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平等如何重要?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纳德·德沃金认为,只有当政治影响力平等能够促进其他目标时,它才是重要的。但是,德沃金的观点是错误的,政治平等本身就是重要的。政治选择应该表达对所有人的平等尊重,不能强迫人们以自己不情愿或不主动选择的方式去行为。在一个现代城市,为了避免会议窒息人们的自我主导,应该在所有人的适当影响之下,让少数人做出重大决策,这种政治程序是对所有人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政治尊重伦理要求特别重视那些服从政策的人们的选择,只有出于强有力的理由才偏离平等影响力。在美国,影响就业、招聘和教育的立法远没有满足这种道德要求。对于美国公民应当具有的互相尊重的态度来说,更大的影响力平等是重要的。在中国,政治尊重伦理可以作为建议性观点来支持一种具体机制的扩展,人民以此就能够对他们必须遵守的命令施加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恰当道路或许依赖于实际的政治选择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有效的道德前提。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举办的“北京2013·STS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家科技战略与生态文明”。来自首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会议概述如下。
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和马克思均提出了问题。对资本主义来说,它表明问题在于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过程中,有一天它将达到内在的极限。对马克思来说,它表明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弹性,即尽管困难重重,资本主义仍持续扩张,至少目前还在继续否定有关它最终衰落的预言。我将论证尽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毫无疑问仍然是确切的,但全球化的现象表明它需要被调整,需要超越马克思所遗留的地方而继续发展。我还将进一步论证,既然全球化显然仍没有解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关键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化就是有问题的。
2010年在中国频发的罢工事件是劳资对抗的一个转折点。这些社会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劳资双方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的力量平衡;这些冲突属于抵制资本主义国际运动的一部分,而中国政府在应对劳资新问题采取的法律和行政措施赋予了工人更多的权利,保障他们的权利。面对新一代农民则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工会组织则在调节劳资问题方面发挥新的作用。
文章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与费希特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如何理解费希特主义者。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立场是试图以人类能动性理论为基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规划人类自由的现实条件。这种通过人类的能动性理解人类的方法是由费希特在批判康德的时候形成的,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时候借用并改造了这一方法。在这一意义上,作者得出马克思确实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的结论。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成立“马克思研究会”,最早开设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大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起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
首届路遥文学奖因为“缺少像样的好作品”难产,令人亦喜亦忧喜的是中国的评奖并不尽然带有操作性强的中国特色,忧的是每年诞生上千部长篇小说的泱泱大国竟然没有一部能人评委法眼!直到阎真的《活着之上》出来,才给路遥的在天之灵一个交代。但依然难掩“白璧微瑕”的无奈。
1964年,《理解媒介》横空出世,其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也一举成名。尽管惊世骇俗的预言式思想让麦克卢汉在批评者的描述中成为如同巫师一般难以捉摸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学者”,依然有支持者问:“万一他对了呢?”
针对环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责难,保罗·伯克特从资本积累的反生态性来阐述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资本积累的无限性与自然条件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行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红”和“绿”相结合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合作的、民主的、无剥削和非市场的社会制度,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2部分即“《资本论》及准备稿”部分于2012年8月编辑出版最后一个分卷,本文以此为契机,全面总结了MEGA^2第2部分把马克思恩格斯同《资本论》相关的全部手稿发表为人们带来的对《资本论》的新认识。文章“背景介绍”部分谈到MEGA^2发表的新文献正在改变人们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看法;第2部分以《资本论》各卷为单位介绍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的数量和规模;第3部分阐述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在13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指出《资本论》是未完成的体系,《资本
本文从总体上阐明了MEGA^2第2部分(《资本论》及准备稿)对研究《资本论》的重大意义。首先说明马克思在实施“资本一般”计划过程中遭遇到“抽象”与“具体”的矛盾,因而原本限于研究抽象领域的“资本一般”计划逐渐被研究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资本论”计划取代,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也藉此具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其次,作者借助MEGA^2第2部分的文本对马克思审订的《资本论》第1卷不同版本做了比较说明,指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强调德文第2版的修订手稿对于研究“价值形成”的意义。作者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