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組合作学习,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文章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易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形式。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1. 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在英语的教学课堂当中,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课前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
2. 符合学生心里特点的需要
据统计,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和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到高年级,举手的人数反而减少,只有一部分学生很积极很踊跃举手发言,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主动发言,这就阻碍了这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一,有些学生害怕自己在课堂上说得不好或者说错,而遭同学笑话或者教师批评,因此,他们往往不敢举手发言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其二,有些学生本身比较内向,从来都不会主动争取机会来发言,所以,他们往往等到教师点到他们名字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三,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考试拿到好成绩就行了,口试占的比例比较少,为此,他们往往比较忽视口语,忽略口语练习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 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是否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
2. 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发表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由原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内进行,让学生认为“我能说”、“我可以说”。在准备完成任务的期间,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组员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组员,知识技能互补,通过协商和共享,共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个学生坚强的后盾,大大地消除了一些学生焦虑的学习情绪,如消极、悲观、恐惧、自卑感等,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只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5. 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的地方
1. 合理组建小组,营造氛围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田字座位的四位同学组建而成,这便于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此外,也可以以单行小组(大概六至七人)围成小组。在每个组中选一个比较有主导能力的学生来做组长,既可以组织好小组每次的讨论,也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让小组用英语给自己小组起名字,例如“Koto”“Bobby”“Amy”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名字会营造一种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习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刺激他们合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给予引导和帮助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启发式的帮助。
3. 恰当的评价,适当的激励
学生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以及同学们的认同,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这个课堂的杠杆,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适当的激励。很多时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此外,还要建立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此评价方式一定要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过程当中。合作教学评价方式大致可以分成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三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在小组的表现打分,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评定,最后教师选出优秀组或者获胜小组进行表扬。合作学习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要贯彻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可以鼓励每位学生都主动和积极地参到学习当中去,并在此过程当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4.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传统课堂是学生个体孤立学习,老师进行一言堂式的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教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因而,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讨论的声音不够响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作出分析,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交流意见;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当学生讨论的思维受到阻碍,或者对问题的看法错误,又或者分析情况的观点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当学生由于现时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合力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在汇报或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也符合了新时代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章兼中教授提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及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碧贤.浅谈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16卷.
[2]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11期.
[3]朱昌权.浅谈小组合作学习.http://www.tcjy.cn/Article/jyyj/2005112401919.htm.
[4]朱志坚.小组合作学习初探.http://www.yzjy.com/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122.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易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形式。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1. 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在英语的教学课堂当中,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课前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
2. 符合学生心里特点的需要
据统计,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和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到高年级,举手的人数反而减少,只有一部分学生很积极很踊跃举手发言,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主动发言,这就阻碍了这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一,有些学生害怕自己在课堂上说得不好或者说错,而遭同学笑话或者教师批评,因此,他们往往不敢举手发言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其二,有些学生本身比较内向,从来都不会主动争取机会来发言,所以,他们往往等到教师点到他们名字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三,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考试拿到好成绩就行了,口试占的比例比较少,为此,他们往往比较忽视口语,忽略口语练习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 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是否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
2. 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发表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由原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内进行,让学生认为“我能说”、“我可以说”。在准备完成任务的期间,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组员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组员,知识技能互补,通过协商和共享,共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个学生坚强的后盾,大大地消除了一些学生焦虑的学习情绪,如消极、悲观、恐惧、自卑感等,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只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5. 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的地方
1. 合理组建小组,营造氛围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田字座位的四位同学组建而成,这便于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此外,也可以以单行小组(大概六至七人)围成小组。在每个组中选一个比较有主导能力的学生来做组长,既可以组织好小组每次的讨论,也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让小组用英语给自己小组起名字,例如“Koto”“Bobby”“Amy”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名字会营造一种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习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刺激他们合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给予引导和帮助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启发式的帮助。
3. 恰当的评价,适当的激励
学生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以及同学们的认同,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这个课堂的杠杆,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适当的激励。很多时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此外,还要建立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此评价方式一定要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过程当中。合作教学评价方式大致可以分成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三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在小组的表现打分,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评定,最后教师选出优秀组或者获胜小组进行表扬。合作学习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要贯彻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可以鼓励每位学生都主动和积极地参到学习当中去,并在此过程当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4.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传统课堂是学生个体孤立学习,老师进行一言堂式的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教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因而,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讨论的声音不够响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作出分析,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交流意见;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当学生讨论的思维受到阻碍,或者对问题的看法错误,又或者分析情况的观点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当学生由于现时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合力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在汇报或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也符合了新时代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章兼中教授提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及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碧贤.浅谈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16卷.
[2]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11期.
[3]朱昌权.浅谈小组合作学习.http://www.tcjy.cn/Article/jyyj/2005112401919.htm.
[4]朱志坚.小组合作学习初探.http://www.yzjy.com/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122.