟子开始每天走小路,大弟子则坚持走大路。  有一天,寺院来了第三名弟子。令禅师意外的是,这名弟子每天总是最先完成挑水的任务,两位师兄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禅师便问他是如何超
期刊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他平常教化弟子们,唯有断除人间的情欲,才能追求“无”的解脱。  有一天,从高僧家乡传来一个消息,他出家前的独子因疾病去世了。其弟子接到这个消息时聚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告诉师父这个不幸的消息?师父听到消息后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后来得到共同的结论:师父虽已断除世缘,孩子终究是他的,应该让他知道这个不幸。并且他们
期刊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他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自己可算大开眼界。准备返回时,他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他拿起备胎准备装上,但发现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了。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看到一脸烦恼的教授,疯子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本不想理
期刊
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详写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反映事物的广度。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同学们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  原文展示  生活中的美  吴 佳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
期刊
来自佛罗里达的九岁女孩雷切尔·惠勒登上演讲台,在上千个成年人面前郑重许下承诺:“我承诺帮助这些可怜的儿童,给他们盖十二座房子,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家。”人们在感动之余,并没有把这个小女孩的承诺当真。  第二天早上,雷切尔把聚会上的承诺写在了卧室的墙上,并开始了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她自制了许多卡片和简易玩具,在学校和街道上兜售;她把赚来的钱放进一个盒子里,盒子上写着“雷切尔的承诺”;雷切尔还给亲朋
期刊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先生向我们说:“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味。”我们大家点头领会。她继续说道:“中间一定也要好……”还未说出所以然来,我们早已哄堂大笑。  然而今天,当我将一篇小说写完了,抄完了,看了又看,终于摇摇头撕毁了的时候,我想到先生的话,不由得悲从中来。  写作果然是一件苦事么?写作不过是发表意见,说话也同样是发表意见,不
期刊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仲夏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大雨驱走了一天的燥热,却带来了我的愁绪。站在雨帘边,我看着连绵不断的雨丝,无奈地叹气,当我打算冲出教学楼的刹那,头顶突然移来了一方蓝天。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是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为我撑伞。她的微笑,是那样的甜美、柔和。雨水沿着失去平衡的雨伞流到她
期刊
作者简介: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曾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江西教育》《语文报》《求学·高分作文》等刊物上发表高考研究、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十余篇。  【本期擂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读”在现代汉语中意思很多,可以指朗读、宣读、阅读;也可以指读书和学习,还可以理解为品读、品味、玩赏。“读”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读”,在你的生活
期刊
扫描点三 题旨方向:折射热点、回归经典、倡导思辨  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从形式上回避了对社会热点的直接呈现,但是回避并不等于不体现。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仍旧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既引导考生把握时代的脉搏,又引导考生回归经典,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哲理思辨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